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开国中将刘昌毅将军有一个凶猛的外号叫“猛张飞”,不仅仅因为他打仗凶猛,还是因为他性格直率、敢说敢做,一旦来了脾气就算对方是谁都要发作。

面对邓小平,他曾掀桌子就走;面对未过门的儿媳,他能严厉训斥,将儿媳骂哭。这位极具个性的中将就是刘昌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昌毅

三次死里逃生,培养了他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刘昌毅出身农家,自幼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他也曾读过书,但只读了三个月就因贫穷辍学回家了。

后来,父亲花钱给他找了一位裁缝当师傅,希望他长大后也能有手艺傍身,不至于饿死。不料,这名裁缝是一位共产党员,引导刘昌毅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9年,国民党军对鄂豫皖苏区发动了第三次“围剿”,为保卫苏维埃政权,黄安县号召青壮年参加红军。15岁的刘昌毅毅然参加了红军,从此开启了戎马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昌毅

在战争年代,处处充满着危险的气息,刘昌毅就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第一次是在1933年。从鄂豫皖苏区历尽千难万险来到川北的红四方面军,还没有站稳脚跟,就被张国焘搞得鸡犬不宁、人心惶惶。

大批的红军干部和将领都被安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就连刘昌毅也被五花大绑地绑了起来,有“杀头”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昌毅

从小懂得反抗精神的刘昌毅怎能忍受如此不白之冤,他决定反抗。就在双方剑拔弩张的危急时刻,红三十六团的团长余天云赶过来,为刘昌毅证明清白。

余天云说:“刘昌毅是我的同乡,他的情况我最了解,最擅长打恶仗。如今敌人眼看着就要攻上来了,且不说他被冤枉了,现下最要紧的还是先打敌人。等仗打完了,真相也就明了了。”

由于余天云出面力保,刘昌毅最终躲过了这一劫,幸免于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次与死神擦肩也是这一年。10月中旬的一天,红三十六团、三十团奉命攻打四川万源草坝场守敌。

时任三十六团二营长的刘昌毅率领部队勇猛杀敌,奇迹般从敌人的第一道防线右侧撕开了一道口子。敌人未来得及补上缺口,只能退到第二道防线。

然而就在激战中,一颗子弹从远处飞来,正好擦伤了刘昌毅的右胳膊,好在伤口不是太深,他只简单包扎了一下就投入了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敌人的火力实在太过凶猛,突击队与敌人僵持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进展,为保存实力,刘昌毅只好让突击队暂时先撤下来,再想办法。

突击队撤下来后,刘昌毅便带着悄悄来到前沿阵地,观察地形。他伏在坎坡上,观察了一会儿感觉视线有限,便打算换个角度,但就在这时,一枚炮弹打了过来,在距离他10米的地方炸裂开来。

瞬时间,尘土飞扬、弹片横飞,刘昌毅只感觉自己浑身一疼,之后就陷入了一片黑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昌毅晕倒在地,脸上和身上有多处伤口,有块弹片从他的下巴左侧穿到右侧,牙齿都被打落了好几颗。

警卫员、通讯员见他没有任何清醒的迹象,赶忙将他抬到了后方医院。医院医生全力治疗,刘昌毅的情况并无半点好转,第二天便传出了他“断气”的消息。

一时间,部队全都沉浸在悲伤之中,还安排专人为他安排了后事。可就在即将盖棺时,警卫员却看到刘昌毅的手指动了动,人们震惊不已,急忙叫来医生急救,这才将刘昌毅从鬼门关救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事在当时堪称奇迹,因此刘昌毅也常常被人们称为“从棺材中抬出来的将军”。

第三次与死神打交道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46年,已经成为一军副司令的刘昌毅率领一个旅的兵力向河南息县城关向光山开进,在途中与国民党一九九师展开激战。

一直打了好几个小时,敌方仍没有要撤退的意思,刘昌毅不免有些着急,要是天黑之后恐生变故。于是,刘昌毅不顾警卫员阻拦,坚持要去前沿观察地形,以便尽早解决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昌毅

可就在他观察了一会儿准备返回时,敌人的一排子弹打了过来,5颗子弹正好击中了他,导致他当场昏迷。救护队急忙将他送到司令部驻地接受治疗,赶到时他的伤口就已经有了发脓的迹象。

白求恩大夫的学生潘世珍在无器械、无麻药的情况下,不敢贸然为其做手术,刘昌毅却说:“大胆割!”

由于子弹嵌入得太深,潘世珍为刘昌毅做了两次手术,但都没有全部取出。这几颗无法取出的子弹留在刘昌毅的身体,使他终日发烧昏迷、生命垂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这危急时刻,周恩来听闻了此事,立马派人到武汉买了药品和医疗器械,潘世珍为刘昌毅做了第三次手术,才终于保住了他的性命。

这三次死里逃生使刘昌毅变得更加刚毅,也养成了他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晚年,刘昌毅谈起这些往事风趣地说:“只要马克思不收我,我还要带兵打仗!”

当邓小平面掀桌子,骂哭未过门儿媳

在战争年代,如果没一点儿胆气和脾气恐怕也打不好仗,刘昌毅就是这样,他靠着浑身胆气建立了无数功勋,同时,他的脾气也越来暴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昌毅和许世友

然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刘昌毅的火爆脾气大多都用在了自己的首长身上,反倒对手下战士非常宽和。

解放战争时期,有一次刘昌毅手下两名干部坐火车,没有买票,反而骂了列车员,甚至还动手打人。事情通报到中原野战军总部后,总部立即就对刘昌毅进行了通报批评,说他治军不严。

刘昌毅不相信手下干部会干这种事,不顾自己还有腿伤,就骑着马到总部对质,最后还是刘伯承出来说话,刘昌毅才气呼呼地返回养伤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昌毅

淮海战役中,刘昌毅率三纵队歼灭了黄维兵团,还活捉了黄维,三纵队上下欢呼雀跃,作为副司令,刘昌毅参加了庆功宴会。

在喝酒时,邓小平向刘昌毅举杯庆祝,只是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打得好,只不过你们部队太能吃,吃了五百斤的肉。”

刘昌毅最是心疼手下,听不得别人说半句不好,当场就掀了桌子,留下一群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小平

许多年后,邓小平又与刘昌毅见面,提起当年掀桌子往事笑呵呵地说:“刘昌毅啊,你什么都好,就是脾气火爆了一些。”谁知刘昌毅一听,又来了脾气,转身就走,邓小平在背后笑开了花,对刘昌毅的行为并不放在心上。

刘昌毅性格直率,只要脾气上来,都不会给对方留面,就连自己未过门的儿媳妇,他也曾骂哭过。

刘昌毅三儿子刘晓琨的爱人赵荣光,是海军烟台基地政委苏民的千金。从小在军营长大的她聪明漂亮,热情爽朗,具有大家闺秀风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昌毅一家

赵荣光第一次以准儿媳的身份上门时,刘家充满了欢乐,刘昌毅也对这个儿媳非常满意。但作为长辈,刘昌毅要和赵荣光进行一次认认真真地谈话。

这次谈话刘昌毅共说了三五条,讲完后就问赵荣光:“记住了吗?记住了再复述一遍。”但因他的口音问题,再加上赵荣光内心紧张,导致她没听懂。

赵荣光老实地回答说:“爸爸,我没听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昌毅晚年

没想到刘昌毅一听就火了:“没听懂?你是没有注意听!”刘昌毅止不住大发雷霆,将赵荣光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赵荣光也没想到第一次上门就被严厉呵斥,心里委屈得不行,当场哭了出来,越哭越伤心,最后连饭都赌气不吃了。刘昌毅也不让步,反而更加生气,说赵荣光不接受批评教育是错上加错。

家人们见未来儿媳第一次上门就闹成这样,两头说和。最终还是赵荣光退了一步,主动承认了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昌毅再次与赵荣光进行了谈话,这一次赵荣光记住了,并且马上主动将内容复述了一遍,准确无误。

刘昌毅戎马一生,虽然脾气暴烈,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让他成为了一位有血有肉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