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自清朝末期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洋人在中国总是自以为高人一等,言行举止嚣张跋扈,不把中国的法规、制度放在眼里。

1949年7月,三野在上海举行入城仪式时,没想到如此重要的时刻,竟然有一个美国人开车拦路,妄图搞事情。

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元帅,可没惯着猖狂的洋人,直接下令“把他拘起来再讲”。所以,此人被解放军押入了公安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陈毅最终如何处理这个美国人的?

洋人嚣张,陈毅霸气

上海地理位置特殊,很早就有外国人来此工作、定居,他们在租界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

由于当时中国羸弱,仗着自己的国家更有实力,加上清政府和列强们签订了很多不平等的条约,使得他们在中国享有很多特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拿在上海的英国人来说,除了极少部分土地要交很少的地税之外,他们不用向中国、英国交税,但能受到英国外交、法律以及英国舰队的保护。

那段时间,上海成了外国年轻人的淘金地,有的人甚至凭借几百美元,变成了有名的银行家。

尤其是二战期间,上海的外国人高达15万。到1949年时,其人数减少2万多人。

他们享有治外法权,平时连那些巡捕、探长、官员见了都绕着走,以至于这个群体非常嚣张,目无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为庆祝这一时刻和威慑帝国主义,组织和陈毅等人决定于7月6日举行解放军入城仪式。

当天,上万名百姓站在街头,高举旗帜迎接解放军队伍,陈毅则坐在检阅台上检阅士兵。

就在军民都很高兴之时,突然一辆车强行冲进队伍前方拦路。

警察上前交涉,一看是一个身份不明外国人,知道此事不好处理了。弄不好,它就会变成国际事件。

对方根本不听劝阻,执意想破坏仪式,事关重大,他们只能上报给陈毅。

此人强闯阅兵仪式,无疑是在挑衅解放军,以为我方不敢处置他。

陈毅深知这一点,虽然洋人的身份很敏感,要谨慎处理,但任由对方寻衅,恐怕之后会有更多人出来闹事,影响社会秩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刚解放不久,暗藏着不少国民党特务、帮派人员,他们蠢蠢欲动,时不时出来制造暴乱,已经影响到了民众的安全和心理。

若再加上外国人到处挑事,将更不利于上海军管会管理。老百姓也会遭受更多伤害,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决定杀一儆百。

陈毅霸气表态:这人在中国的地盘上触犯了中国法律,就要受到制裁!

公安人员根据他的指示,迅速依法将那位外国人带到了提篮桥分局。

很快,陈毅就知道了这人的身份,原来他是国民党统治上海期间,美国驻上海领事馆的副领事,叫欧立夫。

随后,陈毅收到了来自美国的威胁,要求我方立即放人,他没有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边,哪怕坐在公安局里,欧立夫依然十分猖狂,对着警察大吼大叫,嚷嚷着放自己出去,并一脚将桌子踹翻。

工作人员顾忌他的身份,不敢随意处置,双方僵持不下。

上海稳定,来之不易

陈毅态度如此坚决,一是为了杀鸡儆猴,让其他外国人、反动派知道上海“变天了”,他们不能继续作威作福。

二是上海能够解放,很不容易,是众多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必须要保住胜利果实,不能让人破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失去”南京后,蒋介石怒不可遏,便想集中兵力固守上海,东平西凑纠集了20余万兵力,命汤恩伯指挥。

而我军发起的渡江战役,也到了尾声阶段。接连解放了多个城市,重创敌人,我军斗志高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因为上海很重要,其工业设施等方面不能被破坏,意味着两军交火时,解放军不能大规模使用炮弹。

经过一番思考,陈毅和粟裕等人商量后,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在他和粟裕的作战指挥下,汤伯恩率军连连败退。我军一路趁胜追击,接连收复浦东、宝山、吴淞等地方。

5月27日,上海解放,我军歼灭了15万多人,但也有一些牺牲。

上海没解放之前,大家开会讨论如何管理此地问题。有人提议请苏联人帮助我方管理,陈毅则表示“我们自己准备搞城市”。

毛主席等人赞成他的观点,于是他成为了上海市长。世人皆知陈毅打仗很厉害,实际上他是文武双全,这也是组织上信任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的上海,用满目疮痍来形容也不为过,经济一塌糊涂,物价飞涨,大量工厂倒闭。更重要的是,吴国桢等人逃跑前,将城里的粮食等东西卷走了。

上海的大米、煤等物资,只够维持几天。陈毅很果决,立即着手处理金圆券泛滥等问题,用人民币回收老百姓手里面额几十万的金圆券。

谁知国民党和无良资本家不死心,妄图继续用手中的大量银元冲击人民币,破坏上海的经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时间,银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从原来的1:100,涨到了1:2000,老百姓的生活仍旧受到了巨大影响。

对此,他请来主管经济的陈云帮忙。物资方面,他向中央求助。

毛主席等人作出指示,让周边的城市调集大米、灰面、煤炭等生活用品,支援上海。

正因为上海的稳定来之不易,陈毅坚决不允许有人破坏秩序。即便对方是美国人,他也不会有所忌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坚定立场,和平解决

美国人在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的时候搞破坏,被陈毅命人关押。面对美方嚣张的态度,他依法让欧立夫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按照法律,欧立夫被拘禁了三天。或许是知道了我方态度强硬,他不再高昂着头,慢慢改变了态度。

可这不代表他能躲过惩罚,陈毅要求其赔偿所有被损坏的公物,并必须写一封道歉信,刊登在报纸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毅的目的很简单,不仅要使上海乃至全国的百姓挺直腰杆,不要再怕外国人的欺压,要相信我党和解放军。

而且,他想通过惩罚欧立夫一事告诉全世界,上海以及中国不再是那个帝国主义可以任意践踏的地方了。

任何外国人在中国领土上犯了法,中方有权利处理,他们不再享受特权。

最终,欧立夫在报纸上发表了道歉信,赔偿了相关财物。

在那个非常敏感和重要的时期,陈毅立场坚定,很好地处理了此事,没有令其变成国际事件,给人落下把柄。

从欧立夫事件,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他的外交智慧。因此,他在五十年代末期被任命为外交部长,负责外交事务。

不管是行军打仗,还是处理对外关系,陈毅都做得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外交方面,他擅长“借力”。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和日本的关系一直很微妙。1958年,我方提出改善两国关系的政治三原则。

我方已经表了态,一部分日本政客心动了,石桥湛山等人纷纷访华。

但当他们来华后,陈毅与松村谦三会面交流时,又提出只谈围棋等友好的东西,不谈政治。

松村谦三很聪明,明白了他的意思,回国后马上找到日本围棋手,劝说他们前往中国进行友好交流。

1960年,日本多位围棋手访问中国。

之后,中日民间交流增多,对对方的敌视有所减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4年末,29个日本棋手联合几百万棋士一起征集民众签名,要求日本政府恢复中日正常邦交,围棋为两国建交作出了重要贡献。

的确,那时中日在政治上有不少分歧,光谈政治的话不利于改善两国关系,更别说建交了。

日本在战后,政治、外交等各方面受制于美国。而美国将中国视作仇敌,自然不会允许中日友好。

陈毅换了种方式,用围棋打开中日交流的大门,创新了外交手段。

简单来说,他提出的“围棋外交”,跟七十年代的“乒乓外交”,有异曲同工之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逃到中国台湾省后,总是想着反攻大陆,重掌大权。美国人利用这一点,妄图撺掇他“分裂中国”,并给予国民党支持。

对于美国挑拨两岸关系,破坏中国统一的恶劣行径,陈毅直接霸气表态,警告对方一切侵犯我国利益的都会被消灭。

无论何时,自己是什么身份,他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和人民的利益,将这样东西始终放在第一位。

正因为他有外交天赋,在处理欧立夫事件的时候,才没有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毅要求欧立夫赔偿和道歉,合理合法,表明了我方的态度,警告所有外国人不再高人一等。

若他轻易将欧立夫放走,势必会影响我党和解放军在上海人民、国际上的形象,从而影响军管会管理上海。

美国等国家很可能会趁机大做文章,诋毁我党。

假如他以更强硬的手段处理欧立夫,美国肯定会跳脚,美方更加会针对我党。

陈毅把握得恰到好处,令人不得不佩服!

参考资料:
《破晓东方》剧情高潮不断欲罢不能 台风来袭上海再陷困境,中国青年网
陈毅的四个故事,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