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李硕勋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

他是党内公认的杰出人才,是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他加入共产党的时间甚至比几位创始元帅还要早。

可惜天不假年,由于叛徒出卖,李硕勋去世时还不到30岁,其妻赵君陶此后终生未嫁,独自将儿子培养成国之栋梁,成为新中国第四代总理。

而现在他的孙子也成为正部级干部,把全部身心奉献给了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03年2月23日,李硕勋出生于四川省庆符县一个开明士绅家庭,年少时他就决定“吾不欲为学者,愿成功一事业家”。

1919年5月4日,北京掀起“五四”运动,李硕勋立即投入成都的声援活动中。

后来李硕勋弃笔从戎,毅然投报川军第一师骑兵团。

但当时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投军半年的他非常失望,愤然弃武回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2年春夏之交,他创建了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中国共青团的先驱者之一。

后来雷兴政回忆说:严恭寅即将上任时,李硕勋叮嘱大家“严某的轿子必须砸,不砸他不知厉害……”

学生们砸烂了严恭寅的大轿,并把他驱逐出学校。

这一事件引起反动当局的恐慌,省立一中被解散,李硕勋、阳翰笙等6人被通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3年,李硕勋顺利考上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国共合作的产物,国民党和共产党的许多重要人物都在上海大学任教或作报告、讲座。

校园氛围开放,学生具有浓厚的革命意识。

当时坊间盛赞“文有上大,武有黄埔”,何秉彝、张治中等都是上海大学毕业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硕勋白天在学校深入学习各种革命理论和科学知识,不断锤炼革命思想,而且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到了晚上他为了兼顾工人工作,深入沪西指导并参加工人运动,通过传播马列主义进步思想来启发工人觉悟,从而为顺利开展工人运动奠定思想根基。

在投身革命的岁月里,李硕勋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夜以继日组织开展各类运动,从不叫苦叫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硕勋有着领导学生运动的丰富经验,他对领导更加广泛的各类运动也有着自己清晰的考量,他把他的革命实践分为几个主要部分,除了深入工人阶层传播思想,他还积极开展学生工作,为革命领域做出了许多贡献。

在上海大学学习期间,李硕勋得到同学的广泛认可,被选为学生代表,领导上海学生的爱国反帝斗争。

后来,他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参加了上海市工商联的工作,并当选为“上海反帝大同盟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6年7月,李硕勋当选为全国学生联合会会长。

学生代表的身份为李硕勋提供了许多锻炼的机会,他的领导才能得到锻炼,对形势的把握也更加全面和深刻。

李硕勋还曾极力主张建立学生军,武装青年学生的力量。

军事化的训练与组织,不仅提高了青年学子对于武装革命重要性的认知,还锻炼出来诸多青年军事骨干,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中,学生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十分符合李硕勋的经历。

1927年10月,李硕勋因参加过南昌起义为人们所熟知,时任第十一军第二十五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的李硕勋被上级派到上海汇报行动进程,在这期间他被党中央所看重,随即被留在上海,担任中共江苏省委秘书处秘书。

1929年,上海的白色恐怖日益严重,各类革命活动开展日益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总工会就因公开活动极其困难,而不得不改变原有的特派员制度,成立新上海工会联合会,以各区工会联合行动的方式领导上海工人运动。

但李硕勋没有放弃,为加强对白区工农武装力量的领导,他亲自指导建立了中共闸北、法南、浦东、吴淞等区委兵委以应对国民党反动势力的搜查,同时以秘密形式建立并扩大工人纠察队,想尽一切办法根据实际情况供给武器装备,以武装的力量守护地下党组织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硕勋在党务、军务、工运、学运等多方面的革命斗争实践帮助他将思想与行动融会贯通,为他后来进入中央军委广泛开展军事建设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他能成为中央军委成员绝非偶然,也是源自这一时期革命工作的经验积累与领导才能。

1931年5月,革命形势十分危急,党中央决定派李硕勋转道香港,赴广东、江西边区的红七军担任政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鉴于形势变化,中央又决定他留下,出任中共广东省军委书记,以加强对东江、粤北、海南岛等地的武装斗争。

为了掩护丈夫工作,赵君陶携子赴港,并担任军委机关秘书。

7月,李硕勋带着妻子赵君陶和儿子李鹏从上海来到香港,一家人在风雨飘摇中难得团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李硕勋就因赴海南主持军事会议与妻子离别,可惜这一次离别成为永别,在香港团聚的短短一个月是这一家三口的最后团聚时刻。

8月13日,李硕勋刚要入住海口中民宾馆就被当地反动势力逮捕,此时他已经知道自己被叛徒出卖了,这些年来为了革命他已经养成了沉着淡泊得失的性格。

虽然他对妻子和年幼的儿子有些牵挂,但他仍旧义不容辞地选择为大家放弃自己的小家,走上慷慨赴死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入狱后,因自己的身份已被敌人所知,为了保护组织的安全,他与敌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狱中,李硕勋受尽严刑拷打,却毫不动摇。

他利用一切机会向难友、狱兵开展革命宣传,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英雄气概。

狱友陈家庆回忆说: “李硕勋一晚上被折磨好几次,敌人用铁丝把他绑起来,吊在半空中,摇来晃去,变着法子折磨着他。每次回到监狱,他都遍体鳞伤,血迹斑斑,但他不顾自己的生死,对我们说: 我们要继续奋斗,前途一片光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硕勋给妻子赵君陶写了一封信: “余在琼已直认不讳,日内恐即将判决……死后勿为我过悲。惟望善育吾儿,你宜设法送之返家中,你亦努力谋自力为要。”

1931年9月,李硕勋当场被枪决。

得知丈夫英勇就义的噩耗,赵君陶伤心欲绝,但她没有被悲痛击倒,而是化悲痛为力量,怀着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大愤慨,以更加坚定的革命意志投入到艰苦的革命斗争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毅然离开相对安全的香港,回到白色恐怖、黑云压城的上海,决意以高昂的革命激情和不畏牺牲的精神继续战斗。

1932年,赵君陶在党组织的安排下返回四川,回到风雨如晦的故乡后她踌躇满志决定开展革命工作,却因消息传递不畅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但是,她牢记亲人的嘱托,坚定革命必胜信念,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辗转于合川、成都、金堂、简阳、雅安、乐山等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自食其力养育子女,以教师身份为掩护,自觉坚持革命,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党的主张,教育和引导学生走革命之路。

从此,赵君陶以共产主义战士的坚韧毅力,开始了终其大半身的革命教育生涯。

李硕勋逝世后,儿子李鹏少年时期受家庭影响,立志投身革命事业。

1941年3月,李鹏到延安参加革命工作,接受革命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战争时期,李鹏响应党组织号召奔赴前线,积极地在解放区为百姓奔走,并发挥所学,担任晋察冀电业公司技术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1948年,党组织安排他到苏联留学,回国后,他主动要求到基层工作,历任丰满发电厂副厂长、总工程师,东北电业管理局副总工程师、调度局局长,阜新发电厂厂长等职,积攒了丰富的经验。

1988年4月,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李鹏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他坚决贯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根据多年基层工作的积累响应改革开放政策,推动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作为烈士后代的李鹏是党和国家的杰出领导人,他的孩子们也都是祖国优秀的人才。

尤其是长子李小鹏,从小就树立起了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8年,李小鹏进入山西省人民政府工作,这是他从政道路的第一步,随后他历任山西省委常委等职。

任职期间,他坚持改革开放,大力推动国营企业改革发展,注重人才培养,改善经济结构,为山西省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6年,表现出色的李小鹏被调离地方进入中央工作,并于同年当选交通部部长,官至正部级。

此后,他便一直致力于祖国运输事业的现代化发展,直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