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3日讯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孩子们的个性越来越敏感、脆弱,经受不了打击或责备。因此,家长们常常使用“没事”“没关系”这样的表达来消除孩子的紧张和恐慌,试图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鼓励孩子继续努力。然而,想让“鼓励”发挥功效,家长要怎么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配图与本文无关

对此,纽扣家庭教育集团家庭教育指导师进行了以下分析和指导:

一、启发孩子合理宣泄情绪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自尊心较强,不会主动向父母表达内心的负面情绪。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尽量避免直接批评或指责孩子,而是应该主动把“发声”的机会交给孩子,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二、模糊化孩子的“失败事件”

疏导完孩子的情绪后,要想从情感上安慰孩子,可以把“考不好”或者其他失败事件放在一个笼统的语境中描述。不过分强调孩子失败的具体事件,让孩子简单理解为一次“挫败”而已,让孩子能够更坦然地接受现实。

三、分析原因,肯定孩子的成长

让孩子从悲伤情绪中走出来,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接下来怎么解决、如何避免。

最后,希望家长们都能把孩子的事放在心上,认真履行为人父母的职责,让孩子需要的时候有帮手,迷茫的时候有方向,自信满满、坚定不移地向前走。

闪电新闻记者 张微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