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乌克兰危机的爆发,让很多小国岌岌自危,甚至一些中立国果断放弃了“特权”,重新寻找庇护。比如瑞士、芬兰,在审视自己的国际地位后,不假思索地加入了北约。

“中立国制度”,即是在风云变幻的大变局中不偏不倚,坚持中立的自保策略。但它还细致地分为“战时中立国”和“永久性中立国”。

在亚洲,作为永久性中立国的土库曼斯坦似乎抱定了各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态度。不仅不趟国际局势的“浑水”,还在外界不间断的猜测中,过得比朝鲜还封闭。

为了保持自己的高冷姿态,土库曼斯坦每年签证的拒签率高达80%。土库曼斯坦看似与世无争,混沌度日,但实际上却是在闷声发大财。

那么,土库曼斯坦是个怎样的国度?为何它要选择做永久中立国?它的财到底从何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沉重的历史,塑造了土库曼斯坦

自公元前6世纪开始,土库曼斯坦的境内就在不断的上演着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随后几个世纪里,先后入侵土库曼斯坦的分别有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和安息帝国。

在漫长的外族入侵历史中,土库曼人颠沛流离。直到15世纪前后,土库曼民族才算是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可惜被操控、被奴役的厄运并没有轻易放过土库曼人。

1804年,沙俄向伊朗发动战争,大获全胜的沙俄为了更好地控制里海地区,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土库曼斯坦便成为了沙俄的目标。

由此开始到1881年前后,土库曼斯坦被沙俄蚕食殆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流淌到1916年,当时的土库曼人和其他中亚民族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各族一道以暴力形式,反抗俄国的《非战斗征兵法令》。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号角吹响,许多非俄罗斯民族建立了归属于莫斯科领导的苏维埃共和国。而土库曼斯坦兜兜转转,直到1925年才成为苏联的第6个加盟共和国。

成为苏联的一部分后,这片中亚地区得到了物质支持,当地经济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空前提高。

作为苏联小弟的土库曼斯坦,在老大哥的庇护之下分来一杯羹——“卡拉库姆列宁运河”开通后,当地沙漠居然成为中亚富庶的农业地区,每年产出水稻和水果、蔬菜支援各地。

土库曼斯坦幸福的日子,就这样过了几十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80年代,苏联的经济走下坡路。1990年,苏联改为联邦,欧洲部分小国开始寻求独立。1991年,苏联完全解体,土库曼斯坦也被迫独立。

本以为独立后靠着自力更生,能继续过好日子,但土库曼斯坦却被现实狠狠的打了一个大巴掌。

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都在寻求经济发展之路,而地瘠民贫的土库曼斯坦,还有44%的民众在极度贫困的坑洼中挣扎。

穷,对于土库曼斯坦来说还只是危机之一,纵观其历史变迁,周遭的复杂民族、宗教局势更是让土库曼斯坦隐忧不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看着邻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伊朗都有内部动荡,恐怖组织、黑帮此起彼伏,甚至爆发内战。土库曼斯坦政府感到风声鹤唳,稳不住那颗空悬的心。

很明显,综合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但土库曼斯坦明白,若是此时只求发展经济,打开国门,土库曼斯坦可能会被中亚和中东的乱潮影响,这个国家能否存续都会是个问题。

于是在1992年,土库曼斯坦效仿瑞士,提出了保持永久中立的主张,一来避免成为大国动乱的马前卒,二来还能安稳谋求自身发展。

1995年12月12日,土库曼斯坦正式成为亚洲唯一永久中立国,由此安稳了几十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

发现能油气,土库曼人过上躺平日子

凭借着永久中立国的身份,土库曼斯坦吃到了不少红利,不介入他国争端的土库曼人静下心来开始搞事业,以“稳定”来换发展。

在此后20多年,土库曼斯坦的国内生产总值稳步提升。

土库曼斯坦之所以能够快速实现咸鱼翻身,还要得力于它自身的资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