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已经过去几天,还有半月不到就该公布成绩了,等待的过程总是很难熬的。不过一切已成定局,执着于过去意义不大,后面需要做的是在面对成绩的时候,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大学,毕竟有时候选择大于努力。今天接前一篇继续简单的介绍一下如何选择一所大学。

如今是公布分数后报考且给出了一分一段表,所以说报告相对容易多了。但是曾经的这份高考报考指南还是有一些参考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本假设:以2017年高考分数公布后为例,2017年,山西省理科一本分数线是481分:假定小李2017是理科生,然后他的分数恰好是压着线,分数恰好是481,那么,他如何选择大学呢?

01,第一步,收集资料

我们在网上查询历年各大高校在山西省的录取分数线,并进行汇集整理,最少3年,当然越多越好(6年刚好可以做大小年分析)。

比如,我收集了2014、2015和2016年的山西省高校录取分数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明一点:各省不一样,有的省份公布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这得看命了

02,第二步,计算绝对线差

之所以计算这个,是因为历年的高考分数不一样,所以必须计算一个绝对数。

这一步,把当年各大高校的分数线和当年一本线进行简单的减法(之所以选择一本线,是因为小李分数就是一本线,如果你比一本分数线高了多少分,那么对应线差计算的时候加上这个分数就行,比如小王考了500分,那么他和清华的线差就是134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第三步,选择分段

在这里,我们通过计算,发现,481分,按照往年的数据,一共分为以下类型:

三年全部是线差为0的学校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这些学校是最把稳的选择,因为连续三年都能够维持绝对线差为0,可以说是发挥稳定,还避开了大小年(所谓大小年就是一些高校的录取是不稳定的,往往呈现了今年高,明年低,后年又高的趋势)。

两年线差为0的学校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我们发现,和第三年相比,有些学校的线差其实还是在1以内,可以说是尽管存在小概率风险,但是事实上这一年也是相对把稳的。

但是那些分数线悬殊在5分以上的,就要悠着点了。

这个时候,就要看个人选择了,是冒这个险呢?还是求稳呢?

04,第四步,选择高校

我们在上上篇中提到了高考选择的战略问题。

首先,农业林业不考虑,所以排除了一大批。

剩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新疆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三峡大学,长江大学,中北大学,南华大学

其次考虑地域问题:新疆太远,东北也不近,于是排除了俩,剩下的如下

江西理工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南华大学;三峡大学,长江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

这个时候,就要看个人选择了。小李呢,本身偏保守,独生子,然后父母特别希望他留下来,这样下来,他可选的学校只剩下了太原科技大学和中北大学。对两个学校进行比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明:评价高校的内容大体上有两个指标:1,科研 2,教学

大体的数据就是:

1,院士数量:核弹级的数据,一个王炸

2,长江,千人,杰青

这两类是真正的高校科研实力,至于其他的title,看看就行,后备队是体现在n年后,那个时候你已经毕业了。

学科建设: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博士位点。

其中科研是一个高校的绝对生命线和最佳代表,因为现在高校基本上是科教一体化了,那些做科研的人也会承担教学,而这些人是高校最重要的人才,他们的数量会代表这个学校的真正实力。一旦损失了,那么后果就很麻烦。比如吉林大学的化学曾经是傲视群雄,竟然拥有两个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结果核弹级大佬唐敖庆逝世之后,吉林大学的化学那是一年不如一年,甚至发生了“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被摘牌的奇葩事件。

再比如,南京大学,成功的为很多学校贡献了一堆长江杰青……这种留不住人的学校,必然面临的局面就是实力下滑→排名下滑→生源下滑→实力下滑。这次学科评估,南大输的一塌糊涂,仅获得3个A+,连南农都拿了4个A+

好了,不多说了,中北大学。

05,下面来验证一下

我们可以用2017年最终录取来看一下这些学校我们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去一些似乎没招生的学校(新疆大学等,以及那些落入二本的学校,位于一本内,O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被中北大学录取。我认为,如果不考虑压线问题,那么,赌运气的话,15分是上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15分,属于极度冒险行为

5-10分,属于重度冒险行为

1-5分,属于轻度冒险行为

以上只是一个非常粗浅的选择,事实有不少因素没考虑,比如:

1,投档线和录取线的问题

2,一本和二本会发生变化

3,只是以山西为例,事实现在高考录取形势复杂,因此需要考虑各省自己的情况。

4,大小年问题

5,某个专业问题

当然,数据越多,越有利于判断。如果拥有5年以上数据,连大小年都可以做出来统计(三大三小是基本要求)

其他问题:

Q:假如不是压线,而且每年考题难度不一样分数难度不一样?

A:计算变异然后均一化。

比如,清华大学和分数线的差这几年依次是150,130,145,124,135,128等。

这样可以看出

1:线差变动 2,大小年问题

然后至少可以得出平均数,方差等(excel就可以计算)。进一步,把你关注的一本线上的高校都这样计算下,大体上你可以判断出

1,今年是大年还是小年?其实这个对每个学校是不一样的。可能今年是清华的大年,北大的小年等等。

2,基于上述,选择大小年的方差和均数给出你可选择范围内的高校,比如在±15分以内的高校。

特别指出:方差太大的学校,一定要悠着点。从查找数据到计算,大概耗时4小时左右

本文为高考选学校专业第二篇,第一篇为战略篇,请移步:高考如何选学校专业之战略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