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我们,看似物质极大丰富,内心却往往陷入贫瘠——不知道到底想要什么,应该要什么。为了抵御无所不在的彷徨和焦虑,人们纷纷开始“自救”,想办法充盈自我,来获得内心世界的一份安定。如何才能找到持久的幸福力?这时候,敦煌,作为一个千年存在的“精神力量”被人们看见。今天的人们试图唤醒它找到遗失良久的精神力量。

这里讲述的就是一支来自北京的创意团队如何唤醒“敦煌”古老原力的故事。时间来到2019年冬天,全社会集体遭遇到了一场危机。当慌乱、恐惧、沮丧的情绪弥漫四周的时候,团队重新开启了之前被长期“搁置”的敦煌项目(大家也很珍视,毕竟无所事事实在是个难受的经历)。像是受到了一种新的感召,不用动员,全公司自动分成几个创意team,分头整理敦煌资料,并在线上开展了一次次“敦煌在今天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提案。看是全新未知的领域,由此踏上了与敦煌的结缘之路;当年轻的创意力量和古老的敦煌之间的碰撞,可谓热力四射。这就是“不可思议的敦煌”诞生的前传。

5年里,团队完成了22个主题的设定,完成了60个系列500+形象的转译,更联合业界各方完成了数十个的精彩合作案例,成为市场中敦煌IP的典范。当创意工程进入了第五个年头的时候,让我们通过回答一些问题来交一份答卷。

Q1: 为什么想起来起“不可思议的敦煌”这个名字?

我们当时起“不可思议”的名字,原义指的就是Amazing。因为敦煌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不可思议的,这里不止包括了古代画师超凡的表现力和想象力,浩如烟海的内容,也包含了能被今天的我们看见的种种机缘。这句当代非常流行的语言形象表达了敦煌艺术带给我们的种种震撼。

而真正“不可思议”的是,当我们进一步去追溯这个成语的本来意思的时候,竟然发现了新的内涵。“不可思议”竟然是一句来自古代的佛教用语。(元代《孙子算经》:“恒河沙、阿僧祗、那由他、不可思议、无量大数。”)

这里的不可思议,指的是无穷无尽的意思(相当于10的64次方,比我们熟悉的“恒河沙”还要多几个数量级)。真的是冥冥之中如有注定,我们期待着接续古人,创造出无穷无尽的敦煌艺术,也因此能为今天的我们提供着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

Q2: “不可思议的敦煌”IP项目启动的出发点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中国古代美术的代表,敦煌壁画艺术一直位于艺术殿堂的巅峰。然而我们却发现,敦煌壁画虽美,但是很难和当代进行结合,和大众距离可谓遥远。究其原因,一来自然是因为敦煌壁画本身的斑驳造成了信息缺失,二来是以泥本墙壁为介质的语言,和当代人们的媒体环境存在着巨大鸿沟。

作为1993年建院的敦煌画院,三十年以泥本临摹为立院之本。而面对着浩如烟海的敦煌壁画,今天的脚步不能只是停留在临摹上。如何让传统敦煌艺术和今天的生活相链接是创意团队一直思考的课题。

我们计划要在深入理解敦煌壁画语言的基础上,做好对敦煌艺术的转译和重新诠释。举个例子,让我们先看一下我们最熟悉的九色鹿的原壁画——这样的图像虽美,却不符合今天的屏幕语言,九色鹿的主体反而极为容易湮没在画面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我们试着用当代审美让这只九色鹿变得不可思议起来——矢量化、造型优化、鲜艳的色彩,头光装饰,更符合于当代的年轻人喜好。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在持续临摹深化对敦煌壁画的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启动了对敦煌壁画艺术的系统解构和当代转译这项繁复庞大的工程,两者既同步共前,又相互促进,希望将敦煌艺术真正传承下去,让敦煌艺术走进千家万户。

Q3: 从IP的角度,不可思议的敦煌和敦煌画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022年,我们出版了一本叫做《敦煌如是绘》的畅销书。这本书从某种尺度上来重新回看了敦煌艺术的发展。千百年来,从无名画师到近代的张大千,敦煌艺术从来都是传承和创新的持续和互动,两者不可分离:“古老为当代的创新带来源泉和灵感,创新为古老带来活力和新意。”这就是敦煌艺术的生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试着在今天找到更多与敦煌的链接方式,从简单一点的旅游、书籍、展览、文创等甚至到临摹壁画这些看似专业人士的小众爱好,鼓励大家一起钻进去“研究它”、“创新它”。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重新设定了两个IP的定位:敦煌画院IP定位于艺术和美学,尊重历史,强调着对敦煌艺术的传承;不可思议的敦煌IP定位于国潮艺术,强调着敦煌艺术的创新精神。不仅如此,我们更愿意将“不可思议的敦煌”看成一个共创者平台,希望能够包容更多艺术家、创造者和品牌进来,一起来创造更多的不可思议出来。

Q4: 不可思议的敦煌IP目前开发情况如何?

市面上做类似工作的机构和艺术家大多分为两类。或者长期专注在临摹上(甚至于作为终身事业,就像敦煌画院前三十年所做的事情一样);或者单凭想象力去信马由缰,即兴创作(老实说,这种方式充满激情,却往往很难持久)。

而我们理解,对敦煌艺术的形象焕新工作是一个体系工程。既需要深厚的敦煌摹绘经验作为基石(和敦煌知识体系匹配是一个真切的门槛:要在“对”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好”),也需要源源不断的新的灵感的注入以产生化学变化。

从开发的数到质两方面来看,在同类敦煌IP开发工作中,我们这支团队应该算是目前国内比较领先的。截止到2024年5月,不可思议的敦煌IP一共开发了22个主题(包含12个主题元素,10个创意场景),60个系列内容(我们大致算了一下,单体形象开发超过了500+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开发思路上,也可以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具体案例:

(一)第一个方向是最直接的“解构”,就是把浩如烟海的敦煌壁画中的各种元素进行拆解,然后从视觉形式上进行重新优化和加工。这里面有大众熟悉的飞天、九色鹿、守宝龙、吐宝鼠,也有一般人不那么熟悉的摩呼罗伽、共命鸟、飞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拿我们最熟悉的飞天举个例子吧,飞天,是敦煌艺术的名片;莫高窟中的飞天造型更多达4500余身。我们一般认为的飞天只是唐代的飞天(多见于国酒的包装);其实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跨越了十余个朝代,形象各不一样。把飞天的造型进行重新整理归纳是个复杂工程,我们当时给这个项目起了个名字叫做“飞天100”。截止今天,我们单围绕飞天就开发了8个系列,目前不可思议的飞天特定造型已经超过了100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可思议的敦煌之飞天曼妙之“六朝飞天”——用简洁的笔触和鲜明的色彩代表了不同时代的飞天特征。

(二)另一个方向就是“场景重塑”。在解构的基础上,我们针对今天人们生活的场景进行了再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每年的CNY项目,我们称之为“敦煌五福”,齐聚了敦煌壁画中的福禄寿禧财的代表,为人们送来春节吉瑞。这个项目是从牛年开始启动的,经历了虎年、兔年、龙年,持续迭代,每年都有新的创意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Q5: 近期有什么精彩合作案例吗?

我们相信:优质内容,只有和市场相结合,才能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2024年的龙年IP打造了“敦煌众龙”的概念,把人们的视线从习以为常的故宫龙拉到了遥远的敦煌,因此从CNY营销中脱颖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敦煌画院龙年和雀巢咖啡合作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敦煌画院龙年和中国电信合作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这种全案合作之外,不可思议的敦煌还和很多新锐品牌展开了一些有趣且有料的合作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Q6: 不可思议的敦煌除了品牌授权,还有别的合作模式吗?或者说,我们期待和什么样的合作方合作?

除了IP授权的传统商业模式外,我们非常希望看到共创伙伴以我们为基石,能产生新的创作,为敦煌艺术在这个时代的转译,创造出新的可能。因此,我们更希望把“不可思议的敦煌”打造成一个共创平台,能够联动艺术家、品牌机构一起参与。

代表性的共创合作项目

@月关工作室——飞天佑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灵幻象——数字神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Q7: 有哪些项目正在开发中?能透露些细节吗?

如您所见,“不可思议的敦煌”不是一蹴而就的灵光乍现,其重心不仅是对敦煌内容的深挖,还要找到种种适合敦煌题材的社会场景开发。沿着这条两者相结合的思路,我们持续开发下去,未来会引入包括AI、数字艺术在内的全新技术手段。

刚刚开发完成的有两个项目:2025蛇年CNY、萌趣敦煌。

1)2025蛇年CNY

创作者说:和龙比起来,蛇是一个不那么好做的生肖动物,因此我们讨论了并不短的时间,最后找到了一个“盘”的概念才定稿。这个项目刚刚出炉,还是热的,希望能够给品牌、agency朋友一个惊喜,或是灵感启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萌趣敦煌

创作者说:这是一个我们自己特别想开发的概念,用“萌趣敦煌”来疗愈人心(目前还在不断丰满中)。

这个系列中,画师还原了今天飞天小姐姐作为气氛组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间回到2019年冬天,我们并不后悔选择了这条IP之路。

五年前,当启动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其实并不知道这后面发生的种种不可思议。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我们重新发现了敦煌。五年内,我们尝试用多种当代艺术风格,来解构敦煌,创新敦煌,让古老的敦煌换了新颜。五年后,我们不仅“重新发现了敦煌,也重新发现了自己”。

感谢那些一起参与过这个不可思议的敦煌项目的同事、品牌和合作伙伴们;我们在对古老的敦煌的探索中,发掘出了全新的精神内核;用当代艺术语言重新解构表达敦煌时,我们做到了让敦煌真正的走进千家万户。

在此,我们欢迎所有对敦煌艺术感兴趣的品牌、机构和创作者们,让我们共同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不可思议来。

欢迎在公众号“敦煌画院官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