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97年,离开一百多年的香港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依托祖国,香港又重新迎来了辉煌。

不过香港辉煌的背后,在祖国的保护下,也离不开历任特首的努力。

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于2017年宣誓就任的,香港特区政府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作为香港的第一位女特首,是怎么样的家庭,造就了林郑月娥辉煌人生呢?而她辉煌人生背后,又与自己的家庭,存在怎样特殊的联系呢?

出身贫寒但心系天下

不了解林郑月娥的人,都会以为能做到特区政府最高长官的林郑月娥,肯定出身不凡,是优越的物质条件,栽培出了如此出色的人才。

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7年,林郑月娥出生于香港的一个贫困家庭,靠着父母微薄的收入,一家七口人全都挤在一栋唐楼中,一间小小的板房之中。

从记事起她的周围就只有如同笼子般大小的生活空间,一眼就可以看清全貌。

全家人时常挤在一张小方桌上轮流吃饭,甚至连独立的厕所也没有。

婴儿时期,狭小的空间会带给人安全感,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她开始意识到这股安全感的背后,是这个家庭深深的贫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绝大多数和林郑月娥一样生活在唐楼的人,都挣扎在温饱的水平线上,每天只能感叹命运的不公和自身的无力。

而林郑月娥却没有自怨自艾,在见到了许许多多和她一样,生活在底层的人的辛酸后,反而让她萌生出了,要为底层人民改变现状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意识到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要想真正帮助到社会底层人民还是要借助政府的力量,让政府能够听到来自普通香港人民的声音。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她愈发上进,挑灯夜读成了家常便饭,这也让她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高中毕业之后顺利进入了香港大学社工系。

进入大学后她愈发上进,1980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成为了香港公务员中的一员。

她一步步从基层基层做起,担任过不少职务,其中就有社会福利署的工作。

社会福利署的工作,让她更能直观感受到普通大众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艰难困苦,知道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由于工作的需要,她经常要接触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上至爱做慈善的达官显贵,下至靠政府救济的劳苦大众,她时刻不忘收集来自社会各阶层不同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7年林郑月娥成为特首后,她开始将多年积累的经验,融入到政策的制定中。

在她的主导下,许多和普通人息息相关的领域都迎来了改革,社会资源开始向普通大众倾斜。

更多人从教育、食品、医疗等民生领域,切实体会到了社会发展带来的福利。

最直观的改变就是人们看得起病了,住房条件也改善了,自己的下一代也能上一所不错的学校。

就这样林郑月娥靠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付出,赢得了社会的广泛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经常夸赞其“硬净”,在粤语中这个词意味着坚强,刚毅果敢。

可以说林郑月娥能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除了个人的不断努力,更加离不开,小时候艰苦岁月带给她的感悟。

母亲教会她拥护“母亲”

香港第一位女特首林郑月娥,人生信仰就是坚决拥护“一个中国原则”,而这也是母亲对她的从小教导。

自2017年接任特首来,林郑月娥就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动摇,坚决维护祖国的完整和统一。

“一国两制”也成为了林郑月娥,治理港政所遵循的最高准则,她从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香港人的前提下,更是一个中国人。

她还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是“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施的见证者,香港的发展离不开祖国的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国两制”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只有这项制度才符合香港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才可以保证香港的繁荣稳定。

要知道此时的香港虽然已经回归,但是由于英国统治期间安插的势力盘根错节,时至今日部分港独份子,仍旧隐藏在暗处虎视眈眈。

可是林郑月娥一直坚定选择跟随祖国的脚步,依法维护香港繁荣稳定,和这些威胁香港稳定的不法分子开展抗争。

面对穷凶极恶的港独分子,林郑月娥始终没有退缩过,痛斥港独分子的不法行为,还呼吁社会各界团结起来,维护香港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林郑月娥,之所以会有如此之深的爱国情结,离不开她母亲的敦敦教诲。

林郑月娥的母亲在她小的时候,就经常告诉她,她们的根在浙江,除了自己的小家,更加不能忘记祖国这个大家。

虽然她们是因为生计原因,居家搬迁到了香港,但是祖国才是养育了他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大靠山。

从小受到母亲教诲的林郑月娥,心中始终都没有忘记,身上流淌着的中国人的血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从她进入政府单位以来,也始终以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始终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为人民服务。

而她也在不断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作为“一国两制”制度坚定捍卫者的庄严承诺。

林郑月娥深知香港的未来,在下一代人的手中,要想香港一直是祖国的香港,那么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必不可少。

她对香港教育部门提出要求,必须加强学生对于祖国历史的学习,多了解传统文化和传统优秀思想,理解“一国”的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香港发展方向上,林郑月娥也明白香港不可能离开祖国独自发展,于是进一步深化和祖国各项领域的交流合作。

例如在港深合作项目上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助力新型产业发展,相互输送特色人才,缔造合作双赢的局面。

这些举措也在表明,虽然香港和大陆施行了两种不同制度,但是两种制度背后只有一个国家,那就是中国。

小家给予其全力一搏的支持

林郑月娥成为香港第一任女特首背后,也离不开自己小家的支持。

林郑月娥能同时胜任香港特首和妻子、母亲等多个双重角色,固然离不开自己常年如一日的付出,但也离不开丈夫在背后默默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平时公务繁忙,家中的大小事务,几乎都是由丈夫林兆波一手安排,因为他的支持,她才能在事业上放手大干。

而每天一家四口开心的聚在一起吃饭,成为了林郑月娥忙碌一天后,最开心的时刻。

与此同时,她的两个孩子也十分懂事,虽然母亲每天工作十分忙碌,但是两个儿子从不计较母亲对自己的疏于陪伴,从来不和母亲发生争吵,也不需要林郑月娥操心。

在这个有爱家庭的影响下,两个儿子也不负众望,双双考入了英国剑桥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林郑月娥来说,自己的家庭是劳累一天后的温暖港湾,如果自己背后没有这三个男人的支持,自己恐怕没有精力出来竞选特首职位。

家庭和事业是互相成就的,家人的陪伴、支持是她最坚强的后盾。

2017年在林郑月娥上任香港特首以后,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她用自己的双手为香港带来了很多突破性的变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她在2021年提出了,未来20年香港将实施“重南轻北”的发展格局,这标志着香港北部地区将在未来得到大力开发,使得北部的产业结构和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在不久的将来,香港北部地区的格局,将迎来史无前例的改变,借鉴南部的发展经验,香港北部地区将建设成,具有科技创新概念的北部都会区。

可以说此次对于香港北部的开发,可以说是香港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宏大发展计划。

其次是抓住了香港人住房之痛,她于2018年提出了“明日大屿山”计划,此项计划一旦成功,将让300多万香港人改善住房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香港总人口只有700多万,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住在南部地区,而南部地区因为人多地少,很多人都住在笼房甚至是棺材房中。

这项举措正好印证了林郑月娥小时候,希望帮助香港人民改善住房条件的梦想。

第三是大力投资粤港澳大湾区,这代表了香港想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决心,通过建设香港北部区域,连通内地,打通产业上下游渠道。

这将是深化香港和内地产业链合作,而跨出的重要一步。

在林郑月娥的努力下,香港正在朝着辉煌的明天大步迈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顾林郑月娥的一生,十分励志,她的经历也成为了千千万万普通前进的榜样。

当年那个在唐楼长大,生活困苦的女孩子,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实现了自己奉献社会,建设祖国的梦想。

她不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更是改变了香港未来的发展轨迹,给香港带去了更加美好的明天,是香港发展历史上真正的功臣。

如今的她虽然已经从特首的位置上退下来了,但是她为香港的付出,拥护“一个中国的决心”,却永远被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