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像一条巨龙,横跨15个省区市,蜿蜒盘旋在中国北方辽阔大地上,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也是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在长城沿线,有一群人,他们生于长城下、长在长城边,听着长城的故事长大,对长城有着特别的感情。他们传承祖辈精神,承担守护长城遗产、传承长城精神的新使命,并像涟漪一样,一圈圈荡漾开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2023年7月9日清晨拍摄的董家口长城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王爱军摄)

守长城的叔侄两辈人

在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的董家口长城旁,孙志伟经营的农家院这几天生意格外红火。他说:“大家不只是为了吃农家菜,更主要是奔着爬长城来的。”

今年43岁的孙志伟,家住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董家口村,大伯孙振元是中国首批长城保护员,在长城边上长大的孙志伟从小就跟着大伯巡护长城。

提起大伯,孙志伟很佩服。他说,当年巡查,大伯不留一点情面,那时候很多乡亲都不理解。但如今,长城旅游让村里富起来,村民们翻盖新房、开上小轿车,守护长城的好处让自己这辈人赶上了。

2007年,守了一辈子长城的孙振元病倒,孙志伟接班。长城保护员收入微薄,工作艰苦,忙着开农家乐的孙志伟却毫不犹豫。“咱不图钱,从小看大伯守护长城,这种精神得传承下去。”

孙志伟每周都会巡查长城,依山而上,一路检查砖石、清理垃圾。“我要保护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让子孙后代还能看到。”大伯常说的这句话,刻在了孙志伟心里。

40多年接力守护,孙振元、孙志伟两代人的脚印在长城上重叠。现在,孙志伟的手机里还保存着大伯巡护长城时的照片,它们寄托了老一辈长城保护员对他的期望。

“每次上山,我都觉得扛着两代人的使命。保护长城,要一代代坚持下去。”孙志伟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长城保护员孙志伟在长城上巡视(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长城文化的民间守护者

“这是明代的火铳”“这是当时戍边官兵用的毛笔盒”……在板厂峪一座长城文化展馆,70岁的许国华格外珍视这些老物件,他说:“老祖宗留下来的,我们有责任保护好。”

400多年前,一支由义乌将士组成的军队远离家乡,在名将戚继光的带领下修筑蓟镇长城。他们在此坚守,此后在长城脚下发展出许多义乌兵后裔聚居的村落,秦皇岛市板厂峪村就是其中之一。

保护好长城是许国华心中始终不变的信念。2000年,他自费包山、护林,当起长城保护员,并在长城脚下发现石雷、石炮和沉睡数百年的长城砖窑遗址。

他还自费建起一座展馆,收集了来自民间的1300多件长城文物,交由文物部门指导和管理。“每一件宝贝都有它的故事,都有先辈生活的印记。”许国华说。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长城的历史文化,许国华还录制了讲述长城故事的视频,已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逾百期。儿子许建峰子承父业,梳理多年积累的长城文字和图片资料,当起长城宣传员。

在许国华带领下,当地多位志愿者在板厂峪从事长城保护、文物整理和讲解工作。“有更多年轻人了解长城故事,宣传长城文化,加入长城保护工作中来,才能将长城精神传承下去。”他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1月12日,姜艳华在展示她的剪纸画作品。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刻画巍峨长城的剪纸人

在秦皇岛市老龙头景区,70岁的姜艳华拿着一幅长城剪纸画向游客们讲述她和长城的故事。20多年来,每逢暑期来临,她都会在老龙头为游客讲长城、画长城、剪长城。

姜艳华自小生活在长城脚下,7岁开始学习剪纸,是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单色剪纸的第四代传承人。

小时候,每天写完作业,姜艳华都会和小伙伴上山割猪草,走着走着,就会来到长城城墙下。“将来要是能把长城剪出来该多好。”有一天,她突然萌生出这个想法。1999年,姜艳华完成了她的第一幅长城剪纸作品《天下第一关》。

此后,一把剪子、一张红纸,城墙、城砖、敌楼、垛口等长城元素成为她剪刀下的重要主题。

剪纸画《长城万里图》总长38米、宽1.02米,展现了老龙头至嘉峪关一共80余个重要敌台和关口,包含3800多个人物形象。万里长城不同点段的巍峨雄关、风土人情、民间故事,被串联成一幅幅“连环画”。

这幅作品由姜艳华历时约6年创作。2022年下半年,为了让作品更加完整,经过仔细考证,姜艳华又增加了平型关、娘子关、紫荆关和杀虎口等关口,最终使《长城万里图》由36米延长到38米。

尽管年岁已高,但谈到未来,姜艳华仍满怀激情。她希望创作更多长城剪纸作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工作,让更多人通过剪纸作品了解长城、热爱长城。

来源:新华社(记者郭雅茹)

编辑:崔婷婷 编审: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