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常有两人并称的情况,如太平天国的洪杨(洪秀全、杨秀清),戊戌变法的康梁(康有为、梁启超),辛亥革命的孙黄(孙中山、黄兴)。

两个人中,总有一个是主要的,另一个也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两人相互补充而又相互依存,共同把事业推向前进。

在共产党内,虽然没有“毛周”并称的说法,但两人之间的关系却是这样的,毛主席当然起着主导作用。陈云曾经说过:“毛主席最离不开的人就是周恩来。”而事实确实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被撤职,周恩来力保

毛主席和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青年才俊,然而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却是在建党近5年的时候。

毛主席是1921年参加党的“一大”的13位代表之一,1923年在“三大”上被选为中央局秘书。而此时的周恩来则在遥远的巴黎,担任旅欧青年团执行委员会书记。

1924年9月周恩来从巴黎回国,来到广州,然而早在同年2月的时候,毛主席就离开广州前往上海。直到1926年1月,国民党二大召开的时候,毛主席和周恩来才终于见上面。

由于当时两人从事着完全不同的工作,所以他们谈不上深入的交往,只能算是最普通的点头之交。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件”,以此发起对共产党的“突袭”,展开他对国民党控制权的争夺。

对于这次事变,周恩来其实早在3月17日就能感觉到。这天周恩来奉命回到广州,在和蒋介石的交往中,周恩来观察到蒋介石的神情有些不一样,随后发现蒋介石和国民党右派来往密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感觉事情不对劲,他连忙将这一现象告诉给苏联顾问的翻译张太雷,然而当时苏联顾问团的代理团长季山嘉并没有引起重视。

事件发生的当晚,毛主席急忙赶到季山嘉的住处,向他建议:立刻动员在广州的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前往叶挺独立团驻地召开会议,通电讨蒋,削其兵权,然而这一提议再次被拒绝。

毛主席和周恩来则因为这件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交往日渐密切起来。

这年夏天,周恩来应邀到毛主席主办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中做《农民运动和军事运动》的讲课,毛主席则于9月来到黄埔军校进行演讲。两人相见恨晚,颇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感。

红军长征前,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军事上的最高领导人,毛主席则是红一方面军的领导人,周恩来对毛主席军事上的才能是非常信任和倚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2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要求中央苏区的红军进攻南昌等城市,毛主席得到消息后找到周恩来,并向他说明自己内心的想法。毛主席认为现在红军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如果攻占大城市的话,可能会有些勉强。

周恩来听后觉得毛主席说得很有道理,随后将这一意见致电给中央,然而王明等人坚持要红军攻打占领城市,结果却迟迟攻打不下,无奈只好撤退。

此时的周恩来派项英去请毛主席,毛主席听到“恩来同志请你下山”的口信时,不顾贺子珍要他等雨停了早走的劝告,执意冒着倾盆大雨匆匆下山。

从这以后周恩来对毛主席的军事才能更加信任,也更注重发挥毛主席的作用。

由于周恩来经常听取毛主席的意见,没有按照王明路线办事,这导致临时中央十分不满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2年10月,中央召开了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宁都会议,在会议上多人提出要把毛主席调回后方,专门负责中央政府的工作,军事则由周恩来负责。

周恩来听后并不赞同,他说:“泽东积年的经验偏于作战,他的兴趣也在主持战争方面,如果他继续留在前方,可以吸取他的意见,这对战争是很有帮助的。”

除此之外周恩来还在会议上提出两种方案:

第一、由周恩来负责主持战争,毛主席仍留在前往协助;
第二、毛主席负责指挥战争全责,周恩来负责监督行动方针的执行。

其实除了周恩来不同意毛主席离开外,朱德和王稼祥也不同意。会议的最后通过周恩来提议中的毛主席仍留在前方协助的意见,同时批准毛主席“暂时请病假,必要时到前方”。

1933年周恩来和朱德指挥红军粉碎了国民党第四次“围剿”,就在这个时候周恩来一再致电临时中央,主张恢复毛主席红一方面军的职务。最终在周恩来的坚持下,毛主席被恢复了军中的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成为最高领导人,周恩来积极辅助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部队被迫离开中央苏区,前往湘鄂西地区转移。如果有了解历史的小伙伴就会知道,红军长征是因为王明错误路线导致的,然而他们非但没有反省,反而不允许毛主席随军行动。

毛主席坚持和队伍一起长征,周恩来则在关键时刻支持了毛主席,这也让两人的友谊进一步提高。

12月18日,红军抵达黎平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著名的黎平会议。

这次会议由周恩来主持,毛主席阐述了自己改变行军方向的主张,周恩来也在会议上表示自己支持毛主席,然而博古却不同意,坚持按照原计划进行,会议最终决定采取毛主席的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结束后周恩来将这一事情告诉给没有参加会议的李德,李德和博古的意见一致,不同意改变路线。周恩来听后十分生气,两人吵得很凶,这也是周恩来少有的震怒。

据周恩来的警卫回忆:周恩来气得把桌子一拍,桌子上的马灯也被震得跳起来,灯火都熄灭了,这才把一向自以为是的李德给镇住。

大家都知道周恩来的脾气是出了名的好,这是他第一次如此发怒,从这里足以看得出周恩来当时有多气愤了。

正是由于采取了毛主席的正确意见,正是周恩来在关键时刻支持毛主席,所以在黎平会议后,中央红军赢得了主动。

1935年1月15日到17日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会上周恩来和大多数人都坚决支持毛主席的主张,积极拥护毛主席在党中央领导地位的确立。

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中对毛泽东的复出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后来毛主席曾对贺子珍说过:“那时争取到周恩来的支持很重要,如果周恩来不同意的话,遵义会议是开不起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遵义会议结束后,部队刚刚出发就遇到了一个大麻烦,因为他们遇上了敌人一个师的据点。当时大家都在讨论怎么办,大多数人主张打仗,而毛主席认为打了是要吃亏的,最终毛主席的意见被否决。

毛主席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周恩来是支持自己的,毛主席半夜提着马灯来到周恩来的住处。

周恩来见到毛主席前来也是知道他此行的目的,果然当毛主席将自己意见提出来的时候,毛主席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第二天一早上召开会议,周恩来和毛主席共同将大家说服,大家终于同意不进攻,这也避免了红军一次不必要的损失。

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沙窝召开会议,最终决定由毛主席负责军事工作,从这以后毛主席成为红军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坠马,毛主席怒斥江青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这段时期应该是除了长征外最辛苦的日子了,这期间也发生了不少的事情。

一天周恩来去找毛主席前往中央党校讲授马克思主义思想,但不巧的是毛主席当时正在考虑召开政治局会议的事情,有很多会中要用的稿子等着他来处理。

毛主席只好无奈的对周恩来说:“恩来,我最近实在是太忙了,这样吧,你也是这方面的专家,就由你代劳,替我演讲吧。”

毛主席说完指着身边的江青继续说道:“让江青同志陪你去,代表我向学员们问好,同时她也可以听听你的讲课,接受教育。”

江青满脸笑容地看向周恩来,周恩来知道毛主席是什么意思,点点头说:“江青同志一起去,好啊!”

由于去中央党校要过延河,那是延河上还没有架桥,再加上天气不是大好,雨水会沿着各条山路往延河里灌,汽车是怎么也开不过去的。

随后周恩来和江青各骑一匹马扬鞭而去,除了江青和周恩来外,一同前往的还有警卫员蒋泽民和王来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都知道江青是很喜欢骑马的,骑马不仅自由,更有一种潇洒的感觉,而江青恰恰最喜欢这种感觉。江青骑马的时候很是高兴,殊不知这却酿成了一场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