1582年7月,58岁的张居正积劳成疾、病死在任上。

临终前,万历皇帝亲来探望,他紧紧握住张居正的手,满怀不舍地说:“先生大功,朕无以为报,只能看顾好先生的子孙。”

两年后,万历下旨抄了张居正的家。可在刑部官员到来之前,地方官吏却将张居正的府邸,围得水泄不通。

结果,张家17口人在抄家前,早被活活饿死了。

张居正的两个儿子因不堪受辱,愤然自杀。其妻王氏求生不能、求死不得,走投无路之际,只能自己戳瞎了双眼。

为了防止张家人私藏财产,主持抄家的刑部右侍郎丘橓和司礼监太监张诚,竟下令对女眷搜身,官兵们趁机行猥亵之事,就连张居正80多岁的老母亲,也未能幸免。

抄家四个月后,万历给张居正定了“诬蔑亲藩,箝制言官,蔽塞朕聪,专权乱政,罔上负恩,谋国不忠”等七条大罪,单拎出来一条,都足以让张居正再死上一回了。

此时,张居正已经去世了两年,可万历皇帝没有一刻忘了他。张居正不仅被革去了生前、身后的一切官职和荣誉,还差点被开棺戮尸。

如果他泉下有知,不知内心会有多凄凉。

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为什么万历在张居正死后不久,就否定了恩师张居正的所有功劳,还对他的家人,下那么重的狠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没有那么好,但也不像万历说得那么坏。

张居正进入内阁的时候,正是大明王朝文臣斗争最激烈的时候,特别是内阁首辅这个位置,更是香饽饽,每隔几年就得换个人。

严嵩搞倒了夏言,徐阶又搞倒了严嵩,没几年,高拱又把徐阶拉下了台。

真可谓是“首辅轮流做,今年到我家”,1572年,张居正联合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又把高拱给拱下去了。

这个内阁首辅到底好在哪呢?张居正曾骄傲无比地说过这样一句话:“我非相,乃摄也”。

前半句,张居正说他不是宰相,这是实话。

内阁首辅虽拥有宰相之权,却没有宰相之名,它的官方名称叫做“首席内阁大学士”,主要为皇帝提供草拟、奏对、咨询等服务。

后半句,张居正说他是摄政,这其中虽有吹牛的成分,但也是实话。

张居正当首辅时,万历皇帝年仅10岁,还是个读奏折都读不利索的孩子,自然对张居正言听计从。

皇帝的亲生母亲李太后,对张居正也是欣赏有加,不管是朝中的事,还是皇帝的事,都要请教过“张先生”,心里才踏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权有权、要人有人,再加上,此时的张居正年仅47岁,身强力壮,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候。

在仔细研究了大明王朝面临的问题后,张居正力排众议、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改革。

内政上,他推行考成法,大力整顿吏治,厘清了六部及各单位的职责。此后,贪官被迫收敛、冗官自动裁撤、懒官不敢怠政,办公效率大大提高。

经济上,他下令丈量全国土地,缴税土地因此增加了三百万顷,国库迅速充盈起来。

他又雷厉风行地推行了“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等杂税,折合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地多者多出,地少者少出,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