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君 刘虎

池塘边,榕树上,知了声声唤醒夏日。操场旁,秋千上,蝴蝶轻盈停驻。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一群年轻的新生人才如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嬉戏打闹。

这所校区,作为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遂潼区域职业教育中心”的重要一环,实现了遂宁本科高等教育的“零突破”。近年来,遂宁市在打造遂潼区域职业教育中心上持续发力,推动区域教育融合。

那么,如今这一区域职业教育中心建设进展如何呢?盛夏六月,“万千气象看四川”采访团来到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进行了实地调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

本科教育“零的突破”

产教融合成学校重点发展方向

俯瞰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世外绿谷,自然生境”的规划设计,完美地融合了本地生态优势。当采访团行至其间,独特的“一核一轴,五山五谷”布局,使得这所藏于山谷中的学府更显宁静与和谐。

2023年3月,首批1621名新生顺利入驻,标志着遂宁本科教育迈入新篇章。校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校区分两期建设,一期已于2023年8月全面交付,包括三大学院、东区食堂、宿舍、公寓等设施。二期则将建设国际交流中心、体育馆等,持续完善校园功能。

负责人透露,2024年预计招收3400人,秋季学期在校生将达5000余人。他们计划成立遂宁研究院,结合地方资源,将人才资源有效推进。同时,与遂宁当地金融数据台等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如课程实习等。

“我们当前的策略是结合地方资源,有效利用现有功能,推动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该负责人说,四川师范大学为此计划成立遂宁研究院,深挖遂宁地区资源。作为人才资源汇聚地,该校正积极研究如何将学科人才资源引入遂宁,以深化地方与学校的合作。

因成立仅一年,许多项目如课堂与产业链融合、与重大园区或企业合作等仍在积极推进中。在遂宁,校区与金融数据台等机构合作开展活动,包括学生就业创业基地的建设,计划让学生通过4至8节课等形式的课程,在遂宁进行实践锻炼。

“产教融合已成为四川师范大学当前的重点发展方向,尤其在电子商务项目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负责人介绍,学校与农业农村局等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如何将电子商务与农业、农村发展相结合,推动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

校企合作建订单

“定制人才”缓解就业压力

在遂宁应用高级技工学校,有一个特别的班级,被称为托璞勒定向班,采用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合作定向培养学生。学校按企业所需“定制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工学交替、企业顶岗实习等。

根据协议,双方共同组建“托璞勒订单班”,采用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合作定向培养学生。企业在学校挂牌设立“托璞勒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在企业挂牌“遂宁应用高级技工学校实习基地”,双方拟在对外发布信息中使用共建基地的名称,并开展教学、实习、管理、科研等方面的合作,给予对方场地和相关设备支持。

据悉,“托璞勒”新型学徒制班采取五定五共同培养模式(五定:定学校、定专业、定学员、定课程、定岗位;五共同: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进行人员选拔、共同进行课程设置、共同进行质量评价),通过工学交替的“教学工厂”和实践教学的“现场案例分析”等方式,强化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遂宁应用技工校托璞勒订单班的实训学生

“具体而言,由学校和托璞勒双方共同实施定向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共同组建一支由企业师傅、学校教师组成的‘双导师’教学团队,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实践教学、工学交替、企业顶岗实习等。”应用技工学校负责人说,目前,遂宁应用高级技工学校已在数控专业开设“托璞勒订单班”2个,约120名学生。

“技工院校与企业通过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是提高就业能力与质量的关键。”遂宁市教育和体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科负责人林世友说,校企加强深度合作,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既有利于缓解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能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在遂宁,与企业共建定向班助力职校学生实践就业,遂宁应用高级技工学校并非个例。这种新型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只是遂宁全力以赴打造区域职教中心的一个缩影。

扩大职教“朋友圈”

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圈建设

遂宁出发,不到一小时便能抵达重庆市潼南区。近年来,遂宁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基础上,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着力打造区域职业教育中心遂宁样板,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遂宁潼南双方聚焦院校建设、院校产教融合体系构建,共同推动教育资源、人才培养、就业创业促进等方面共建共享。数据显示,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高校(校区)已从2020年的1所增加至目前的10所,在校生从2020年的3.9万人增加至6.7万人,实现飞跃式增长。

而这种规模的扩大,也意味着一个跨区域的职教院校集群正在遂宁孕育成形。这一集群的崛起,标志着区域职业教育中心正在逐步从“无”到“有”。

事实上,早在之前遂宁市委就作出了“建设区域职业教育中心”的决策部署。区域职教中心“破茧而出”,形成了“一核四区”区域职教中心发展格局。

时间再到2023年6月28日,第十九届西博会2023川渝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遂宁市投资推介会上,3轮签约的其中2轮都和“区域职业教育”相关。推动区域职业教育中心建设,遂宁再添“一把火”。

“扩大职业教育‘朋友圈’,多方联动共育‘匠苗’。”遂宁市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合作双方将从建立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推进人才培养和技术合作、共建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新型“双师型”教师团队、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方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这样的举措,正是实现校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