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彭俊豪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军利)在今年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上,一套名为《静山》的家具正陈列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的顶楼角落。这套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中式家具,却成了观展者“打卡”的热门作品。“它看起来更像一套镜子,从各种角度看都能看到自己。”有观众如此评价。

从本科学习漆艺专业到深入研究“中国漆技法修复与创作”方向,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孙笛扬已经在漆艺领域探索了6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漆器作品《静山》。受访者供图

在这座“静山”的创作之初,孙笛扬就反复思考,如何让自己的作品区别于单纯的对经典的模仿,同时又能让观众一眼看出这是中式家具?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很久,最终他决定在纹样的解构上下功夫。

“《静山》的纹样运用,解构了传统的盘绦纹,除去其繁复的花纹,将其线条转变为立体化的构造,使其成为家具结构的一部分。”孙笛扬说。

确定了纹样,孙笛扬几经周折找到了一种来自俄罗斯的全实木层板。这种材料既能承受得住精雕成曲面造型,又不会产生形变。而要想让漆器像镜子一样,就必须经过艰难的素髹工艺(仅以单色漆作为装饰的一种工艺——记者注),但如果刮漆灰的过程中有一点点不平整,等到推光后“镜面”反射的周围环境就会产生形变,“会发现有补不完的坑,到处都有不平整,根本补不完。”在这一遍遍的打磨中,毕业展也逐渐临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笛扬正在制作漆器作品《静山》。受访者供图

《静山》的创作,从设计到制作,他用了八百个日夜,历时两年半。孙笛扬说,一件大漆作品的诞生,要经历制胎、固胎、布漆、刮灰、质色、推光等步骤,而一件常规的作品,仅布漆刮灰就至少要经历三漆三磨、三灰三磨,而每一遍上漆、打磨之间,又需要花费数天时间等作品荫干。因此,一件好的作品,没有经年累月的打磨,是不可能完成的,“人在磨漆,漆也在磨人”。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环境当中,在不停重复的时候,我们发现了新的自己,又否定了以前的自己。在这个‘建立-摧毁-建立-摧毁’的过程当中,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孙笛扬很喜欢这段话,也是这些哲理不断地给他提供坚持下去的信念。

孙笛扬在创作时可能也没有想到,他正在做的,是今年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上最大的漆器作品。

由于工业化的发展,更加廉价、产量更大的化学漆逐步取代了传统大漆。智研咨询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漆器工艺品制造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市场需求潜力报告》指出,中国漆器的总供需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传统漆行业面临学徒较少的困境。

“我想为这个时代的人做一款属于我们自己的家具。”坚守漆器传统,并融入自己的思考,助力传统工艺推陈出新,这是孙笛扬研究“中国漆技法修复与创作”的初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在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展出的作品《静山》。受访者供图。

生漆,是从漆树上采割的一种纯天然液体涂料,是我国传统材料的代表之一。中国的大漆文明,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的跨湖桥文化。孙笛扬介绍,关于大漆有两件事鲜为人知:一是,我国的生漆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85%以上;二是,绝大多数人对生漆过敏。

刚接触生漆时,孙笛扬也会害怕,往往一不小心就会因过敏而“鼻青脸肿”,但与漆接触的日子渐长,过敏得多了,他发现自己也渐渐和这种材料“磨合出了默契”,时常调侃自己这么白,都是因为做漆过敏脱皮脱出来的,这种与生俱来的“幽默感”,也和做漆这个枯燥漫长的过程达成了中和。

历经八百个日夜,孙笛扬和他的《静山》,终于立在了象山之上的国美民艺博物馆。当观众从山脚向上攀登至此,一眼是林立的树木和建筑,一眼是透露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静山”。孙笛扬希望,每位观众都能在与“静山”的交互中看见它映射的世界,更能从这个世界中看见自己。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