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央视曝光了西工大研发的“仿蝠鲼柔体潜水器”,该潜航器是仿照“蝠鲼”设计研发的一种智能潜航器。

据介绍,西工大的“魔鬼鱼”潜航器已经实现了谱系化、家族化发展,拥有50公斤级、460公斤级、720公斤级等多个规格,面向不同的应用场景。既能执行科研任务,还能携带武器,潜入海底执行侦查和攻击任务,对付敌方潜艇和军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460公斤级的“仿蝠鲼柔体潜水器”去年在南海取得了下潜1020米,持续工作60天的优秀成绩。

此外,720公斤级的潜航器前面设有光学摄像头,中间的部分装有声呐,上面是超短基线定位系统,腹部两侧装有侧扫声呐,背鳍的位置还装有北斗导航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据央视透露,西工大正在集中精力攻克“魔鬼鱼”的集群化应用技术,预计到明年这项技术就会从实验室走向现实,未来“魔鬼鱼”潜航器将升级为潜航器群。

从2006年开始,西工大的研发团队就外形设计、胸鳍动作、游动姿态等细节入手,不断优化潜水器的各项功能。他们的目标不仅是让仿生潜水器游得更像鱼,甚至要比真鱼游得更好。

在军事领域,“仿蝠鲼柔体潜水器”具有极强的滑行速度和续航能力,能够通过智能化设备操控,在水下进行协同作战,发挥出蜂群作战优势,对航母编队发起密集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西工大的科研团队还研发了“游隼”水下无人机,成本远低于反舰弹道导弹和传统大型无人机,采用了创新的“Z型折叠”设计,具备弹射和长航时能力,能够执行多种作战任务。

“游隼”无人机不但能在水面部署,还能在水下潜伏,难以被敌方探测。在接收到指令后,可以迅速跃出水面,对敌舰进行攻击。其携带的炸弹或自杀式袭击足以破坏航母的甲板设施,影响其战斗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无人潜航器由于体积和重量相对较小,能够携带的武器重量相对有限。但只要能够击中航母甲板或甲板上的战机,将会引起大规模的连锁反应,重创航母。

目前,美军反潜武器主要为鱼雷、反潜导弹和深弹。一方面,这类相对笨重的武器难以应对机动灵活的小型水下潜航器,美军目前缺乏有效拦截此类水下潜航器的武器和能力。在冷战期间,美国海军的驱逐舰和护卫舰都遭到过水下蛙人的非对称袭击,而美军的火炮、导弹和鱼雷等武器均无用武器之地。

在另一方面,“仿蝠鲼柔体潜水器”等潜航器体型小,同时也可作为移动式的水雷,难以探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反密集饱和无人机攻击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与空中无人机相比,被称为水下无人机的潜航器更难被探测。也缺乏相关的拦截武器,更难被拦截。密集饱和攻击的威力更大。

水下无人力量将成为未来战争的关键,不少智库和媒体均认为无人潜航器未来将会在战争 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国在无人潜航器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据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发布尖端技术研究国家竞争力排名显示:在高超音速和水下无人机等23个领域中,中国在19个领域居于首位,约占八成。美国仅有4个领域居于首位。其中,在“水下无人机”的“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领域,中国占到近六成,而美国仅占不到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