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开国上将杨至成

1954年,一位45岁的湖南农妇乘坐火车来到青岛,刚下火车,她来不及休息,便开始四处打听青岛空军疗养院的具体地点。

良久后,这位农妇才来到青岛空军疗养院,因为人生地不熟,她便在门口不停地张望,这时,空军疗养院的值班同志注意到了她的存在,便开口问道:“同志,请问你有什么事情?还是来找人?”

“我叫伍道清,我......我想见一下杨至成,我是......是他25年未见的妻子......”农妇应声回答道。

值班同志很快便把此事向杨至成将军的秘书进行了汇报,当杨志成将军得知此事后,他当即对秘书说:“我要见她......”

伍道清究竟是谁,她与开国上将杨至成之间究竟有怎么样的往事呢?故事还得从26年前,伍道清与开国上将杨至成的初次相遇开始说起......

1928年1月底,杨至成跟随朱德总司令领导的南昌起义失利的部队,在湖南的宜章县举行了湘南起义,宣布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朱德任师长,杨至成在师部当副官长。

不久后,如火如荼的革命火焰便燃遍了附近的郴州和耒阳等县,各地群众纷纷参加了革命,几个县也相继建立了工农政府,广大男女青年纷纷要求参加革命军,当时耒阳县有一批先后从衡阳市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的女学生伍若兰、伍道清等,也都参加了革命队伍。

伍若兰和伍道清既是校友,又是同村同姓的好友,二人参加革命后,便一同在革命队伍中搞起了宣传工作。

伍道清和几个同校的女同学张贴完标语,往回走时,她们看到有两个军人在一个很高的墙面上刷写石灰标语,写字的人无法拿石灰桶,拿石灰桶的人又无法扶梯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女红军(剧照 非伍道清)

就在两名军人忧愁之际,伍道清主动跑了过去扶住了梯子,拿着石灰桶的军人见状,高兴地冲着写字的军人喊道:“杨副官,梯子扶住了,你就放心写吧!”

被称为杨副官的军人,在写完字后,从梯子上下来,才注意到刚才扶梯子的是一位女学生,他连忙感谢地说道:“这位同学,谢谢你。”

伍道清微微一笑,又问道:“你们是朱德的部下吗?”

不等杨副官说话,那名提着石灰桶的军人接话道:“对呀,他是杨至成,是司令部的副官。”

“我叫伍道清,这几天刚刚参加革命,”伍道清一边介绍道,一边把同行的女同学也介绍了一下:“她叫谷芝英,是负责人,我们是在西正街贴标语才回来路过这儿。”

伍道清同杨至成又闲谈了几句后,便匆匆离开了,这便是杨至成与伍道清的第一次见面,当时伍道清清丽的脸庞、甜美的酒窝和甜而洪亮的嗓音,给杨至成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杨至成那有些晒黑却依旧俊朗的脸庞,也深深地吸引了伍道清的注意。

不久后,伍道清正式参加了红军队伍,因工作需要,伍道清、伍若兰等人被调到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搞宣传工作,后来部队转移到井冈山后,由于医护人员紧缺,伍道清便被派去学习医务,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伍道清因文化程度高,人又聪明,很快便成为了医务管理所看护班的护理骨干。

伍道清刚吃完饭,就匆匆赶往医务管理所上班,刚走进屋门,便有位医护人员便急匆匆对她说:“有个重伤员需要你特别看护,你快跟我走。”

伍道清来不及思考,便跟随医护人员赶往特护室,在看到重伤员是杨至成时,伍道清大为吃惊,她的心也不自觉地紧张起来,她来不及多问,先是帮助医生一起进行了救治,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手术后,才将杨至成身上的三颗子弹取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青年杨至成

手术结束后,伍道清来不及休息,连忙问身边的工作人员:“他是怎么受伤的?”

这时,医护人员告诉她:“他是在七溪岭战斗中负伤的,他作战十分勇敢,在肉搏战中杀死了六七个敌人,让敌人从背后偷袭负伤的,幸亏伍若兰及时出现,把他救了出来,暂时没有生命危险。”

不知为什么,听到医护人员的话,伍道清的心里才稍微放松了一些,当天,伍道清就坐在床边守护着杨至成,期待着他醒来时第一个看到的就是自己。

第二天中午,杨至成从昏迷中醒来时,他首先看到的便是伍道清悲喜交加的面容,在看到她的那一刻,杨至成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伍道清每天都会为杨至成清洗伤口,帮他敷药,还会给他按摩双腿,十分细致地照料着他。

一天晚上,伍道清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鸡汤走到杨至成的病床前,杨至成本以为伍道清又为他带来了米汤,但在闻到鸡汤的味道后,他眉头不自觉的微微蹙了一下:“哪里来的?我们可不能打群众的主意。”

当时井冈山上的粮食十分紧缺,战士们都要下山去挑粮,战士们能每人分到一点果蔬已经很不容易,更不可能有肉吃,所以在闻到鸡汤味儿的时候,杨至成便十分疑惑。

伍道清自然清楚红军的纪律,她连忙说道:“这是从老百姓家中买的,你流血太多了,一定要滋补一下身子。”

“清妹子,你人真好!”杨至成感动地说道。

此后的日子里,因战斗任务十分频繁,杨至成和伍道清虽然没有时间在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但彼此心里都装着对方,只不过他们谁也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

渐渐地,伍若兰看出二人彼此惦念后,便主动同朱德说了此事,当朱德得知杨至成对伍道清有意思时,他便主动对杨至成说:“你在战场上能冲锋陷阵,这件事上何必忸忸怩怩?你再不追,媳妇可就跟人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朱德元帅

就这样,在朱德和伍若兰的助攻下,杨至成在一个月明星朗的晚上向伍道清表白了:“伍道清同志,我喜欢你,你愿意接受我吗?”

听闻此言,伍道清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她缓缓低下头,良久后,她才点了点头说:“我愿意!”

就这样,1928年9月的一天,在朱德、伍若兰夫妇的关怀下,24岁的杨至成和19岁的伍道清结为了夫妻。

井冈山生活的艰苦是人所共知的,但艰苦中也是有甜蜜的......

在婚后两个多月,伍道清便告诉杨至成怀孕的消息,杨至成听后,先是露出了高兴的神色,但随即而来的便是忧愁,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中,随时可能会打仗,有了孩子,自然会给革命队伍带来不小的负担。

1929年初,国民党军队向井冈山根据地发起了第三次“会剿”,一时间井冈山四周炮声隆隆,上空战云密布,紧张的气氛在井冈山弥漫开来。

对此,毛主席立即召开并主持了前委会议,研究对敌方略,在经过商议后,毛主席决定采取“围魏救赵”的方针,即由朱德、毛主席率领红4军主力出击赣南,到外线去打击敌人,以便把敌人引开,留彭德怀、滕代远率红5将军留守井冈山,保卫根据地。

当时,杨至成担任的是红四军副官处处长,他必须要跟随部队转移,伍道清虽然也属于红四方面军人员,但由于她已经怀有身孕,行动不便,所以被确定留在井冈山。

与此同时,被留在井冈山的还有后方医院、工厂、红军家属及伤病员等一大批同志,按照前委设想:只要把敌人引开,粉碎他们的第三次“会剿”后,红4军主力会很快打回来的,分来只是暂时的。

杨至成也是用这话来安慰伍道清的,他看着妻子泪眼汪汪的样子,轻声安慰道:“我们不会分离很久的,你没看敌人对井冈山发动的一次又一次‘进剿’,都被我们粉碎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杨至成将军

“我想跟你们一起走......”伍道清虽然明白杨至成的意思,但她实在不舍与丈夫分开。

“我们这是出去牵引敌人,随时准备打仗,队伍要精干、利落,你怀着身孕怎么行呢?”杨至成轻轻抚摸了一下伍道清的肚子,安慰道。

伍道清这才轻轻点了点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知道应该以组织利益为重,不能为儿女私情所拖累。

1月14日,杨至成跟随红四军,在毛主席、朱德的率领下,离开井冈山南下了,分别时,杨至成和伍道清的心中有着太多的不舍,但谁也没有说出来,伍道清只是反复嘱咐道:“你要学会照顾自己......”

自杨至成离开后,伍道清一直盼望着红四军主力早日打回井冈山,可谁知红四军此次下山出师不利,第一仗就遭敌袭击,杨至成也因此负了伤。

接下来的几仗也连连失利,以致朱德的妻子伍若兰负伤被俘,惨遭敌人杀害,最后献出了她年仅23岁的生命。

红军“围魏救赵”的计划眼看难以实现,只好先向闽西发展,越过赣闽边界,来到福建长汀一带。

在那段时间里,杨至成时时刻刻挂念着留在井冈山上的妻子,不知道她究竟怎样了。但战事匆匆,又没有任何通讯工具,对红五军留守井冈山的情况,杨至成一概不知。

直到1929年4月,当红四军和红五军在江西瑞金会师时,杨至成始终没有找到妻子伍道清,为此,他十分着急,后来,他从红五军那里了解到:

在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后的第三天,敌人就以近3万人的兵力向井冈山发起进攻,当时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实际上只有七八百人,他们率山上军民奋起反击,激烈的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

但由于敌我双方人数悬殊过大,为了避免全军覆没的危险,彭德怀、滕代远集合剩下的五百多人,加上能行走的轻伤员和红军家属及留守的后方人员,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在井冈山主锋腹部荆竹山一处不易被敌人发觉的悬崖峭壁上,整整攀行了一天一夜,才算突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时值严寒,天降大雪,路上积雪盈尺,当饥寒交迫的突围部队来到遂川县境内时,又遭到了敌人的三面包围,红五军再次面临覆灭的危险。

面对敌人,彭德怀迅速把剩下的部队集中起来,朝敌人的一方突去,最终他们冲了出来,但跟随着他们的伤员、家属等却全部被敌人俘虏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彭德怀元帅

敌人对俘虏的红军和家属,疯狂地进行了杀害,130名红军伤员被敌人赶到一块稻田地里,架起机枪扫射,没剩下一个.......

在得知此事后,杨至成的眼眶红了起来,他不知道妻子伍道清究竟怎么样了,但肯定凶多吉少,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杨至成总是茶饭不思。

后来,当红军再次占领井冈山后,杨至成曾多次托人打听妻子伍道清的下落,但始终没有消息,但他从未放弃。

1938年,杨至成因工作病倒了,毛主席得知后十分担忧,为了能让杨至成身体尽快恢复健康,毛主席特意派他前往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边学习边疗养,这一去便是八年,在这漫长的八年里,陪伴着他的是对妻子伍道清和未见过的孩子的无尽思念。

1946年,杨至成回到祖国,担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后勤部政委,后来,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杨至成为解放军和志愿军提供了后勤保障,与此同时,杨至成也有了新的婚姻。

虽然身居高位,也有了美满的家庭,但杨至成却始终无法忘记伍道清,因为对他而言,伍道清不仅仅是爱人、战友,也是井冈山时期把他从死亡线拉回来的救命恩人,更是他孩子的母亲。

从瑞金到陕北,从抗战到建国后,杨至成曾通过多种方式寻找伍道清的下落,但即便是他费尽心机的寻找,也始终没能找到伍道清的蛛丝马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杨至成将军

渐渐地,杨至成认为终其一生他都可能再也无法遇到伍道清了,亦或许她早已离开人世了,然而就在杨至成即将放弃时,事情却出现了转机......

1954年8月,时任中南军区第一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长的杨至成,因身体不好,携妻儿来到青岛空军疗养院疗养。

而就在杨至成来到青岛疗养院不久后,伍道清也来到此处,她对门口的值班同志说:“我叫伍道清,我从湖南来......我.....我想见一下杨至成将军,我是......是他25年未见的妻子......”

听闻此言,值班同志让伍道清稍微等待一下,他连忙给杨至成的秘书连艺君打去电话告知了此事,连艺君得知此事后,丝毫不敢懈怠,匆匆来到杨至成房间报告说:“首长,从湖南来了一位名叫伍道清的女同志要找你。”

听到这句话,杨至成心头一震,霎时间,他呼吸急促,血压升高,身子摇摇晃晃好似要倒下,连艺君见状,赶忙扶着他躺下,问道:“你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

杨至成心中的苦楚难以用语言表达,他缓了一缓后,指示秘书道:“我要见她,不过不是现在,你现在去找个招待所安置她住下,问问她在井冈山分别后的经历,这次来这里有什么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杨至成将军

秘书听从杨至成的话,安排伍道清在招待所住下后,询问了她有关情况,起初伍道清不肯,她想直接面见杨至成,当面同他谈。

秘书见状便告诉伍道清:“杨副参谋长的心脏病很重,不能激动,你们猛一见面怕发生问题,我是他的秘书,你有什么话,先给我说,我再转告他。”

伍道清听到杨至成身体不好,心里很是心疼,但也无可奈何,她轻叹一声后,才说起了与杨至成分别后的苦情——

1929年1月,井冈山被敌人攻占后,伍道清在跟随部队突围途中,于江西遂川县长岗坪身负重伤,被敌俘捕入狱,当时敌人杀人杀红了眼,不少红军伤员及家属惨遭杀害。

原本伍道清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当时长岗坪七岭村有个40多岁的农民,叫张飞怀,孤身无子,他见伍道清是个孕妇,便想让伍道清当自己的媳妇,他通过反动的挨户团团长要她,因挨户团长与张飞怀有点亲戚关系,便把她许给张飞怀为妻。

伍道清到张家几个月后,生下一子,取名为冬伢,从此,她便在张家一边抚养孩子,一边苦熬,她也曾多方打听杨至成的下落,但终无消息。

1936年,天旱无雨,庄稼歉收,不少农户人家断了炊烟,张飞怀为了节省粮食便把已经八岁的冬伢留下,把伍道清赶出了家门。

伍道清无地可去,只好边讨饭,边往湖南老家走,经过千辛万苦,她终于回了娘家,可回到家乡不久后,她就遭坏人告密,说她曾加入红军队伍,很快,伍道清就被捕入狱。

几个月后,家人费尽心思把伍道清保释出狱,但由于在狱中备受摧残,体弱多病,生活非常困难,实在难以度日,家人便决定为伍道清寻找一门亲事,起初伍道清并不愿意,她依旧在等待着杨至成的消息,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伍道清也渐渐绝望了。

1943年,经人介绍,伍道清与黄南华结婚了,黄家十分贫穷,再加上黄南华脾气十分暴躁,起初伍道清还忍气吞声,但随着黄南华越发暴躁,伍道清也回到娘家去住了。

全国解放后,伍道清在村子里做起了妇女工作,后来,因身体虚弱,难以支撑,她只好在家中休息。

就当伍道清以为自己将会在平静的生活中走完这一生时,一位老战友的出现,让她的生活燃起了希望......

1954年,伍道清与杨至成共同的老战友伍云甫从北京回到耒阳探亲,一次偶然间,他遇到了伍道清,才知道她还在人世,在同伍道清闲谈时,伍云甫告诉她,杨至成找了她很多年了,现在杨至成在中南军区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伍云甫

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伍道清立即写信与中南军区联系,不久后,军区回信说杨至成将军因病去青岛疗养了,伍道清当即收拾好东西,乘坐火车,前往青岛探望。

可是,25年过去了,两人又都成了家,伍道清千里迢迢赶来,又能怎么样呢?

经秘书询问,伍道清谈了她此次前来找杨至成的五个目的:一是倾诉别后25年的苦楚;二是商量寻找他们的儿子冬伢的事;三是请杨至成证明她参加红军和井冈山斗争的历史;四是解决一下个人生活方面的困难;五是想与杨至成见见面,以解思念之情。

在了解清楚所有的情况后,秘书立即向杨至成进行了汇报,当得知伍道清这25年来,生活过得十分艰辛,杨至成的眼泪止不住的落泪下来,良久后,杨至成对秘书说:“我想和她尽快见一面,你安排一下吧,对了,你告诉她,她提出的要求,我尽可能满足。”

杨至成将军在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夫人唐慧文及医生的陪护下,与伍道清见了面。

常言道:“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这对在井冈山艰苦时期共同生活了一百多天的患难夫妻,这对经过了生离死别,如今却几乎成陌路之人的革命伴侣,在相见之时,只有失声痛哭,有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此情此景,任谁看了都伤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杨至成将军

杨至成痛哭许久后,医生见他脸色惨白,嘴唇发青,怕他身体吃不消,便急忙把他搀走了,伍道清见状,连忙拉住杨至成的手,反复呢喃道:“我见到你了,我也就放心了,你不要挂念我,祝愿你早日恢复健康,希望你长命百岁。”

在看着杨至成离开后不久,伍道清也离开了,她脸上带着笑,也带着泪......

在伍道清离开后,杨至成十分关心伍道清的生活,他知道伍道清身体不好,生活困难,便叫秘书买了些药品和衣物,送去给她。

与此同时,杨至成为寻找他们的儿子冬伢,特意写信给江西省政府副主席方志纯,委托他派人在遂川县等地代为寻访,但这一找就是二十多年,时过境迁,沧桑变幻,加上这里曾经敌人多次清剿,当年的张飞怀早已不知去向,孩子也始终没有下落。

后来,虽然有自称为冬伢和冬伢后代的人找上门来或写信来,但情况总有出入,始终对不上号,时至今日,杨至成与伍道清唯一的孩子冬伢也依旧没有被找到。

为了证明伍道清的革命历史和解决她的生活困难问题,杨至成亲自致信浑南军区司令员文年生和副司令员杨梅生,请他们转湖南省委省政府负责同志,证明伍道清同志1928年初参加了湘南起义,在耒阳县革命委员会作过妇女工作,那时她就是一名共产党员。

在信中杨至成写道:

“......由于我们分别二十多年,希望组织上对伍道清后一段情况派人调查了解,如果没有问题,请将情况转告耒阳县委和县政府,能在政治上、生活上给伍道清同志以适当安置和照顾,使她能够生活下去。”

后来,在杨至成的督促下,有关部门逐渐落实了相关问题,也正是在杨至成的帮助下,伍道清的晚年生活还算稳定。

伍道清回到家乡一年后,便听到杨至成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消息,她从心里由衷地为杨至成感到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杨至成将军雕像

纵观杨至成将军与伍道清的一生来看,战争使他们分别25年,再见时早已物是人非,这对于他们而言,心里必然满满全是遗憾,但他们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对组织无条件服从以及对党、对国家的绝对忠诚,于后人而言,无疑是一座永远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