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历史瞬间!

苏大爷向电视台调解节目求助:自己退休后的工资卡,一直被妹妹把持着,每周仅给自己300元的生活费,致使自己的生活非常拮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希望调解员帮助自己,从妹妹手中拿回属于自己的工资卡。

按照苏大爷每月4300元的退休工资来计算,自己工资卡上约有7万多元的积蓄。

经过调解,老人拿回了自己的工资卡,却异常愤怒。

原来,苏大爷拿到卡后,经过查询得知,卡里仅剩3.5元。

和儿子商量后,他和儿子找到三妹,侄子要求姑姑归还其父卡上的退休工资。

姑姑拒绝了,给出的理由却让侄子无法接受,亲人间开始了相互埋怨、指责的戏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大爷不理解,妹妹仅是保管工资卡,为什么卡上的钱就不翼而飞了?

儿子抱怨,一是为父亲感到不值,父亲对姑姑如此信任,对方却在父亲不知情的情况下,花光了其所有积蓄。

二是父亲的积蓄是留给自己的,姑姑作为妹妹,无权动用这笔资金。

姑姑的所作所为,说明对方根本不尊重父亲,这令他感到寒心。

事实真的如此吗?

侄子和姑姑,哪一个才是有理的?大家了解事件过程后,就会有自己的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退休工资不翼而飞了?

采访中,苏大爷告诉调解员,他家一共有五个兄弟姐妹,如今已经各自成家,他好不容易盼着退休了,自家儿子已成家,身边又没有其他人。

三妹提出为他保管工资卡的建议后,他也是欣然接受,当时没有想太多。他认为,大家都是亲兄弟姐妹,起码对方不会伤害自己。

基于亲人间的信任,苏大爷将工资卡给到三妹后,才将此事告知儿子。刚开始,大家都没有提出异议,苏大爷的儿子也默认了由姑姑保管工资卡的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姑姑保管工资卡期间,大爷每月都会按时拿到生活费300元。因为老人平时比较节俭,这些钱足够老人维持正常的生活。

一段时间后,儿子不高兴了。以前父亲的工资,儿子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只要张口要钱,父亲就会给。

自从姑姑开始管钱后,儿子每次开口要钱,父亲需要跟姑姑解释好久才能拿到钱。

有时,姑姑认为这笔开销没必要,她就不会给父亲钱。

儿子认为姑姑管得太宽,钱是父亲的,他有权决定如何花自己的钱,以及将自己的钱给谁花,姑姑无权限制和过问父亲工资的去向和用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此,儿子为父亲抱不平,就带着父亲上门,向姑姑索要父亲的工资卡。

令儿子没想到的是,姑姑面对侄子和哥哥,态度恶劣且强硬,不仅不给工资卡,还不断数落父子俩,让两家关系变得异常紧张。

苏大爷无奈之下,找到弟弟,希望他可以做个中间人,说服三妹将工资卡交出来。

听到哥哥的要求,弟弟的表现也是出人意料。

他不但不帮助哥哥说和,还要求哥哥还归欠自己的1万元。

苏大爷当场就蒙圈了,自己什么时候欠弟弟家钱了?

随着弟弟和妹妹的讲述,大家才了解其中的原因,苏大爷也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欠弟弟的钱。

原来,苏大爷和妻子因性格不合而离婚,儿子判给了自己,父子俩相依为命多年。

他可能想弥补儿子缺失的母爱,对其十分宠爱。

这就让儿子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坏习惯,但儿子挣钱不多,每个月都要花苏大爷的钱。

大爷的工资,除了自己吃喝,几乎都给了儿子。

儿子成家后,一家人的花销也靠大爷的工资支撑,这导致大爷快退休时,没有任何积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姑姑和叔叔看到这种情况,于心不忍,他们多次劝说,却没有效果。

直到苏大爷要办理退休手续时,兄妹几个从保障苏大爷老年生活的角度考虑,提议由三妹帮助他保管工资卡。

兄妹几个将帮忙保管工资卡的出发点、具体操作流程以及有特殊情况需要花钱怎么处理等事宜,一一和苏大爷讲清楚,说明白。

苏大爷当时非常爽快地答应了,还将自己的相关证件一并交由三妹进行保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都知道,三妹主动承担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是从苏大爷的利益出发,在为他的将来做打算,这也是亲人间的互相帮扶。

开头几个月,苏大爷每个月按时收到生活费,日子没有受到任何影响,退休生活还算舒心。

可儿子对于每月“曲折”的要钱经历非常不满,怨气的累积,让他不想再忍耐姑姑的“刁难”,就怂恿着父亲,要将工资卡要回来。

叔叔那边的欠款,是因为儿子拿不到钱,就鼓动父亲办理了信用卡。他每月刷父亲的信用卡消费,却从未还过钱。

苏大爷对信用卡的事情一点不知情,而银行在联系本人无果的情况下,就将账单寄给了弟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弟弟也是想着钱不多,就帮着哥哥还了1万多元的账单。

他本来没想着要哥哥还钱,可哥哥和侄子的做法令人心寒,就说出了这件事。

事情明晰后,调解人员虽然理解姑姑和叔叔的良苦用心,可是不能支持他们的做法。

在法律上,就算是亲兄妹也不能代替哥哥处理财产,姑姑必须交还工资卡。在调解人员的劝解下,姑姑最终将工资卡交还给苏大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资卡仅剩3.5元

儿子拿到父亲的工资卡,第一件事就是去柜员机上查看卡里的余额。查询后,儿子呆住了,卡里只有3.5元。

他跑回去找姑姑要剩余的钱,按照苏大爷几个月的花销进行计算,卡里应该还剩下7万多元。

可姑姑和叔叔给他算的一笔账,再次让儿子低下了头。

从保管工资卡开始,老人除每月生活费外,总会以各种理由跟妹妹要钱,经过妹妹的旁敲侧击了解到,这些钱最终都到了儿子的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个月的时间里,苏大爷的工资卡的确收入7万多。

期间,苏大爷住院、买药花费约9000元,住院期间日常买饭、买东西花费约1000元;日常吃降血脂的药,一次1000多元。生活费2.36万元;欠三妹1.8万,欠二妹2000元,欠弟弟1.3万元。

所有的账算下来,苏大爷还欠三妹3400元。对于这张账单,苏大爷都认可,还给三妹写了欠条。

账是算完了,可苏大爷和兄弟姐妹的亲情也走到了终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苏大爷拿回了自己的工资卡,儿子带着他去银行,重设了支付密码,随后,苏大爷将工资卡交给了儿子保管。

对于苏大爷的做法,人们无法评判对错。

儿子拿到苏大爷的工资卡后,是继续“啃老”还是为父亲的养老进行规划,结果应该不会公布了。

但有一点是可以猜测到的,按照过往的经验,老人的大部分工资应该会用于改善儿子一家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采访期间,三妹一直强调,苏大爷现在脑子是糊涂的,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说不准清醒了会后悔,但现在她不想管那么多了。

苏家其他人都表示,以后不会再与苏大爷和侄子来往,这份亲情不认也罢。

苏大爷对儿子的宠爱大家有目共睹,希望儿子以后可以好好赡养老人,让其可以安度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事件中,很多人认为,苏大爷是被他儿子“蛊惑”了。

可是,对于相依为命的父子俩来说,他们关起门过什么样的日子,外人无从知晓和评断。

但从情感上来说,儿子是苏大爷一辈子的精神支柱,是他活着的动力。

儿子一家虽然依靠苏大爷过日子,他却从儿子一家身上体会到了儿孙环绕膝下的快乐。

相比于兄弟姐妹的关心和照顾,苏大爷更希望让儿子开心。

只是儿子开心的前提是,他的日子一定要有经济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亲情需要守候

人到了晚年,最大的期待可能就是和孩子生活在一起,苏大爷为此而执意要回工资卡,希望帮助儿子,这个淳朴的想法是没错的。

从其他人的角度而言,这种撕裂亲情的选择,可能是苏大爷短视和低情商的体现。

但对他本人而言,可能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其他人不是苏大爷,无从了解他真实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如果仅从道德的层面进行批判和指责,有些偏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大爷要回工资卡,在很多人看来,这都是为了钱,“都是钱惹的祸”,如果深入寻找原因,大家会发现,这还是观念之争。

在中国传统亲情中,亲人之间,尤其是亲兄弟姐妹之间,总会出现的一种情况下就是“我是为你好”。

不容否认,这个为对方好的想法,真的不是随便说说,亲人们会为此而付出很多努力,就如苏大爷的兄弟姐妹一样。

他们会劝说侄子花钱要有节制,会为老人以后的生活考虑并进行规划,会帮助老人保管工资卡并且强制老人进行储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家兄弟姐妹所做的一切,真的是出于真心,没有从中获得任何金钱收益。

单从无私奉献的角度进行评价,这绝对是高尚的品德。

可一旦牵扯到亲情,这种努力付出并不意味着对方就一定会有同等的感受,就一定会接受这种安排。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亲人之间,特别是年长的老人,他们注重亲情,希望尽力维系亲情让其更加长久,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没有对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他们忽略了一点,虽说是亲人,但对方是有家庭和子女的,他们的家庭和子女对此事的看法,会影响亲人的观念和后续行动

苏家人关心大哥没有任何问题,可苏大爷更加关注的是他儿子的感受。故此,他们之间产生分歧是早晚的事,不可避免。

当今,利益至上的社会氛围下,亲情在金钱面前会变得非常脆弱,需要大家耐心地守候和珍惜。

亲情本来是纯真和美好的,是人生路上最持久的动力,让人们感受到温馨和安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话说得好“打断骨头连着筋”,人们还是希望苏大爷与儿子能和苏家姑姑及叔叔进行和解,做到相互理解,重拾兄弟姐妹亲情。

总结

金钱的牵扯总是比不过亲情的羁绊。

苏家人也应该明白,有一种亲情叫做守候,它是尊重亲人的决定,祝福亲人的未来,等待亲人的召唤。

即使亲人当时的决定是糊涂的,是令自己伤心的,如果未来某一天,亲人发生了危险,陷入了困境,他们随时伸出援助之手。

对于亲人,他们始终不言放弃,这就是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