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前,从满清政府到北洋政府,中国人被洋人按着脑袋签订的条约,垒起来都老高一摞。

这些条约时间有先后,条款长短不一,但大多数都表达了一个意思,要抢夺中国人的土地,掏空中国人的口袋。

然而倒霉多了也有走运的时候,中国人咬着牙签订的这些条约中,有一份竟然在百年后让中国受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有了这份条约,中国人才能够在北极有一席之地。中国科考队北极建立考察站,长久地进行科考任务,都得益于这张合约。

签订合约的事,还要追溯到1925年的中华民国,当时执政的是北洋政府。但是在签订合约时,北洋政府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份合约会给后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这份合约是什么?北洋政府怎么签订的这份合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上掉馅饼?不可能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源的再分配,巴黎和会上各国对许多地区的外交权力都进行了重新划分,位于挪威的斯瓦尔巴公岛就是其中之一。

1920年,18个国家就对斯瓦尔巴使用和主权问题进行了交涉,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这些老牌强国纷纷参与,丹麦、挪威、瑞典和荷兰这些国家也为了这个问题奔走。

经过繁忙的穿梭外交沟通,18个国家在巴黎签订了一份初稿,叫作《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行政状态条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中国在北洋政府的统治下,并没有被大多数国家看在眼里,这种好事自然轮不到中国参与。

而当时的中国在清政府倒台后,全国各地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对于外国列强谋划事情,无论是主权问题,还是开发世界哪个角落,只要不涉及中国的土地,一概都不关心。

北洋政府更没有听说过遥远的极北之地中,有什么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对于岛上有什么的资源,也无从得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北洋政府收到了法国发来的一份文件。法国跟中国可是有好些不平等条约在那摆着呢,北洋政府官员自然不敢怠慢法国的文件。

当时的北洋政府外交总长沈瑞麟接到法国的照会文件,立刻仔细研读。生怕法国又要做什么妖。

然而这次法国发来的,不是妖魔鬼怪,而是一份邀请。法国文件上说,1920年2月9日,法国跟其他17个国家签订一份关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条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条约施行后,法国一定会邀请其他国家加入,所以提前给中国政府发一份,好叫你们知道这份合约是什么内容。

法国还说了,签订这份协议的国家里,只有法国一个国家有权力邀请其他国家参与,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北洋政府一定要抓住机会阿。

虽然法国贴心地附上了一份协议的副本,但是沈瑞麟还是看得云山雾绕,完全弄不明白法国发出这份邀请的目的是什么,签了合约又对中国有什么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他也不能随随便便就拒绝了法国,毕竟这些强国地自尊心都强得很,被拒绝了指不定又要发生不可预料的事情,现在中国最不想要的就是意外了。

于是,沈瑞麟先是谨慎地向中国在法国的公使发送电报,确认条约的真实性。“陈箓老兄,你在法国交际面广,听说过《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行政状态条约》吗?”

陈箓很快发来电报,告知沈瑞麟放心,这份合约是真的,许多国家都在合约上签名了。陈箓还建议沈瑞麟不要犹豫,接受法国的意见,加入合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跟外国签订条约不是沈瑞麟自己能决定的小事,他又马不停蹄地写了一篇报告,交给北洋政府开会讨论。

北洋政府的官员第一次听说这件事,也都和沈瑞麟反应一样,法国怎么会把好事送上门,这中间一定有诈,得仔细查查再做决定。

当时北洋政府的总统是段祺瑞,他不信任外国人,十几个国家强迫中国交付庚子赔款的事还没弄清楚,要是草率地签下外国提供的合约,又欠上几亿大洋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立马派官员调查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现在究竟是什么的状况,对《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行政状态条约》各国又是什么反应。

调查结果和沈瑞麟了解的一样,外面许多国家都在参与这份合约,《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行政状态条约》并不是虚假的。

段祺瑞还是很犹豫,从当前的状况看,中国从这份合约里也得不到什么好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上是有金银财宝也好,有土地资源也好,中国都分不出心力去参与甚至争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如果拒绝《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行政状态条约》,中国非但得不到什么好处,反而给法国留下中国不想搭理印象,这也不太好。

段祺瑞掂量掂量两边的情况,决定还是签了这份合约,至少合约内容上没有让中国付钱割地,签了合约就算得不着好处,也不会少块肉。

5月7日,得到段祺瑞的首肯之后,沈瑞麟马上开始走程序。先是给法国公使回信,表示中国政府同意加入合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复完法国公使,沈瑞麟又正式给段祺瑞提交申请,请求批准加入《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行政状态条约》。

段祺瑞已经知道了其中缘由,签字盖章一气呵成。有了官方文件,沈瑞麟又给远在法国的陈箓去信,请他代替北洋政府同法国交涉签订合约的事情。

在沈瑞麟的这一通周旋下,北洋政府加入《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行政状态条约》合约的事情就定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这也只是北洋政府这一边单方面定下了,中国还要等法国等签订合约的缔约国同意,北洋政府才算正式加入合约。

1925年7月1日中国政府正式加入《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行政状态条约》

这个消息实际上并没有第一次时间传回中国,因为给北洋政府的发消息的陈箓用的是邮件给北洋政府寄去了正式的文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邮件比电报要慢得多,北洋政府直到8月才收到,而参与合约得国家还要在签订合约的三个月内,向挪威政府办理行政手续。

刚松了一口气的北洋政府,又急急忙忙给挪威政府发消息,由于语言不通,发送照会前,北洋政府还得请人逐条翻译,理解文件意思再办理。

就是在这样匆匆忙忙的过程中,北洋政府签订下了影响后世的条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瓦尔巴条约》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行政状态条约》后来改成《斯瓦尔巴条约》,这份条约给缔约国赋予了自由出入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权力。

缔约国家的公民和挪威的公民一样,不需要提前申请,也不需要签证许可,只要不违反挪威的法律,就可以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上自由行动。

缔约国的公民还可以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上居住逗留,开展活动,挪威不会干预缔约国公民的权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条约里规定,挪威有对斯瓦巴尔地区的自主权,但是这一地区是永久非军事区域挪威会负责该地区的民众的安全。

由于这一地区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比较恶劣,普通人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上居住属于天方夜谭。

但是这一地区资源丰富,自从1596年荷兰探险家威廉·巴伦支第一次登上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发现这个地方是个绝佳的探险天国,想要来此探索世界奥秘的人就络绎不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瓦尔巴条约》的签订,给了各国极大的便利,从此缔约国有了合理合法的理由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开展探索活动,许多国家来此进行科学研究。

中国在北极考察站

这项条约在百年后,才真正使中国得到利益。

依据此条约,中国有了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上建立科考站的权力2004年,中国在这里建立北极黄河站,这是中国建立的首个北极科考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科学可以向其他国家的科研人员一样,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上进行极光研究。

中国北极黄河站的极光研究设备,是世界各国最全的,除此之外,黄河站还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

北极地区的科考站为中国进行空间物理和空间环境探测等众多未解之谜的研究,提供了便利的设备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切,都是因为北洋政府100年前匆忙签下的合约,才成为可能。不知道当人们仰望极光时,会不会想起这份因缘际会的天降外交“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