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说的是陌生的两个人能结成夫妻,讲的就是一个“缘”字。

而开国中将陶勇的这个“缘”则来自一次工作视察,1941年的一天,陶勇因为工作,独自骑车到九团所在的沙家庄视察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少来九团的他,在看到文工团排练舞蹈时,鬼使神差的走到台前驻足观看起来。这一看,就让他对文工团的领舞一见钟情。正当他想要细细追问这个领舞是谁时,谁料一旁的韩主任却说:“你不是早就见过吗?”

让陶勇一见钟情的这位女领舞,到底是谁呢?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去一探究竟。

“穷小子”的逆袭之路

陶勇原名张道庸,1913年1月21日出生在安徽省霍邱县,虽然家境不好,但父母也没有想过要儿子飞黄腾达、光耀门楣。反而给他取名“道庸”,只希望他一生平庸于众,安乐幸福就好。只是美好的愿望终究是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陶勇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因病离世,留下妻子和年幼的陶勇独自生活。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陶勇的母亲不得不扛起家里的重担,开始独自养育一家老小。

那个年代战乱不止,百姓民不聊生,更何况是陶勇家这样孤儿寡母的家庭。生活的重担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被欺负就变成了家常便饭。也因为家庭的贫困,小小年纪的陶勇也学会担起养家的重担。

常年的辛劳并没有压垮这个年轻人,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1929年2月,16岁的陶勇选择加入共青团,同年4月又前往了河南商城参加游击队。1931年,陶勇转为共产党员,自此便开始了他不一样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到20岁的陶勇在战场上杀敌却是一把好手,遇到很难攻克的硬仗时,陶勇总是带着大家伙儿冲在最前面。粟裕曾这样评价他:“好一个拼命三郎。”

陶勇并不是一个莽夫,虽然作战时非常果断,但该动脑时也不含糊,淮海战役时,陶勇就选择了智取。

此时,我军与敌军相互交战多次,始终没有办法将对方击败。陶勇提出建议:

“敌军因为长时间的作战,各方面的物资都需要得到补充,但支援还没有到。如果我们能在敌军薄弱时拿下,后面就省事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完,陶勇就带着部队兵分三路,对敌军进行了打击。很快,敌军招架不住,选择投降,陶勇顺势攻下了敌军阵地。

炮击英国船舰,立我国威

“淮海战役”后,陶勇由司令员改任为海军军长,开始管理我国的海军队伍。

一日上午,正在舰船上视察工作的陶勇,发现不远处的江面上有几只船舰在航行,明显不是我们的船舰。陶勇连忙对一旁的人说:“快去看看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陶勇收到消息,原来是之前与我军交战的英国船舰“紫石英”号。因为他们擅自闯入我军的控制区,被我军击倒搁浅了,英军就派遣几只船舰来救援“紫石英”号。

不过,他们逗留了很久,似乎不单纯只是想救援,还可能有其他的想法。听到这个消息后的陶勇,立刻命令手下的人密切注意对方的动向,有任何风吹草动就赶紧给他报告。

陶勇还要求手下的人,利用各种方式先对对方发起警告,如果再靠近就不客气了。我方在多次警告后,英国船舰都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陶勇意识到可能有情况,介于现在情况过于特殊,自己也不能擅自做主。于是,陶勇就向自己的上级传达了这个消息。

上级在接到陶勇的消息后,只回复了:“敌不动,我不动,敌不犯我,我不犯敌,敌若犯我,我必回击。”末尾还补充到:“不能打响第一炮。”

陶勇在接到命令后,只好先密切关注着对方的动向。次日清晨,对方开始行动,只见英方船舰对我军的江岸地带发起了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收到消息后,陶勇最先询问的就是伤亡情况,得知我方有人伤亡后,陶勇再也不客气,下令:“给我轰它。”

手下的人见军长发令了,也毫不客气的开始回击。一阵回击过后,对方见我方的火力很猛,便不敢再有动作,灰溜溜的跑了。这件事也传到了毛主席那里,他只问了句:“是谁先开的火?”手下的人说:“是对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放下了手中的电报说道:

“既然是他们先开的火,我们是维护自己的安全,开火反击很合理。这个陶勇不错,有担当,让那些英国佬也看看我们现在不是任人揉搓、好欺负的。”
频频立下战功

1950年10月,我国正在庆祝新中国成立一年之际,朝鲜却爆发了战争。一开始,我国并没有打算介入他国的战争。然而随着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境,我军忍无可忍,最终成立志愿军,开始抗美援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陶勇也接到了上级的命令,即可前往朝鲜战场。

11月初,陶勇从山东曲阜出发,途径临江,最后跨国鸭绿江,到达朝鲜。11月19日,大家在集结点集合,开启了“长津湖之战”。

11月27日,我军第20军从长津湖的东侧对敌军发起攻击;27军则从西侧拿下敌军。经过28天的奋战,我军在极端天气下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也让美军看到了最强的中国陆军是什么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陶勇回到了国内。这时的他,并没有过多的休息,就开始投入到工作中。在担任华东区海军司令后的几个月,陶勇把心思都放在了如何建设海军身上。

此时的他明白,只有我们拥有自己的海军,在别人入侵我国海域时,才可以做到有力的反击。因此,他特意邀请毛主席到华东海军来视察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到后,陶勇先是带毛主席参观了海军的装备。毛主席看着这些老旧的装备就问陶勇:“这些武器是多久之前的呀?”陶勇回答:“有些时间了。”

毛主席又问:“难道你对这些没有想法?”陶勇点点头:

“有,我认为我们要想不被别人再欺负,自己还是要强大。就像之前英国船舰对我们的挑衅,他们就是看我们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差,才会如此嚣张,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发展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听后,点点头,并提笔写下“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海军”的标语。自此,陶勇就扎根于此,开始了我国的海军建设。

与妻子的意外邂逅

在战场上如此威风的陶勇,在自己妻子面前却是一个温柔之人,他和妻子的相遇也是一场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1年4月的一天,按照组织的要求,陶勇前往第九兵团的驻地视察工作。因为这次是临时安排的工作,陶勇不想太麻烦,就没有开车,自己骑着一个摩托车就去了。

到了第九兵团的驻地,陶勇远远就看到一个帐篷外的守卫兵很清秀,心里还想着:他们上哪里找的这么一个清秀的小伙子来执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摩托车开近了陶勇才发现,这哪里是清秀的“小伙子”,分明是个眉清目秀的姑娘。陶勇瞬间就生气了,大喊着叫人来。九团的人赶紧出来,看到是陶勇来了行了个军礼就问:“什么事,让您生这么大脾气?”

陶勇也不客气,直接指着女兵就说:

“执岗是多么重要的事,怎么能找个女的来,一会儿有什么紧急情况,耽误了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旁的女兵听陶勇这么说自己,也不客气的上前,对陶勇敬了一个军礼后,反驳道:

“您这样说我,我不服,我虽是女子,但也是有血性的,我为什么就做不好这个岗位了?”

说完就转头走开了,陶勇正想和她说道说道,结果一抬头,人就不见了,只好尴尬的走开了。

陶勇又来到了九团,今天他是来看九团新编的舞蹈的。到了演出台前,陶勇就死死盯着领舞的女孩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旁的韩念龙赶紧提醒陶勇:“不要看啦,怎么?看上人家了?”陶勇回过神,反问韩念龙:“总觉得这个女孩眼熟,我是不是在哪里见过她?”

韩念龙笑道:“您真的是贵人多忘事,你不是早见过吗?”听韩念龙这么说,陶勇更加迷茫了:“早就见过?在哪里呀,什么时候?”

韩念龙见陶勇实在想不起来,就告诉他:“昨天,你骂的那个女兵,这么快就忘了。”这时陶勇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念龙见他想了起来,就问道:

“这姑娘不错,叫朱岚,原本是富贵之家的小姐,后来日军入侵,家里散了,她就投军了。还没有嫁人,要喜欢,我就帮你撮合撮合。”

陶勇点了点头,嘴角不自觉的上扬。就这样,韩念龙成了两人的中间人。

一次,韩念龙帮陶勇将朱岚约了出来,朱岚一看是陶勇,转身就想走。陶勇赶紧拦住了她:“朱岚同志等一下,你先别走,是我叫韩念龙约你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岚听他开口,也停下了脚步,转过头面对他:“您有何贵干呀,又是来说我是女的,不该当兵吗?”

陶勇听出她口中的语气不对,就赶紧道歉说道:“对不起,之前有误会,我今天是给你道歉的。”朱岚听他道歉,也反问他:“要是我不接受呢?”

陶勇挠挠头,赶紧回答:“之前的事是我的错,我没有看不起女兵,只是看你眉清目秀的,以为你没吃过苦,怕受不了这份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岚听他的解释,说道:

“国家都要亡了,男儿都能从军,上战场杀敌,我们女子为何不行?我的家人,我的家乡都被日本人毁了,我还不能杀他们报仇了?”

陶勇听到她的话,也点头表示赞同。就这样,两人开始交往,没多久两人就在大家的见证下喜结连理。之后他们共同度过了20多个春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以前的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陶勇虽然在战场上刚毅果敢,但是在心爱之人面前还是一个柔情似水的人。那个年代,虽然物资匮乏,但丝毫不影响两人的感情,一个美丽的意外,造就一段佳缘。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