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社区养老和助老的一种新形式,社区食堂一经推出,就受到不少地方尤其是老年人的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民生工程,物美价廉的社区食堂,解决了很多做饭不便老年人的吃饭问题,但是作为餐饮相关的经营行为,不少地方的社区食堂也出现亏损,甚至是关门的情况。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23年全国新注册的各类社区食堂超过1700家。截至2023年5月,西安市1443个社区就有老年助餐点719个。《西安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也显示:到2024年底,力争实现城市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最近一段时间,西安各个社区的社区食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2024年3月,西安旅游集团旗下五一饭店“饭大爷”社区智慧养老餐厅开业;

5月16日,西安市灞桥区第一家社区食堂——十里铺街道社区大食堂开业;

5月23日,雁塔区曲江街道第一个社区食堂——金地天境社区食堂开张;

很显然,西安社区食堂的开张迎来了一个井喷期,但是西安的社区食堂运营情况如何?面对经营压力,能不能做到公益和经营并重?

答案是:比较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金地天境社区食堂为例,荤菜加上素菜,米饭和汤不限量供应,这样一份套餐要16块,60岁以上、退役军人和残疾人优惠2块,90岁以上老人免费,这样看来,确实比外面其他餐饮店划算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虑到金地天境社区食堂地处曲江新区,由于房租和人工成本限制,价格相对比较高,五一饭店“饭大爷”社区智慧养老餐厅的价格就相对亲民,早餐是3元一个人,午餐两素一荤最低是7元一人,晚餐是5元一人,这样的价格,明显低了许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很明显,“饭大爷”这样的定价是很难盈利的,西安安东尚物业老年餐厅负责人就表示,“开业以来,我们没有用过一块冻猪肉,全部都是新鲜的肉。还有菜价上涨、人工成本等因素叠加,导致餐厅目前处于亏本状态。为了降低成本不降质量,我们只能在近期调整了运营时间,每逢周末不营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其他地方的社区食堂类似,西安的社区食堂也大多采用补贴性质进行经营,也就是,除了正常的营业收入之外,还会按照就餐人数、餐厅建设、运营等不同形式拿到补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陕西省住建厅也表示,将采取“补一点、企业让一点、慈善捐一点、群众掏一点、微利赚一点、差价补一点”的办法,多元化筹措资金,全方位减轻社区食堂运营主体的经济负担。

事实上,由于很多社区食堂的经营者并不是专业餐饮从业者,并不能完全解决餐饮运营成本等相关专业问题,浙江杭州、贵州贵阳等地的社区食堂,经营状况并不乐观,亏损成为常态,部分社区食堂因不堪重负停业倒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社区食堂亏损主要原因有:

定价过于便宜:社区食堂的公益性质和老年人以节俭为主的消费观念决定价格不能太贵,而消费需求强烈的年轻人群又覆盖不到;

客流量有限:服务范围大部分都只针对社区附近的居民,年轻人群集中的写字楼、办公楼等区域鲜见开设;

收入渠道单一:除了餐食费的收入和部分补贴外,绝大部分食堂再没有其他的收入渠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见,西安市将来1443个社区食堂都将会面临同样的问题,随着财政收入的疲软,指望从补贴上能够助力的社区食堂必然会面临倒闭的命运,而拓宽社交、养老等服务场景,对接理疗、康健、看护、家政等服务的社区食堂,才有更多收入的可能。

西安的社区食堂,如何叫好又叫座,还是任重而道远。(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