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一个国家必须讲究文武平衡,才能得到稳固,无论是哪一方实力过大,就会对国家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在历史上就有过这样的教训,比如唐朝的灭亡就与武将做大密不可分,而宋朝的软弱就与文官势大有关,同样的明朝的衰弱也与文臣的党争密不可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一旦文武失衡,就会对国家起到巨大的影响。那么到底是武将势大的危害大还是文官势大的危害大呢?

在我看来应当是文官势大危害要更大一点。

武将的作乱,无非就是兵权过大,滋生野心,最后起兵造反。但是这样的叛军,往往都是一些无根之萍,与整个国家相比就如蜉蝣撼树。安史之乱会持续如此长的时间,完全是唐玄宗的瞎指挥,不然这一场叛乱根本不会持续8年之久。但是哪怕如此,国家也并没有灭亡。

而文官的危害要远大于此,因为他们在朝中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会争个头破血流,直接形成党争,无论哪个朝代,其衰弱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党争,而这直接影响的是一个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来文官应当是辅佐帝王定国安邦,而今这些文官开始党争,那又有谁会去治国,如此一来,国家又如何能好的了?

从皇权建立以来,与之相伴的就是相权,两者相辅相成,但同样矛盾重重。皇帝想要独裁,必然要限制相权,以及百官的权力;而那些文官想要更多的权力,不可避免就要限制皇权。

当然历史上也确实有不少王朝的灭亡与皇帝权力过大有关,因此乍一看,限制皇权确实有着好处,但凡事都无绝对,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宋朝。

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定下重文轻武的基调,而到了宋太宗、宋真宗时期,更是不断提高文官的地位。到了后来,更是直接有了“士大夫与天子共天下”的说法。因此完全可以说,宋朝的文人地位绝对是历史之最,而皇帝的权力也是被限制最多的。但是,这样的朝代真的强大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没有,宋朝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富裕以及文化昌盛,但是对外军事简直无法直视。而宋朝的文人根本不以纳贡为耻,反而以此为荣,这也是宋真宗会在与辽朝签订澶渊之盟后,敢于泰山封禅的原因。

而文官势大早晚也出现祸乱,因为这些文官都眼高于顶,他们都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因此就会相互倾轧。尤其是在王安石变法后,朝中直接分为守旧派和革新派,党争一直持续到北宋灭亡。

而到了明朝时期,因为朱元璋以及朱棣的强势,文武平衡做的非常好。但是经历过宋朝以后得文人,怎么能容忍自己地位的下降,因此无时无刻不想着继续如宋朝那样与天子共治天下。在土木堡之变后,武将势力遭到巨大打击,明朝也开始了文武失衡。到了明朝末年,朝中党争不断,谁会在乎外面的叛军以及清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说,文官势大的危害要远远大于武将。打个比方,武将的危害来的快而迅猛,只要挺过去就能恢复如初;可是文官的危害你难以发现,他们会慢慢侵蚀国家的内部,等到你发现了文官危害了,而此时的国家就已经是一具空壳,根本无力回天。

因此,文官与武将就如人的双腿,只有一样长才能让国家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