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在1955年实行了大授军衔,那些曾经在战场上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将领们,都分别被授予了相应的军衔,同时也表明了我国的部队建设走上了正规化。这些军衔中最高的当属十大元帅,紧接着就是十大大将。

然而,在十大开国大将中,却有这样一位大将,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因为身体的原因卧病在床了,此后直至新中国成立,都没有上过战场,可是在1955年大授衔时,他却被授予了大将军衔,他就是徐海东大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席经过反复思考后,决定写信向当时的红十五军团借2500块大洋,以缓解红军长征后的燃眉之急。因为当时的红十五军团在陕北已经根深蒂固了,实力也大大强于中央红军,手头也会稍微宽裕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海东给予的这些帮助,对于刚刚北上,正处于极度困境中的中央红军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了,令主席十分感动和欣慰,也让中央红军有了缓和的时期。所以徐海东在革命前期做出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不仅如此,当时为了配合中央红军北上,徐海东还取得过崂山、榆林桥战役的巨大胜利,以及山城堡战役的胜利,因此,他的军事指挥能力也是十分强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0年,由于紧张的战斗生活和过于劳累,徐海东病倒在战场上,从此以后,一直在疗养治病,就再也没有上过战场了。

在1955年大授衔时,徐海东由于在革命前期的战功显赫,功勋卓著,被授予了大将军衔。当徐海东得知自己被授予大将军衔时的消息后,并且还排在老领导陈赓前面,这令他很不安。于是,他立即给组织写信,表示自己授予大将军衔太高,与自己的贡献不符,拒绝接受大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中央军委认为凭借他的功绩,被授予大将军衔不高也不低,正好合适,拒绝他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