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燃气、交通的费用都上涨了,但为什么工资就是不涨呢?

咱们拿上海举例。2024 年开年之后,上海的水价最低档也涨了 20.2%,最高档的涨幅甚至达到了 52.9%。其实不单是上海,咸阳、芜湖、南充、赣州等地的水价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涨价幅度都在 10%至 50%左右。

那问题就来了,水电、燃气、交通的费用,甚至咱洗澡、理发,超市里的冰红茶、榨菜、可乐,好像所有与生活相关的物价,仅有不同幅度的上涨,但为什么我们的收入、工资它就是不涨呢?

实际上,我们的水电、燃气、交通这些与民生相关的费用,长期以来都是没有市场化的,也就是说,这些民生设施的收费实际上是摊不平成本的。

在过去,房地产正处于红利期,地方政府通过卖地,实际上手头是很宽裕的,所以我们才能够享受到廉价的水费、电费、交通费等民生设施。房本实际上是由地方的土地财政收入进行补贴的。但是现在房地产的情况大家也都清楚,房地产不太景气了,房地产不景气,那土地财政的收入就减少了,土地财政的收入减少了。那地方的兜里自然也就没钱了。那原本补贴民生设施的预算自然就会被缩减。

但是这些设施的成本可不会因为补贴的减少就减少,那多出的这部分成本怎么摊平呢?那就只能提升价格了,所以水电、燃气、交通等各种民生设施的收费也就都涨价了。

聊完了水电、燃气、交通涨价这个事儿,那咱们再来聊一聊工资吧。为什么我们的工资它就是不涨呢?其实现在关于工资的真实情况是,好多地方的工资实际上不但没有上涨,反而还下降了。

咱就说外卖小哥,现在好多地方外卖小哥的配送费是 6 毛钱一公里。外卖小哥不得不同时接好多单子然后一起跑,即便每天跑 10 多个小时,辛苦一个月下来也就赚个六七千块钱。如果在大城市如今去跑外卖的话,能摊平生活成本就不错了,很难存得下钱。

再说说网约车,多地的网约车管理机构更是发布了预警。网约车司机平均下来一个小时就赚 20 多块钱,并没有比当地的最低工资高出来多少。一些租车来开的网约车司机,如果有个头疼脑热歇了个三五天什么的,那就有可能连车费都赚不回来,赔钱跑车。

所以如果我们参考外卖小哥和网约车司机的情况,那确实是工资不但没有随着物价的上涨而上涨,反而是物价在上涨,工资在下降。

究其原因就是,工资跟物价是两个不同的系统。工资能否上涨主要是由劳务市场内的供需关系决定的,并不取决于物价。如果就业岗位很多,劳动力供小于求,那企业为了尽快招到人,自然就会提升劳动者的薪酬待遇。

如果人多活少,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那这活儿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情况就会出现了。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劳动者为了找到工作,那难免就会自降身价。劳动者自降身价之后,劳务市场也就会卷起来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我们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上涨了,但工资却没有上涨的原因。

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企业就会通过压缩员工的劳动力成本来提高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工资是不可能涨起来的。所以最终工资能否涨起来,还得取决于我们的产业结构以及劳动力是否供过于求?和水、电、燃气以及生活成本的涨价并没有直接关系,水电、燃气、交通等等费用涨价而工资不涨的情况是完全有可能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