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元帅读书人出身,却打了大半辈子的仗。他经历过各种大仗、险仗和恶仗,然而,1949年的上海战役,他却说:“这是我生平遇到的一次最特殊的战役。”

为什么?

首先是敌人强大、时间紧迫。

上海战役中,守敌多达20多万,全是蒋介石的精锐,且还有蒋介石亲临督阵。蒋介石说:“要拼死固守6个月,美军一援助,你们就有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是上海的军事防御十分坚固。

市区内外遍3000座美式碉堡,4000个钢筋水泥永备工事,1万多野战卫星工事,2万多颗地雷。敌将汤恩伯称:“此阵地比斯大林格勒还强固33%。”

再次是不能损坏城市。

在敌人坚固设防的情况下,陈老总挥师要攻占上海,同时又要严格保存市区建筑、工厂、电力、交通等设施的完好,就绝非易事。对此,有人说:“战上海,这是瓷器店里打老鼠”。

这样的硬仗,却不能使用大炮等攻坚重武器。

可见难度之大。这一战怎么打?陈毅说:“一个原则, 尽量将市区守敌调至外围歼灭,避免在市区大打。”

然而,钓“鱼”出城,敌人岂会乖乖就范?

陈毅自有妙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12日,三野第九、第十两个兵团向着上海市外围的守敌发起了攻击。13日,月浦守敌凭借坚固工事,拼死争夺,双方伤亡很大,国民党中央社大吹“国军胜利”。陈毅说:

“敌人这些防御工事,帮了我们的大忙啊。汤恩伯自认为有本钱固守,才敢把市区的主力调出来增援外围。嗨,我们不过是将计就计。”

随着解放军在月浦等地步步推进、在浦东直逼高桥,汤恩伯终于沉不住气,将驻守市区的王牌主力第75军都调到了浦东。结果,被陈毅逐口吃掉了。随后,三野在外围形成钳形攻势,又迫使汤恩伯把大量守军收缩在吴淞口两侧地区,以保障出海逃生之路。

这样,上海市区的守敌兵力大减,为陈毅攻取市区形成了极大的有利态势。

23日,解放军下令发起全线总攻,向市区突击。三野各军军长接到了陈老总亲自打来的电话:

“你们马上要攻打市区了,一定要军政全胜,一定要把人民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4日午夜1时,解放军兵分三路猛插市区,在跑马厅广场胜利会合,苏州河以南的市区全部解决了战斗。

不料,第二日上午,三野主力向苏州河北突击时受阻,桥头上牺牲了不少人。这一下有的j基层指挥员按耐不住了,纷纷要求开炮。但是,军长们一致说:

“坚决不能开炮。”

“那怎么打?”

陈毅说:“进行大迂回,采取黑夜偷渡。”

与此同时,经上海地下党联系,三野27军与北岸守敌——淞沪警备副司令刘昌义进行接洽。刘副司令表示愿意谈判。

25日午夜,陈毅答复27军:“接受刘昌义投诚。限刘部于26日上午4时前集中在江湾指定地点待命。”

刘昌义照办不误。27军开入苏州河以北地区。河北地区也开始突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战斗还没有最后解决。

26日下午,固守在闸北电厂的敌青年军230师还负隅顽抗。解放军硬打,怕损失了电厂水厂,想进行劝降,可找不到线索。陈毅问:“这个师是不是川军?”

“是的,由敌副师长许照指挥。”

陈毅一听,有了主意:“是他呀,那你们查查陆军大学教授蒋子英的下落。他当过许照的教官,让他出面劝许照投降。”

很快,查出了蒋子英的电话号码。蒋子英做梦也没想到能接到共产党的电话,连声说:“叫许照不要送死了,我看很好!我照办!立即照办!"

蒋子英把电话打过去,许照先是懵了:“你劝降我?”

“哎呀!你还打下去,真的不要小命了呀?我是为你好啊!”

蒋子英一劝,许照也觉得为蒋家王朝殉葬抬不值得了,于是下令投降。

5月27日上午9时,上海全部解放!历时15天的上海战役,歼敌15.3万,城市完好无损。陈毅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说:“上海终于保护下来了,这是上海人民的福气啊!”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经名列中国军事图书热卖榜第一名(如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