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即将过半,地产行业依旧处在深度调整期,房企洗牌越来越快,有人暗淡离场,有人悄然来到舞台中央。

今年前5月,房企销售和拿地排行榜头部位置上,都出现了一个新面孔——中建壹品。

中指数据显示,中建壹品今年前5月首次冲进销售排行榜前20名。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拿地排行榜,去年前5个月拿地额48亿的中建壹品,今年翻涨到213亿,排名则从第21位提升到第1位。

今天,地产君就来聊聊这家央企“黑马”,到底是如何实现逆势增长的?

01

销售TOP20有了新面孔

近三年,在大多数房企爆雷、业绩持续下跌的情况下,中建壹品却实现了业绩稳步增长。

2021-2023这三年间,中建壹品销售额分别为326亿、401.8亿、518.8亿,业绩增长维持在25%-30%。

今年前5月,中建壹品更是以181亿元的销售额位列排行榜第20名。

中建壹品从2021年的102名到如今的20名,三年时间,行业排名上升了82位。

早前,中建壹品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湖北省内,深耕武汉。

2019年,销售业绩在武汉首次突破100亿并进入武汉TOP10行列,2023年以117亿元位列武汉房企销售榜第6名。

2021年,中建壹品进军北京房地产市场,连续两年取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2022-2023年,分别以187亿及198亿位列北京房企销售榜第8、第7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中指研究院

按照中建壹品的计划,到明年,以北京为核心城市的北方分公司,销售目标是冲刺300亿。

如果能达成这一目标,那么在北京楼市的位置排名,就能跻身前五,将和中海、华润、招商、保利处在同一梯队。

首进上海,中建壹品也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2024年5月,中建壹品在上海的首个项目浦江之星开盘,卖出49亿的好业绩,同时,位列当月上海项目网签套数及网签面积第1名,使中建壹品在上海有了一个完美的初亮相。

中建壹品还在今年年初喊出了“要做中建一流、行业领先、全国20强”的口号。

02

以质取胜的拿地一哥

为了扩张规模,中建壹品今年在土地投拓端非常凶猛。

今年前5月,中建壹品已经花了213亿元用于拿地,新增470亿元货值,均位于行业第1名,成为行业内新的拿地“一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中指研究院

对比去年全年326亿元新增货值,仅5个月,中建壹品就已经接近去年全年补仓量的1.5倍。往年中建壹品的补仓量,也从未有过今年这样的架势。

此外,我们可以大致看一下中建壹品今年拿地的质量,在北京、上海、深圳三个一线城市拿了4块地,合计约160亿元,虽然数量不算多,但主打一个“以质取胜”。

1月4日,在北京首轮土拍上,中建壹品22.3亿元拿下北京丰台羊坊地块;

2月22日,中建壹品在北京又落一子,以触顶价48.76亿元拿下了北京大兴区西红门镇地块;

时隔一周,中建壹品+湖北文旅联合体以总价51.79亿元拿下深圳龙华一宗宅地,这也是中建壹品在深圳拿下的首宗宅地,而这块地也是深圳首宗“自定价”的宅地,对于中建壹品来说,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做出好产品了。

4月25日,又以37.5亿收购上海杨浦东外滩宅地,这是继2023年7月斩获杨浦中建壹品·浦江之星后,在上海的第二宗宅地。

作为上海楼市的“外来者”和“新玩家”,9个月时间就在上海核心板块落地2个优质项目,进入了“黄浦江双子星时代”。

可见,中建壹品今年拿地速度非常猛,拿地质量也很高。

梳理中建壹品在一线城市的布局,让人感慨的是,它似乎一直都保持着稳定的节奏,不冒进也不纠结,拿地眼光毒辣、瞄准优质地块,时机合适就会果断入局。

中建壹品新进北京,就能保持前10且业绩持续增长,在拿地逻辑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心法。

首先,中建壹品在地段选择上有严格的标准,所拿地块要么区域有很强的产业支撑,要么拥有成熟的配套优势。

每块土地必须有突出亮点和强有力的价值支撑逻辑,最终选择的都是拥有高度安全性和确定性的地块。

其次,中建壹品注重区域深耕,虽然2年半时间拿下8宗地块,但基本就分布在两个区域:海淀和大兴。

通过把一个区域做熟做透,不断加深市场理解,持续积累客户资源,从而提高操盘成功率。

房企进入新城市,最重要的一步是拿地,一旦拿错地,可能就会深陷泥潭。

很显然,中建壹品“以质取胜”的拿地策略通过了市场的检验。

03

极致的产品塑造

在目前市场环境下,也不缺乏核心地段项目滞销的案例,拿到优质地块,也要有开发能力,打造优质的产品,客户才会买单。

中建壹品自带优质基因,母公司中建三局是中国建筑旗下的“排头兵”,打造了众多知名的基建项目。比如,北京央视总部大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深圳帝王大厦等,都是绝对的地标。

这也让中建三局被誉为建筑领域的“央企第一国匠”

国匠精神的延续,让中建壹品在住宅地块的开发上,对品质的严苛成为了第一道标尺,相比于通过品牌来赋能产品,中建壹品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产品建造本身,精心打磨每一个作品。

从共产房到海淀神盘,再到大兴区两个项目在贴身肉搏的竞争中取胜,在北京的这三年,是中建壹品产品主义的胜利。

中建壹品在京的首个项目虽然是共产房,但以“超配”的精装标准,结合年轻人的需求及痛点,小区配备了健身房、图书馆及咖啡馆等,且提前14个月交付,使北京共产房的标准提升了一个档次,实现了两开两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建鄂旅投星光里项目交付实景图

接下来打造了海淀区“神盘”中建壹品·学府公馆,得益于中建壹品对项目实施的绿建三星标准建筑,配置全屋智能家居系统,开盘当日销售119亿元,创海淀区年度销冠,中建壹品至此一战成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府公馆园林效果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府公馆全屋智能实景图

大兴区的两个项目大兴星光城和御璟星城,不仅销售额和销售套数位于区域第一、第二,而且网签均价也都是区域内最高,说明,这两个项目在与竞品贴身肉搏中,不是靠低价跑量取胜,靠的是自身的产品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兴星光城165㎡户型主卧

此外,中建壹品在上海的第一个项目浦江之星,对上海客户及海派文化,做了足够深的功课,也同样把产品打造到了极致。

在产品上,千万级的住宅,配置了半亿级豪宅标准的奢阔装标,将大量细节做到了同级最强。

在设计上,从售楼处、样板房到展示区周边,再到外立面及社区配套,都融入了海派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浦江之星售楼处实景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浦江之星 99㎡户型客厅实景图

在产品打造上,中建壹品可以沉下心来,去了解市场、挖掘客户需求并快速做出反应,深谙每个区域的客户画像。

在户型的格局、空间感、收纳细节、利用率、装标等方面均做到了极致。

这样的产品,无论在什么样的周期下,都具备热销的竞争力。

结语

武汉出身的中建壹品,近两年规模突飞猛进,一路在武汉市场冲入头部,如今更是冲向了各大一线城市,狂刷存在感,但也非常有战略定力,每次出手都瞄准优质地块。

在产品打造上的“国匠精神”,也让中建壹品的项目可以艳压大多数经验老道的房企了。

熟悉中建系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中建八子内部竞争也很激烈。而中建壹品今年已经在兄弟中领跑,拿地和销售规模都是内部第一。

从目前中建壹品拿地和销售的动作,或许可以印证中建壹品要做“中建一流”,并逐步冲向行业前列的雄心。

关于今天的分享,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