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4月25日,毛泽东在读一封人民来信时,竟控制不住流下了眼泪。写信人是福建莆田上林公社一位叫李庆霖的小学教员,他在长达2000多字的信中陈述了下乡知青生活上困难境遇,还在信的结尾哭诉道:

毛主席,我深知您老人家的工作是够忙的,是没有时间来处理我所说的事。可是,我在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困难窘境中,只好大胆、冒昧地写信来北京告御状了,真是不该之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

李庆霖为什么要写这封信?这就得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说起了。

1953年,我国经济建设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新阶段。在这个工业经济起飞的关键时期,却面临一个尖锐矛盾:一方面教育事业发展较快,但规模、结构不尽合理,中小学生入学率虽然较高,但他们的就业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随着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农村又需要大批的劳动力,尤其需要有文化的知识青年。

为此《人民日报》专门在1955年8月11日发表社论《必须做好动员组织中、小学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作》,文章中说:“农业生产对于中、小学毕业生容纳量是十分巨大的,现在需要量很大,以后的需要量更大。”

毛泽东十分重视这篇文章,他还专门加了按语:

这也是一篇好文章,可作各地参考。其中提到组织中学生和高小毕业生参加合作化的工作,值得特别注意。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毛泽东发出这一号召后不久,团中央就组织进行了城市青年下乡的试点,60年代初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范围不断扩大,从1962年至1966年,全国共有129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在这一时期,知识青年确实为农村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们中间也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邢燕子和董加耕就是他们中的代表人物。

邢燕子的父亲是天津一个工厂的副厂长,1958年,她中学毕业以后,大家都以为她会顺理成章地留在城市里,但她却选择了回到乡下务农。

邢燕子回乡以后,觉得光靠自己一个人干肯定不够,得把村里的妇女们都动员起来,于是她和几个伙伴先组织了一个幼儿园,一下就解放出了20多个妇女下地干活,然后她又带着村里的女团员组成了一个“燕子突击队”,队伍很快扩大到了16个人。

此后邢燕子带着突击队,冬天砸开三尺厚的冰窟窿结网打鱼,晚上搞生活自救打帘子,她们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只用了3个月就给村里挣了3900多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天文数字!邢燕子也因此被树立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典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邢燕子

董加耕在1961年高中毕业后,由于品学兼优,学校决定保送他去北京大学哲学系就读。但此时董加耕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他在报考志愿书上写下了“回乡务农,立志耕耘”8个字,决心回家务农。

董加耕回乡以后,带领大家埋头苦干,他所在的生产队年年取得丰收,他们的经验也在全县被推广,董加耕自然也就成为了典型。1964年初,中共江苏省委、共青团江苏省委先后发文号召向董加耕学习,他的事迹很快上了全国各大报刊、广播电台,甚至还被改编成了话剧。

1964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71岁的生日,这天邢燕子和董加耕有幸参加了毛泽东的家宴,毛泽东不仅和他俩坐在了一起,还把自己的一碗饭拨给他俩吃,并对他俩说:“年轻人要多吃啊,要吃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和邢燕子(左二)、董加耕(右一)一起吃饭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又发布了毛泽东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随后,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新高潮。

这一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人数远比以往要多,仅仅在1968年到1970年底的两年时间里,就有400多万知青上山下乡,他们也都是把上山下乡当作实现的自己革命理想来看待。知青上山下乡以后,确实受到了锻炼,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就出现了很多问题。

因为当时我国农村的生产技术水平还比较低,从事的农业生产大多是重体力劳动,而当时农村不缺少重体力劳动者,并不需要增加新的劳动力,知青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农村又不得不接纳,这就给农民增加了负担。

而知青上山下乡以后,他们的家庭也受累很大,由于农村落后,下乡的知青尽管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他们中的许多人仍不能挣回自己的口粮,不光吃不饱,还要花钱买反销粮,因此大多数知青不能在经济上实现自给,还要靠家里接济,也增加了家庭的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庆霖是福建莆田一位有着20多年教龄的普通农村小学教员,他的儿子李良模是“老三届”中的初中毕业生,1969年主动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到地处山区的莆田县获芦公社水办大队插队落户。

水办大队是个穷山村,当地的农民生活本来就很困难,举目无亲的知青生活自然就更加困难。按当时的政策规定,知青下乡后第一年的口粮和生活费由政府发给,口粮每月36斤,生活费每月8元,然而好景不长,仅发了11个月就停了。

李良模借住在贫下中农的房子里,一年的口粮只有湿杂谷200来斤、10斤左右的小麦和200来斤的鲜地瓜,而且上山下乡3年多没有分过红,李良模一年中有半年甚至更多的时间要跑回家吃黑市粮。

就这么几年过去了,李良模的处境一直没有改变,而且越来越严重,李庆霖在无奈之下,只好开始了漫长而曲折的上访之路,他先后来到公社、县革委会、地区民事组反映情况,尽管对方也曾答应同有关部门联系,但最终仍是杳无音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庆霖

最后李庆霖考虑再三,决定直接给毛泽东写信“告御状”,1972年12月20日这天,李庆霖偷偷写下了这封2000多字的信,然后寄了出去。信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反映了李良模下乡后所面临的窘境,另一部分则是提出了自己的诉求,他说:

当孩子在务农实践中碰到的许多个人能力解决不了的实际困难问题,我要求国家能尽快地给予应有的合理解决,让孩子好有一条自食其力的路子好走,我想,应不至于无理取闹和苛刻要求吧!

毛泽东在看到李庆霖的这封信后,不禁感慨万千,虽然信中有一些怨气,但他十分理解,因为可怜天下父母心,李庆霖确实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给自己写信的,而且他说的都是许多人想说而不敢说的真话。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毛泽东提笔给李庆霖写下了回信:

李庆霖同志:
寄上300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
毛泽东
  • 1973.4.25

毛泽东的回信有两层意思:一是给李庆霖解决实际问题,这300元钱是毛泽东从自己的稿费里出的,在当时是笔不小的款项,可以买3000斤粮食了;二是以此为契机,着手解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中的问题。

毛泽东的回信立即在中央领导同志中引起了高度重视,4月29日晚上,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会议,他在会上传达了李庆霖的来信和毛泽东的回信,他还专门强调说:“一定要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项工作做好,不能再让主席操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

随后国务院专门成立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周恩来亲自抓这项工作,并吸收李庆霖为领导小组成员,李庆霖的这封信可谓是起了大作用。

这年5月,李庆霖收到了毛泽东给他的回信和300元钱。乡亲们听说此事以后,都来到李家,争相抚摸这300元钱,他们还叮嘱李庆霖说:“这是毛主席送来的钱,不能乱花了,要用红纸包好传给子孙后代。”

于是李庆霖将钱存进了银行,此后一直舍不得取出来用,只是每年去取一次利息。

此后在周恩来的亲自主抓下,知青们的境况都得到了改善,从1973年起,尽管全国每年下乡的知识青年的绝对人数有所增加,但周期缩短,回收速度加快,开始出现了良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8年的全国知青工作会议后,广大知青纷纷开始返城,至1981年,我国遗留的知青问题基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