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常被电文内容所震撼,一份份情报获取的过程都是惊心动魄的战斗。解放上海前的这份情报更是惊心动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丁宁原名穆文华,出生于1925年,父亲穆向荣是冀中地区的反日积极分子,哥哥、姐姐相继从事革命事业,穆家是名副其实的“革命之家”。

穆文华从小耳濡目染亲人们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抗日”的基因在她心里扎了根。

父亲穆向荣在日本入侵中国后,就变卖家产,开了一所抗日小学。每天宣传抗日精神,他要让所有的孩子记得,自己是中国人,自己的家正在饱受摧残。

相比于哥哥姐姐投身于革命,丁宁也不甘于落后,早在15岁时就被选为村妇女抗日救国会副主任,并担任抗日小学教员,专门组织妇女群众识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1年,她与姐姐一块报考抗大二分校附中,并参军入伍,化名丁宁。因为一门三子女全都从事革命工作,丁宁兄妹三人也被当地人誉为“穆氏三杰”。

1945年6月,丁宁进行了3个月的培训后,被分配到译电组。抗战结束1年后,经组织批准,丁宁与机要科科长程浩结婚,婚后不久,他们接到命令要去北平协助叶剑英元帅工作。

然而就在出发前,北平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女同志不再适合那边的工作,而程浩作为前机要科科长,是非常需要去北平的,新婚不久的二人将不得不分开。好在此时,周总理提出一个办法: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人调到北平,换程浩与丁宁去国统区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就一直跟随周总理工作,后来国共两党破裂,丁宁就被派到了上海情报局从事译电工作,和丈夫一起将各种情报传递到中央,当时他们对接的这条线就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主角的原型李白,他们的工作流程就是李白将收到的中央电报交给丁宁程浩进行翻译,然后再交给上海地下党组织,上海地下党组织发出来的电报也是通过他们翻译之后交给李白,在由李白发给党中央。

1946年10月4日,丁宁和程浩的孩子出生了,邓颖超兴奋地向众人宣布:“今天,我们中共代表团又增添了一位新成员。程浩与丁宁的孩子出生了。”

在丁宁住院期间,邓颖超和周恩来还专门来医院探望,他们抱着刚出生的新婴儿爱不释手,还说:“这是革命的宝贝,就叫宝宝吧。”新生儿的到来使丁宁的心更加坚定,内心也更有力量。

1947年,丁宁和程浩被派往台湾建立秘密电台。丁宁化名李冰玉,程浩化名邵祥云。8月份,秘密电台保护人员遭逮捕,丁宁和程浩只好返回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上海,程浩负责译制党中央来往电报,和另一位同志李白单线联系。丁宁一边带孩子,一边担任机要交通,负责传递情报。

1948年12月30日凌晨,李白的电台被发现了。面对敌人的枪口,他镇定地将电报吞进肚子里,留下了最后一句话:“同志们,永别了!”

在李白被捕后,上海地下党组织还不知情,当天,正是丁宁与李白的妻子裘慧英接头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丁宁抵达约定好的地点时,并未看到裘慧英,且隐约感觉到背后有人跟踪,就头也不回地往人多处走,最终甩掉了特务。

回到家和丈夫商量,李白被捕之后,要怎样才能将情报送出上海,此时上海和中央已经失去了联系,他们就商量先把情报送到南京地下党组织,再由南京送到中央,并且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丁宁。

1949年3月19日,丁宁把情报和密码塞进儿子的尿布中,一切妥当准备出发。临走时,程浩还不忘叮嘱她:“万一出事,采取紧急措施,毁掉尿布,拼死保守党的机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行动危机四伏,一个不小心就会招来杀身之祸,但为了能够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哪怕牺牲两代人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凌晨,上海火车站排了两条长队,一条检查出城的老人,另一条检查出城的妇女和孩子。不仅随身物品要翻开查看,甚至有时还会搜身。

丁宁抱着儿子和庄佩林过了四道封锁线,在经过第五道时,宪兵要求查看襁褓内的婴儿。

丁宁打开包裹孩子的小被子,然后故作夸张地对身旁的庄佩林抱怨说:“你看,我说在车上换一次尿布,你说不用,瞧,屎都出来了。”

说完就让她拿纸擦屁股,庄佩林一边拿纸,一边抱怨说:“谁让你没完没了地给他喂吃的,小孩子是直肠子,那还不是吃了就拉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宪兵看了一眼,被子里全是黄灿灿的宝贝旮沓,立马捂着鼻子打发她们走,让她们到没人的地方收拾,别在这里擦了。

二人立刻远离,走了很远后才松了一口气。终于,二人不负众望,不仅保住了三条性命,还将敌军的兵力部署、工事构筑等情况都送到了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解放军根据图纸上的情况,进一步修改了作战方案,还制定了炮兵火力计划。5月23日深夜,解放军开始向上海发起总攻。仅用了三天时间,解放军便攻克了敌军的堡垒,解放了上海市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丁宁把情报带出来之后,就一直在南京教庄佩林学习电报知识。到了6月,周总理亲自嘱咐发电报邀请丁宁和程浩到中央学习、工作,1953年丁宁在中央人民大学毕业之后就到中央办公厅档案研究所担任处长,此后就一直从事档案系统工作,直到1983年退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6月19日,丁宁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逝世,享年95岁。很多人都听过《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主角李白,但是对丁宁却是知之甚少,但是她也是为了情报工作做出过贡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