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援引塔斯社报道,维也纳军事安全与军控问题谈判俄罗斯代表团团长康斯坦丁·加夫里洛夫表示,俄必须在西方国家调整好炮弹生产之前的两三年内完成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

加夫里洛夫说:“我并没有发现他们在增加武器供应。我感觉情况恰恰相反:他们缺少炮弹。北约和美国的仓库都被搬空了,捷克不可能完成炮弹订单,80万枚炮弹要在全球范围内收集。但西方会在两三年内搞好生产——应当在这段时间内搞定乌克兰。”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却并未察觉到显著的增补行为,反而隐约察觉到了他们在炮弹供给上的明显不足。据报道,北约成员国与美国的军事仓储似乎已见底,导致捷克等国家无法满足其炮弹采购订单,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正在紧锣密鼓地寻找大约80万枚炮弹的供应解决方案。各国武器装备的标准化程度参差,例如,意大利的150毫米炮弹与西班牙和法国的火炮存在尺寸不兼容的问题,这一技术障碍进一步提升了当前冲突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两年多时间,乌克兰之所以能坚持到现在,主要还是依靠西方的大力支持,否则早就“国将不国”了。

众所周知,目前的乌克兰除了人员勉强支撑局面之外,基辅更缺乏的是武器弹药。冲突打到这个份上,乌克兰没有武器弹药,而西方盟友基本上已耗尽了库存,他们尽了最大的努力。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将逐步扩大武器弹药的生产。这一点正是俄方所担忧的。所以,俄方想干净利落地结束冲突,这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到如今,俄方已经明白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将是一个长期化的过程,不然这位俄罗斯高官也不至于说出上述的言论。通过他的话,我们不难看出俄罗斯方面对快速取得对乌的军事胜利,已经不再抱有希望。

他的话里表达出了一种急迫性,如果不能在两三年内解决乌克兰,后果对俄罗斯而言可能会是灾难性的,因为那个时候美西方可能已经做好了炮弹生产的调整,将会有更多的弹药源源不断运往乌克兰。

现在北约国家加起来将制造130万枚炮弹,俄罗斯目前制造炮弹的数量是北约成员国的3倍多,今年预计将制造或翻新约450万枚炮弹。就连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接受英国天空新闻频道采访时也承认,俄罗斯提升国防工业产能的速度确实快于我们的预期,而北约盟国在提升武器产量上花费的时间也确实超过了预期。

自俄罗斯在2022年2月对乌克兰发动的特别军事行动以来,已经过了两年多,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发起的经济制裁的背景,基本上都认为俄罗斯的经济会崩溃。但是俄罗斯却在最开始的2022年下降1.2%之后,2023年同比增长3.6%,增速还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并且今年还呈现出增长趋势,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和俄央行分别预测,今年一季度俄GDP将同比增长5.4%和4.6%。

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的策略很明显,就是趁着对方还在摸索阶段,赶紧在乌克兰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不仅是军事上的考量,更是政治上的精算。毕竟,一旦西方强力介入,俄罗斯想要维持现有的优势就难了。所以,这场炮弹的较量,不只是数量上的比拼,更是时间和效率的较量。这就是现实的国际关系,哪里有那么多的道义讲究,多的是实力的较量和战略的博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军在前线迅速推进,乌克兰军队在兵力上显得捉襟见肘。据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称,短短24小时内,前线就发生了102次交战,沃尔昌斯克、恰索夫亚尔等地更是发生了激烈交火。俄军的强大火力让乌军节节败退,防线岌岌可危,

乌军的补给中心也遭遇了严重打击。英国军事专家称,乌军的主要补给中心即将被俄军包围。这两个补给中心分别是顿涅茨克南部的库拉霍夫和顿涅茨克北部的恰索夫亚尔。俄军已经从南北两个方向合围了恰索夫亚尔的东部城区,一场围攻战即将拉开序幕。

有人认为,俄罗斯可能会通过外交途径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试图在国际舆论中争取有利地位。此外,俄罗斯可能会利用其能源资源作为谈判筹码,施压欧洲国家,希望通过经济手段削弱乌克兰的抵抗力。目标的提出也出俄罗斯对乌克兰局势的态度,其决心在不远的将来解决问题,不排除采取极端手段的可能性。整体来看,俄罗斯两三年内解决乌克兰问题的目标,是其长期战略的一部分,旨在维护自身的利益,确保其在东欧地区的影响力不受挑战。

同样,美国及北约,也会尽最大可能不让乌克兰战败,武器、雇佣兵支持乌克兰外,随局势发展还极可能亲自下场,法国就在跃跃欲试。只是他们还怕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毕竟大俄是有核武器的,所以目前阶段就是一个焦灼状态。但最终一定会突破这一状态,当突破这一状态后,俄乌局势极大可能会进一步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记者,前福克斯新闻主持人塔克·卡尔森在接受美国前总统特朗的儿子小唐纳德采访时预测,美国已经“背叛”了乌克兰,并将通过出售其土地和让第三世界移民“涌入”乌克兰,来摧毁这个国家。想必卡尔森是得到了一些消息,才敢做出这种推断的。毕竟,现在乌克兰还没有走到这种危险的境地。

所以,卡尔森与小特朗普都一致认为,美国总统拜登正在将全世界推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边缘,美国本质上已经处于“与俄罗斯开战的状态”。

西方的持续拱火,就已经让俄乌两国损失惨重,若西方与俄正面对抗,到时候,一场更严重的冲突,会导致更多的人为此牺牲,彻底沦为双方战场的乌克兰,将会付出更高的代价,同时也更加难以迎来和平的曙光。如今,普京已经意识到了形势的危急,但泽连斯基仍然深陷冲突泥沼,不肯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