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端午节过后,温度持续上升,雨水开始增多,此时湿热现象多见。那么,端午后养生应注意些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养胃:忌吃生冷

端午节处于芒种和夏至之间,是江南地区梅雨季节的开始,湿气很重。此时,祛湿成了这些地区人们的养生主旋律。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朱为康曾介绍,人体内的湿气是靠脾的运化功能排出体外的,脾是“后天之本”,饮食习惯和方法是影响脾胃最主要的因素。湿气重的时候,脾胃功能不好的人要避免进食过多生冷食物。此外,有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泻等疾病的患者,也要注意养护脾胃,忌吃生冷食物。

作为祛湿“神器”,陈皮也是夏季饮食一宝,它有行气健脾、调中开胃、理气燥湿的作用。不过,气虚体燥或有实热者不宜服用纯陈皮水,可适量加一些白术、茯苓,这样不仅能够理气,还能健脾。

02

养心:心情舒畅

端午过后,气温持续升高,人体心气过旺,容易烦躁不安,睡眠不好。

山西省中医院代谢病科专家贾晓玲曾提醒,俗话说“心静自然凉”,静心养心是夏至养生的重要原则。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开窍于舌,与小肠相表里。心属火,夏季火旺,心火亢盛,容易导致心神不安、失眠多梦、口舌生疮等症状。因此,夏季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暴怒伤心;也可通过听音乐、打坐冥想、阅读书籍等方式来放松心情,平和心境;要保持适当的社交活动。另外每日早晚可按揉神门穴以清心火,安神定志。

03

养阳:运动适度

《黄帝内经》言:“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周赛男曾提醒,端午前后,白天时间更长,适当晚睡以及早起能保证头脑清醒,精力旺盛。同时,午时是人体“合阳”的时候,午饭后休息20分钟再小憩15~30分钟,有助于人体间阴阳的转化,起到养心的作用。

另外,要避免过度运动,大汗淋漓,否则汗泄太多,既伤阴气,也损阳气。运动时必须保证足量饮水,如果出汗过多,可适当饮用淡糖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补充津液。运动后忌大量饮用冰镇饮料,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泻、腹痛等不适。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记者 || 燕声

编辑 || 颜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