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杨澜作为主持人邀请到了李敖当采访对象,采访中很多篇幅聊的都是韩寒,李敖也在节目中直接表达了他对韩寒的看法、言辞犀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谈感想,没有资料

杨澜直接切入主题:“你对韩寒缺乏知识的评价在网上引发热议,有很多人认为你攻击了他们的偶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说你以前有篇文章叫《老年人与棒子》,你现在也变成了拿着棒子的老年人,为儿子保驾护航才批评韩寒。”

李敖说:“我的动机不是那么重要,最主要看我说的到底符不符合事实。

在我看来韩寒有一个问题,他没有务实地去调查资料,写出来的东西全是他自己的感想。韩寒与我们最大的不同就是凭空写文章,没有任何资料来佐证他的想法。

他让我想起了一个叫萨冈的法国女作家,她一生当中只写爱情小说,这当然没问题,她擅长写爱情的东西。但是如果你的文章或者小说写到了现实层面的问题,你就需要详实的资料来支撑你的观点。

写好文章,学识很重要

“要是韩寒要写哲学,就要写出深度,他要谈历史的问题,就要把史料给厘清,如果缺乏知识,你的认知就注定是浅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些坚决支持韩寒或者像韩寒的一样的作者,如果知识面不够广,只是谈自己的想法,那注定层次是低一档的。

如果你没有在过去的十几年几十年里积累一定的知识,比方说在高中在大学学东西,要是否认这个教育系统,声称自己中学毕业就能在学识上和我们比较,这是很荒谬的想法。

即使你写的感想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那只能说明这些受众都比较缺乏知识,并不证明他写的东西就是好。”

不读就知道是臭鸡蛋

主持人杨澜提出了异议,她认为:韩寒有一个很特殊的品质,就是他能独立思考并且从不怯于表达自己,和你年轻时的傲气是有相似的地方的。你有没有欣赏他的点?”

李敖回答说:“我觉得他的长相还是很出众的,他也懂得如何应对媒体,应对大众,所以他表现出来大众所想看到的粗浅的一面,受到很多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我们要知道文学要想达到一定高度,是需要有深度的思考的,很多时间积累下来才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

我认为他做了一个比较不好的示范,投机取巧的人抹煞了认真研究、认真做学问的人的努力。”

杨澜追问说:“那当你评价韩寒之前你看过他的文章吗?”

李敖的回答很有李敖的特色:“我面对一个臭鸡蛋,不需要吃掉就能知道它是什么成色。我们中国每年出版28万的出版物,所以你就一定要有多选择,明知它是不太好的作品就没必要花时间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