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走进位于合肥市庐江县龙桥镇的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庐江县放马滩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放眼望去,整齐划一的稻虾田广阔无垠,20多条捕虾船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争相捕捞。

“这里种养面积达2.5万亩,是合肥单体规模最大的小龙虾种养基地,明年还将扩大千亩种养面积。”庐江县放马滩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保林面露微笑说,这是“万企兴万村”行动给他的底气。

6月12日上午,安徽省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会上,庐江县放马滩稻虾综合种养项目(庐江县放马滩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上榜2023年度安徽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先进典型。

那么,究竟何为“万企兴万村”?

2021年初,“万企兴万村”行动被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当年7月,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大会举行。同年8月,安徽召开“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大会。

两年多来,安徽以民营企业为实施主体、以“三农”为着力方向,通过开展经营性合作、公益性帮扶,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民营企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广大民营企业不断发挥其资源平台优势,与乡村发展需求进行高效对接、结对共赢,推动行动更好落地见效。

安徽瓦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深度聚焦鲜食番茄产业的公司,目前形成了“一种、一业、一乡”生态体系,构建了一总部、四中心和遍及全国七个省市的种植基地,鲜食番茄年产量1800万斤,年产值2.6亿元。

“自安徽省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以来,我们快速响应,积极探索,立足产业和企业发展实际,在阜阳市颍东区板桥村谋划了以‘产业为底,文化为魂’的‘瓦大番乡’项目。”安徽瓦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彬介绍说。

目前,该企业已建成番茄种质资源库、数字管控中心、新品种中试基地、番茄科技小院和番茄种植基地约2000亩;在原有番茄产业基础上延链补链,拟新建番茄特色民宿等项目,新建项目以村民为主,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创则创,以增加村民收入为目的,让村民成为产业的主人。

再把目光转向安庆市岳西县石关乡马畈村,“一宅两院”使农民吃上了乡村旅游饭,农民从房屋活用中、合作社分红中、洗晒晾干中、一日三餐中、一亩三分地里挣钱。自给自足的小农人,逐步变成会挣钱的市场人、 关心乡村振兴的社会人、富口袋又富脑袋的现代人。

近年来,随着“万企兴万村”行动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民营经济人士选择到安徽各地的农村投资兴业。在他们的带动下,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之路愈发宽阔。

截至去年底,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企业20399家,实施“兴村”项目27243个,“兴村”10666个。其中,农业企业10826家、占53.1% ,承担项目17708个、占65%,实现了企业自身发展与促进乡村振兴“双丰收”。

当前,安徽正在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着力打造 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3年,全省共支持9512家企业参与乡村建设项目9727个、资金规模超10亿元,初步形成“大中企业龙头引领、小微企业遍地开花”的乡村建设发展新格局。

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胡春华表示,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是响应党中央号召、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截至今年5月底,安徽参与行动的民营企业达21510家,实施“兴村”项目28960个,位居全国前列。下一步,将扎实推进结对共建、产业振兴、组织创新、跟踪服务,形成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记者 张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