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有点亮自己,才能照亮世界

曹永健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赤岭小学教师,长沙市优秀教师,“长沙最美读书人”,“乡村萤火虫阅读馆”发起人。

本报记者 宋 鸽

作为新教师,怎么才能拉近与家长的距离开一次成功的家长会呢?湖南省长沙市周南学士实验学校教师秦惟盛一直很困惑。

“直到我参加了曹永健老师的‘一起讲故事’亲子共读会,才知道与家长沟通不要拘泥于形式,他竟然共读完带着家长一起吃火锅!”秦惟盛竖起了大拇指,“这不是一次普通的火锅,而是大家共读完《石头汤》之后,每个家长从家里带来自有的食材,可能是胡萝卜,也可能是一些肉丸,大家一起熬煮这锅充满爱的‘石头汤’”。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赤岭小学教师曹永健,又被孩子们称为“萤火虫”老师,他设计了一间萤火虫教室,筹建了郴州市永兴县黄泥镇大村“乡村萤火虫阅读馆”,发起了萤火虫教师成长共同体。之所以选择《石头汤》这本书,曹永健说:“如果说萤火虫教室有什么不同,我想是我与家长看到了石头汤的秘方,那就是信任、热情、分享、慷慨和持续的行动。”

“余老师改变了我的人生走向”

5月11日,采访曹永健的那天,他在给一年级孩子上一节绘本阅读课《好脏的哈利》。故事讲的是一只不爱洗澡的小白狗哈利跑出了家门,到处玩耍直到从白变黑,回家时主人已经认不出它了。

哈利怎么才能让主人认出它呢?曹永健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一年级的孩子。

孩子们热烈讨论着,有的说可以在草地上蹭,有的建议哈利做一些拿手表演证明自己,这两个办法哈利都用了,可是不行。于是,有孩子提出哈利可以把自己洗干净……

“可是哈利不喜欢洗澡啊”,曹永健再一次把孩子带入“哈利的抉择”中。《好脏的哈利》这个文本冲突不大,但在曹永健看来,洗澡像是一个隐喻,通过洗澡达到洗刷和净化。洗澡,也是一种外在的规训。通过讨论,孩子理解了自由的边界,懂得了有时候“不得不做”的事情也有意义。

“萤火虫老师,什么时候上下一节阅读课啊?”下课的时候总有孩子围在曹永健身边问个不停。这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到现在曹永健还记得那个给他讲《渔夫和金鱼》故事的李老师,“李老师坐在那里,窗外的光照射在他的身上,整个人都闪闪发光”。

“一个又一个老师,改变了我的人生走向。”曹永健所言非虚。如果看了前面的故事,可能不少人会以为曹永健是个很会读书的人,但实际上他说自己小时候不太会读书,成绩也一般。现在常常发表文章的他笑说自己只能算得上勤奋,因为从2005年至今,他从没间断过的一件事就是写日记,足足写了十几本。

不仅不太会读书,曹永健还想得特别多,身上有一股子冲劲。考上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后,才读了一年半,他就作出了一个不仅家人不理解,连周边同学和老师都想不到的决定——退学。

一心想闯出一片天的曹永健,辗转金华、佛山、珠海、深圳、广州等地打工。直到有一天,他站在灯火通明的厂房外,听着机器重复的轰鸣声,突然想到了学校那一间间明亮的教室。于是,他给班主任余金枝发去了一条短信:老师,我还能回来吗?

没想到,竟很快得到老师的回复:如果你想好了,我愿意拼尽全力为你一试。后来曹永健才知道,自己退学时一个个跑过的部门,余老师又一次次去跑了一遍,请他们能够再给这个学生一次机会。

“余老师改变了我的人生,也深深影响了我,让我看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伟大意义。”不能给老师丢脸,这次归来,曹永健想通了许多事情,他明白了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一定要有核心竞争力。而他要成为一名教师,就要从读书和写作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构建自己的阅读坐标

从此,曹永健成为学校图书馆的常客。

一次逛吉首图书城时,曹永健遇到了另一位“老师”——李镇西。他翻开书店那本《爱心与教育》,一口气读完,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接着他一口气买下李镇西出版的所有书籍,从这些书中他又读到了陶行知、晏阳初、苏霍姆林斯基。就这样循着名师的“书架”,曹永健逐渐构建了自己的阅读坐标。

有了书籍的指引,还是学生的曹永健似乎已经对课堂非常熟悉。毕业实习时,他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每天都写实习日记,最后整理出一本实习手册。课后,他还与学生访谈了解学情,这些都是从书里学到的方法。实习结束时,曹永健代表实习队上了一节公开课,获得了一致好评,当时中文系主任对这个“退过学”的学生刮目相看,他说:“在永健身上,我看到了优秀教师的雏形。”

拿到教师资格证后,曹永健踏上了教师的征程,他的第一站是湖南省郴州明星学校。走上工作岗位,他开始用心设计每一节课。遇到名师执教的课例,曹永健会研究支撑这节课的设计是什么,为什么名师上得游刃有余?而这项研究也与学校校长袁文格倡导的文本细读不谋而合。此时,孙绍振、叶嘉莹等名家解读文本的书籍走入他的视野。

除此之外,让曹永健尤为喜爱的还有许多儿童文学作品,曹文轩、梅子涵、汤素兰等优秀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都列入了他的书单。

课堂有时候也是与孩子进行“博弈”的“战场”,为了制服这些“熊孩子”,拉近彼此的距离,他开始读心理学书籍。而历史类书籍则是他的最爱,他认为阅读历史书籍是进行自我启蒙的理想途径。

曹永健的阅读方法分为主题阅读和指向性阅读。主题阅读是他多年的阅读取向,他将书籍归纳为汉字学、神话学、童话学、课程方向、文本解读、文学批评等多个主题,一段时间集中阅读同一主题类的书目。他说:“没有集中的阅读,思想只是一堆碎片而已。”而指向性阅读则带有极强的目的性,围绕某一问题展开,大多为参加某一活动或比赛前做准备,这样的阅读往往能够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阅读是师生点亮自身的萤火微光

在校长的支持下,曹永健建立了班级图书角并开始带孩子一起阅读。

由于学校是寄宿制,曹永健便有更多时间读书给孩子听。清晨,他带孩子吟诵童诗;夜晚,为孩子读《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以童话为网编织一个美好的梦乡。

读《鲁冰花》,他组织了“电影之夜”活动,将文字转化为视频,加深孩子的理解;读《夏洛的网》,他将“夏洛”请到教室,让蜘蛛成为孩子的朋友;读《德国,一群老鼠的童话》,让孩子亲身演绎,化身“好莱坞巨星”……

2015年,曹永健调入长沙市天心区青园中信小学,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坚持写周记的校长——刘菲菲。

在刘菲菲的鼓励下,曹永健成立了萤火虫阅读馆,这是一个以阅读为主题的学生社团,之所以取名萤火虫,是因为他相信萤光点点依旧可以照亮世界。

萤火虫阅读馆面向三至六年级招生,由于年龄跨度较大,孩子的阅读起点并不一致。因此,曹永健既安排了共读一本书活动,也针对孩子的爱好安排了个性推荐。

“我们读的第一本书是《不老泉》,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几乎每周日我都闭门在家,一边读一边设计导读题,制作授课讲义。以《不老泉》导读课为例,如何抓住孩子的心,是我要思考的。”曹永健从孩子熟悉的《西游记》入手,让他们讨论太上老君“仙丹”与不老泉的相似之处。

在《不老泉》的主题探讨课上,他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拥有一杯不老泉水,你会如何做?

五年级学生张玉琦说,人如果不死,就会像石头一样活着。她不愿意这样活着,所以不会喝下不老泉水。四年级学生周己翱若有所思,他想到前面讨论时温尼和塔克在船上的一段对话,如果不死就会打破固有秩序。万物不老,世界停滞。

讨论到这里,这本书的阅读进入了尾声。这样的主题探讨是师生共同聊出来的,它打开了孩子的思维,引出了哲学的追问,给出了两难的选择,而唯其复杂才能影响孩子的生命。

一本书无论怎样好,总归要契合孩子的个性,联结他们的生命,这本书才会被唤醒,经典才能照亮日常。曹永健说:“萤火虫阅读馆的使命,无非是找到好书,让好书找到好的读者,如此而已。”

当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一下子爱上阅读。班上有不少妈妈为孩子的阅读量不大而忧虑,曹永健给她们提出了三个字的建议——慢慢来。

与此同时,曹永健还负责学校的阅读推广活动,他邀请作家走进校园,与孩子分享阅读和写作的乐趣。比如,与李少白共读《每天长大一点点》,与彭见明共读《那山 那人 那狗》,与邓湘子共读《像风一样奔跑》,与罗维共读《小王子》……

作家汤素兰在第一次与萤火虫教室的孩子交流后,承诺等他们小学毕业时要来参加毕业典礼。2023年6月29日是第一届“小萤火虫”毕业的日子,他们“出品”了48本书,并决定毕业后把班级的2000册图书赠送给学校图书馆。而这一天,汤素兰来到学校赴一场两年之约。她说:“我想告诉孩子们,无论走多远,你们永远需要学习。”

就这样,好书来了,作家来了,学校的阅读活动越来越丰富。曹永健在留下的地方播下了读书的种子。如今,他来到仰天湖赤岭小学,在这里又建起了一间萤火虫教室。尽管工作繁忙,校长张文还是一次不落地参加曹永健发起的“亲子共读会”。“一个个家庭的书房亮了,童年就会被书籍照亮。”张文说。

对儿时故土的思念,让曹永健时时心系乡村。再次回到故乡郴州市永兴县黄泥镇大村,他发现村里的孩子仍然像自己多年前一样无书可读。“我要把在长沙面向城市孩子做的阅读带回乡村”,这是他发起公益行动的初心。

“只有点亮自己,才能照亮世界。”曹永健记得自己在乡村支教那年给学生读了许多书。支教结束后,一个家长跟曹永健说,无论外出打工多么困难,他们都要把孩子带在身边,陪伴他们读书,与他们一起成长。

人生就是走不同的路,看不同的风景。让曹永健津津乐道的是,他一直在陪孩子一起看风景,也许不经意间,他和孩子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白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