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裘法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央视2018年7月14日《朗读者》

很多人都记得央视2018年7月14日播出的《朗读者》节目中,96岁的老军医吴孟超的事迹、让主持人董卿泪如雨下。吴孟超是“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的学生。

裘法祖,1914年12月6日出生于浙江杭州,是中国现代普通外科的主要开拓者、肝胆外科和器官移植外科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的开创者,在腹部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等领域也都有很深造诣,被称为“外科全才”。

医学界对于裘法祖的外科手术有个专门的名字、叫“裘氏刀法”;其手术之精准,被形象地描述为“划破两张纸,下面的第三张一定完好”。

2001年获,裘法祖获得中国医学基金会的医德风范终身奖;2004年,获得"人民医学家"荣誉称号。这两个称号,对于裘法祖先生来说、可谓名至实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裘法祖、吴孟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裘法祖(中)、吴孟超(左)、王红阳三代院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美援朝时期裘法祖(左二)在东北

裘先生常说一句话: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裘法祖早年在德国留学毕业后、曾在德国多家医院工作,二战时救活了许多犹太人。回国后、有次授课时,学生问了他一个问题,裘法祖摇了摇头,坦然的说:“对不起,我不知道!”

大家不解,有人就问他:“你可是教授啊!怎么都不会?”裘法祖的回答是:毛主席说过,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此言一出,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裘法祖和他的弟子吴孟超一样,都是主席的铁杆粉丝,从主席的著作、语录中汲取营养、受过教育。在1966年02期《江汉学报》上,裘法祖发表过一篇名为《毛主席著作指导我们战胜了“瘟神”》的文章。

文中这样说:

  • 我知道用切除脾脏的方法治疗晚期血吸虫病的效果是相当好的。病人要求手术治疗的心情也很迫切。可是,这里做脾切除手术的条件不够:没有充分的血源、没有较好的照明和麻醉设备。在这样的条件下,是否可以进行这种手术?

  • 起初我总是犹豫难决。我带着这个问题,再次重读了毛主席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一字一句地读、一字一句地想,认识到这是个人主义在作祟,怕出了事故影响自己的声誉。
    白求恩大夫在抗战时期那样困难的情况下,还进行各种手术、抢救伤员。他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深深地教育了我。我就和外科小组的同志们商量,决定要在巡回医疗中打破老框框,为晚期血吸虫病病人施行脾切除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裘法祖(左一)、夏穗生、吴在德(中)等建立腹部外科实验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裘法祖和妻子裘罗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裘法祖全家福

裘法祖在文革中也受过“批斗”。2005年05月01日,央视《大家》栏目播出对裘法祖的采访,其中他就说到了这段经历。

他说:“那时有很多陪斗,党委书记陪我嘛。我有疝气犯了,别人就递条子了,他们就拿一个凳子让我坐起来,人家不能坐。我想他们对我还是不错的。”

记者说:我觉得您谈文革这段经历的时候,跟我采访很多人谈文革这段经历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很多人在说这段经历的时候,他回忆起来都是所说的委屈,都是这些不公平的地方,但您回忆起来的时候,您讲了几件事都是在这个很苦难的过程当中一些,让人觉得很宽慰的事。

在这次采访时,裘法祖还自陈:经过了文化大革命,看了很多很贫困的农民、很多年轻病人,智慧都很不错的,只是没这个机遇。一个司机、一个电工,如果有机会做外科医生,照样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外科医生。

曾有人用“大医、大师、大爱”来评价裘法祖。如去认为这个评价真的很妥帖。2008年6月14日,裘法祖在武汉同济医院去世。此去经年,如去愿裘老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