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古人视为吉祥鸟的鸟类有很多,比如丹顶鹤、朱鹮等。外表不突出,但鸣声格外动人的杜鹃也是古人心中的“好鸟”之一,千百年一直流传的“杜鹃啼血”的典故就是印证。可到了现代,面对杜鹃的时候,人们却戴起了“有色眼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鹃啼血:“君主鸟”摇身一变“恶鸟”

杜鹃啼血形容君主为国为民到舍身忘我的境地,甚至能够可以为了老百姓的安稳生活,牺牲自己的生命。

千百年来,这个典故一直感动着人们,也激励着历代君主勤政爱民。相传,杜鹃啼血典故的主人公是望帝,他是古蜀国的君主。虽然贵为君主,但望帝并不居高自傲,而是十分亲民爱民忧民,是古蜀百姓拥戴的好君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蜀国在望帝的治理下变得越来越富强,老百姓越来越安居乐业,举国上下沐浴在阵阵喜悦和乐之中。可惜好景不长,一场突如其来的水灾把这一切幸福几乎都给淹没殆尽。

望帝看着被破坏的家国山河、庄稼作物以及流离失所的老百姓,感到十分揪心。好在望帝一直是一个重视招贤纳士的人,他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挖掘到了一个叫鳖灵的治水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尽快让老百姓脱离苦海,望帝礼贤下士聘用鳖灵为丞相,请他全权治理水患。果不其然,君主的眼光就是敏锐的,鳖灵不负众望地将古蜀国的水患给治理好,古蜀国老百姓再次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望帝看着古蜀国再度恢复岁月静好,深感自己的功绩不如鳖灵,于是便将君主之位传给鳖灵,并对其寄予厚望。鳖灵就是后来的丛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丛帝远远没有望帝的谦逊勤勉,很快就居功自傲变得骄奢淫欲起来。在西山归隐的望帝得知这一切,感到心急如焚,想要进宫劝说丛帝。

哪知丛帝拒而不见,一心为社稷着想的望帝实在没有办法,最终只能变成善鸣的杜鹃,扑棱着翅膀飞进宫,最后却倒在半路上,体力不支啼血而死,死前口里还念叨着:“民贵呀!民贵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古代社会,寓意颇深的杜鹃一直被古人崇敬着,哪知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为了人人口诛笔伐的“恶鸟”。这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鹃幼鸟:沾满血腥的成长之路

杜鹃身型纤瘦细长,拥簇一身灰扑扑的羽衣,双翅以及尾翼向外延伸,看起来十分流畅。杜鹃的鸟喙小巧而尖锐,双目圆瞪,看上去气势十足,实则十分狡诈,有时会做出“狐假虎威”的行为。

比如杜鹃在飞行的时候,惯于模拟鹰隼充满猎杀阵势的姿态,以此迷惑其它鸟类,让它们对自己感到害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杜鹃啼血之外,还有一个尤为出名的成语那就是鸠占鹊巢,这个鸠指的就是杜鹃。这个成语也深刻地揭露了为什么杜鹃会被人们讨厌,原因就是杜鹃精明狡诈地将自己的鸟蛋产在其它鸟类的巢穴中,诸如画眉、伯劳、芦莺、鸦雀等,借用它们的手,将自己的后代抚养长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产在其它鸟类巢穴中的杜鹃鸟蛋,“不负厚望”地继承到了杜鹃一族的自私基因,当它们被养父母成功孵化之后,在自己双眼尚未完全睁开之际,就会使出浑身解数将养父母的亲生孩子推出巢穴。

杜鹃幼鸟之所以那么做,全是为了独占养父母今后的喂养供给以及保护。杜鹃亲鸟没有筑巢的习性,自然没有孵化、育幼这种“为鸟父母”的付出。可以说,每一只顺利长大的杜鹃幼鸟的成长之路,都沾满了血腥,这些血腥正是来自对养父母亲生孩子生命的无情剥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有人会问杜鹃幼鸟为何会如此自私?寄生在养父母的巢穴也就罢了,还狠心地将养父母的亲生孩子一一摔死。这背后的原因似乎与杜鹃幼鸟从杜鹃亲鸟身上继承过来的“自私的基因”有关。这种刻画在骨子里的恶,成为素未谋面的杜鹃亲子之间的“心照不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鹃幼鸟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完全是遗传自杜鹃亲鸟,杜鹃亲鸟是有名的“只生不养”。不仅如此,杜鹃也不像喜鹊那样遵循一夫一妻的婚配制度,杜鹃雌鸟与雄鸟之间的交配十分混乱。

这自然就为日后孵化、哺育后代埋下了不小的隐患。杜鹃亲鸟不会筑巢,再加上没有责任感,只能走“只管生不管养”的道路了。但在生上,杜鹃也是十分精明狡诈,既然无巢可下,它们便一不做二不休地将鸟蛋产在其它鸟类的巢穴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为了不被其它鸟类发现,它们还“别出心栽”地一个巢穴下一个蛋。更令人震惊的是,那些身负寄居“使命”的杜鹃鸟蛋,尚未出世居然就会“拟态”了。

简而言之就是它们这些“异蛋”为了不让寄主发现端倪,杜鹃鸟蛋无论是外观还是纹路会长得越来越像寄主所下的鸟蛋。根据鸟类学家的研究,杜鹃鸟蛋这种先天就会的拟态行为,确实降低了被抛弃的概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鹃的恶名广为流传

不知从何时起,杜鹃的名声就越来越差。美国人曾拍摄过一部名叫《飞越疯人院》的电影,结合中英文直译法与意译法,表述为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而其中的疯人院指的就是杜鹃巢。据说,在英国cuckoo指代的杜鹃,另有一层含义,那就是疯人疯事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连备受敬仰的古希腊著名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还曾直言不讳在《动物志》中批判杜鹃的狡诈。很多人了解了杜鹃一族的真实习性之后,都会不约而同地对其嗤之以鼻。要知道在大自然中生存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尽管寄主鸟蛋有双亲护佑,也需要轮流开工,昼夜不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孵化成功之后,夫妻二鸟仍未卸下重任,还得担负起觅食哺育幼鸟的责任。杜鹃由于提早孵化的特性,会不断地吸引寄主夫妻的注意,张开大嘴要吃要喝,这一吃一喝长得比寄主夫妻还壮实。尽管如此,杜鹃幼鸟还是会毫无羞耻心地赖着寄主夫妻,直到将其“榨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人们对杜鹃寄生、“谋杀”等习性看法不一,也有人从“适者生存”的淘汰法则为其开脱。但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杜鹃这种行为“胜之不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