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人民网成都6月13日电 (王凡)6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确定22家旅游度假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西岭雪山-花水湾旅游度假区榜上有名。这份荣誉的获得,使成都成为中国西部副省级城市唯一拥有双国家级度假区的城市,四川成为中国西部拥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最多的省之一。

据统计,全国目前仅认定了8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成都大邑西岭雪山-花水湾旅游度假区是全省第5家。截至目前,成都市大邑县成为中国南方唯一拥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的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都大邑西岭雪山-花水湾旅游度假区。大邑县委宣传部供图

八年砥砺奋进 奋力争创“国家级”

西岭雪山-花水湾旅游度假区规划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拥有西岭雪山滑雪场景区、花水湾温泉度假小镇、西岭老街三大核心片区,形成“雪山+温泉”最佳度假资源组合。

“窗含西岭千秋雪”。一千多年前,诗圣杜甫为西岭雪山作了代言。西岭雪山是中国距离千万级人口城市最近的雪山,有长达5个月的存雪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都大邑西岭雪山-花水湾旅游度假区。大邑县委宣传部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都大邑西岭雪山-花水湾旅游度假区。大邑县委宣传部供图

山上滑雪,山下泡温泉。与西岭雪山联动的花水湾景区,被联合国人居署誉为最宜居小镇,是四川省首个拥有“医疗矿泉水鉴定证书”的天然古海热矿水温泉。

全力推进西岭雪山-花水湾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贯彻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挂帅,将创建工作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大邑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都大邑西岭雪山-花水湾旅游度假区。大邑县委宣传部供图

2016年,西岭雪山-花水湾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正式启动。在8年的创建历程中,大邑强化规划引领,高标准编制《西岭雪山-花水湾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20-2035年)》等发展规划14个,对照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国家标准,逐一梳理21大类121个子项目任务清单,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近5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近100亿元,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全面提升基础设施、丰富度假产品供给、构建完善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品牌影响。

喜人变化添活力 锚定目标再创佳绩

消失数十年的“千年飞瀑”胜景重现西岭雪山;45公里旅游廊道道路改造变身最美“雪山旅游廊道”;花水湾景区实施了近10年来最大规模整体提升;西岭镇首次全方位立体化改造修复场镇老街;西岭雪山滑雪场景区新建7条总长5公里雪道,建成冰雪乐园、单板滑雪公园等38个项目;持续举办西岭雪山南国冰雪节、森林文化旅游节……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转变与更新,在细微之处展示着度假区发生的喜人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都大邑西岭雪山-花水湾旅游度假区。大邑县委宣传部供图

通过国家级度假区创建,游客与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2023年,度假区共接待游客196.69万人次,过夜游客137.67万人天,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29.89亿元,居民可支配收入得到大幅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都大邑西岭雪山-花水湾旅游度假区。大邑县委宣传部供图

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不是终点,而是大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下一步,大邑将充分发挥西岭雪山-花水湾旅游度假区独特的文旅资源优势,夯实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基础,推进“大西岭”与“大青城”双核联动、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全面提升度假区竞争力、影响力和美誉度,加快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力争用5年时间将度假区建设为具备世界级高品质的度假产品,为成都市建设世界旅游名城贡献大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