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霖,生日快乐!得知你选晋军士后,表现十分出色,相信自己,加油干吧……”一天晚上,临近上交手机时,第82集团军某旅某连下士张文霖突然收到指导员王松柏发来的信息。

“指导员在外面参加培训,还不忘我的生日。”读着指导员的信息,张文霖既欣喜又感动。

此前,因为不自信,张文霖一度为自己是否留队犹豫彷徨。在王松柏教育引导下,他决定留下来。这天,王松柏的鼓励与期许,让他浑身充满了力量。

今年3月,王松柏外出参加培训。为了能及时给连队官兵发送祝福信息,离队时,他带上了那张“重要日期记录表”。这张表中,记录了连队官兵的生日和重要纪念日,还备注了大家即将参加的任务、近期的思想动态和面临的困难挑战等内容。早在临行前几日,王松柏就将近半年来的重要日期在手机日历上设置好了提醒闹铃。

培训期间,无论忙到多晚,王松柏都会根据日期提醒,认真为连队官兵编写祝福信息,并对其进行叮嘱和鼓励。这一习惯,他已坚持了3年。

3年前的一天,王松柏组织官兵过集体生日。唱生日歌、许愿望、吃蛋糕……几项活动过后,王松柏发现几位“寿星”兴致并不高。

随后,他找到这几名同志谈心。“连队组织大家过集体生日,我很感动,但今天不是我的生日,我也不是第一次过集体生日,没感觉有多新鲜。”一位上等兵说出了心里话,其余几人也应和着点了点头。

大家的反馈让王松柏陷入深思:年轻战士个性鲜明,他们渴望在重要的日子里受到关注。随即,王松柏找来连队花名册,在台历上逐一标注出每个人的生日。

此后,他养成了每天翻看台历的习惯,每当看到生日提醒,他都会在当天发出祝福信息。使用手机时间,官兵们看到信息后,都会感到非常兴奋。

一次,王松柏发现上等兵卢瑞恒在爬绳训练中遇到挫折。于是,他借助给卢瑞恒写生日祝福的机会,分享了自己克服困难的故事。“困难是山头,山高人为峰!”王松柏的这句话,给了卢瑞恒很大鼓舞。

经过一番努力,卢瑞恒终于攻克难关。他在信息中回复王松柏:“谢谢您!未来我会更勇敢地走下去……”

那一刻,王松柏悟出了一个道理:日常训练中的问题,也可以在生活中解决。带兵育人不只在训练场、课堂上,也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

从那以后,王松柏都会借助给官兵送祝福的时机,结合个人情况、近期表现、心理状况等内容,对他们作出教育引导。

今年2月,二级上士张毛京参加完集体活动回到宿舍,发现床头放着一封折成“爱心”形状的信,红色的信纸格外耀眼。那天,正是张毛京的生日。他迫不及待拆开信,不禁眼前一亮:鲜明的军旅元素、大大的连徽、“生日快乐”的祝福图片、工整有力的字迹。当他看到落款署名“松柏”两个字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指导员时刻把我们装在心里……”读信的时候,张毛京非常开心。那天刚好是他腿部受伤康复出院满一年,他根本没有想到,指导员居然还记得。信中,王松柏肯定了张毛京努力做康复训练、积极发挥骨干作用的表现,并为他下一步的发展提出建议。

“我一定好好训练,当好骨干,作好表率,不辜负指导员对我的期望。”读完信,张毛京感觉干劲更足了,他小心翼翼地将信折好,夹在笔记本中珍藏起来。

“不求一封信能够影响或者改变战士的一生,但至少可以作为他们军旅人生的一种纪念。”今年2月初,王松柏打算休假,为不耽误给连队官兵准时送上生日祝福,他决定换种表达方式:提前写信。

此时,临近春节,王松柏便考虑制作一款既喜庆又具有连队特色的信纸。为此,他找到连队有设计基础的中士孙雷,两人一起找素材、定样式、选纸张,经过几天的反复修改,样式精美、设计别致的信纸终于“出炉”。

随后,王松柏加班加点打好草稿再逐字誊抄到信纸上,还将每一封信折成了“爱心”形状。终于在离队的前一天晚上,他将写好的7封信转交连队文书代为送出。这才有了张毛京收到信的一幕。

纸薄情重,纸短情长。从单纯祝福到教育引导,再到重要日子的关心,从指尖到笔端,变化的是形式,丰富的是内容,不变的是真挚的知兵爱兵深情。

前不久,已经退伍的战士卢瑞恒给王松柏打来电话。卢瑞恒说,每当他遇到困难,都会想到那句“困难是山头,山高人为峰”。几年来,这句话一直激励着他勇往直前。

挂掉电话,王松柏陷入沉思:他没想到,自己的一句鼓励,竟成为年轻战友的座右铭。那一刻,他更加坚定了自己在祝福中引导、在关心中教育的信念,只要在岗一天,就把这件事一直做下去。

图①:王松柏正在整理带兵笔记。

图②:王松柏写给官兵的信。

图③:折成“爱心”形状的7封信。

图片由本人提供

亲历者说

没想到,指导员会如此用心

■第82集团军某旅某连中士 孙 雷

“孙雷,能帮我一个忙吗?”记得春节前的一天,指导员王松柏找到我,想让我帮他设计一款给战友们用的生日信纸。

我学过平面设计,能为连队出一分力,自然义不容辞,但出于不解,我又多问了一句:“指导员,网上有那么多设计精美、种类多样的信纸,直接下单就好啦,何必要自己做呢?”

“就快过年了,我马上休假,连队有7名同志刚好在这期间过生日,我想制作一款独一无二的信纸,再写封信,作为礼物送给他们。”指导员微笑着解释道。明白了他的心意,我欣然答应。

当晚,我按约定时间提前5分钟赶到学习室,没想到指导员已经坐在电脑前,开始整理提前找好的素材包。

艺术字、连徽、剪影、插画……点开素材包,大大小小数十个设计元素让人应接不暇。“这些素材都和咱连队有关。”指着其中几个元素,指导员说,“你看这几个剪影,是我在几名同志朋友圈转发的文章里看到的;上次有几名战士做展板设计时说见惯了迷彩绿,所以信纸我想用红色,你看底图颜色合适不……”

“没想到,指导员会如此用心!”感动佩服之余,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为战友们设计好这款信纸。

那天晚上,我按照指导员的设计意图和思路,加班加点制图。为了让信纸显得更加时尚灵动,我还添加了气泡、花瓣、柳条、和平鸽等新元素。

第二天,我自信满满地拿给指导员审阅,只见他盯着屏幕思考了好一会儿,认真地对我说:“设计得不错!不过洪宇个性比较直爽,可能不喜欢太文艺的元素,还是把花瓣去掉。另外,连徽的位置可以再醒目些,我记得连徽刚设计好时,彭伟说他非常喜欢……”

指导员再次打动了我:平时自己与这些战友朝夕相处,他们的个人喜好,很多我都没有注意到,指导员竟然都记在了心里。

信纸做好后,距离指导员休假不到一周时间。一天深夜,我下夜哨返回宿舍时,看到指导员房间的灯还亮着。敲门进入,只见他披着大衣,正伏在台灯前誊写书信。当时,我内心瞬间涌起一股暖流。

后来,听连队文书说,为了让信件看起来不那么死板,指导员还特意跟着短视频学习了折纸,将7封信分别折成了不同的“爱心”形状。

“象征胜利的剪影、咱连的连徽,这也太精致了吧!”收到信的那天,战友洪宇惊讶地叫出声来。如此别致的信纸,吸引了很多战士的目光,大家纷纷围拢过来一看究竟。

我见缝插针,与大家分享了这封信的“诞生”过程。

“指导员的手真巧”“指导员这么了解我们,可见我们在他心中的分量有多重要”“指导员如此用心,我们更应该扎根岗位、勤学苦练,为连队增光添彩,不辜负他的真情付出”……感受到指导员的良苦用心,大家纷纷回忆起指导员关爱连队官兵们的点滴瞬间。

此刻,我想对指导员说:您的每一条祝福信息、每一句鼓励话语、每一封信件,大家都会好好收藏,因为,那是我们军旅人生中珍贵的礼物。

主办单位: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政治工作部

信息来源:解放军报

总  编:李静阳

主  编:田洪明、张 

值班编辑:马 清、雷玮健

联系邮箱:82@netus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