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童年印象最深的一部电视剧或者电影,

那我不得不说一部电影,那就是04年上映的一部抗日喜剧片

《举起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说是一部喜剧片,但是影片内容在幽默风趣的同时,也不乏很多对抗日战争时代的嘲讽与思考,将中国传统喜剧表现手法和现代搞笑方式相结合,戏剧性地展现了中国民间智慧与日本鬼子的冲突和较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有一明一暗两条主线

明线:

是佛头争夺战,主要讲述抗日战争尾声,临近战败的侵华日军想趁最后的机会再捞一笔,于是将一尊金佛头运回日本,在运送途中不料被游击队员袭击夺回,为了将金佛头在鬼子出动之前送达太行山深处的游击队根据地,游击队长将金佛头暂时交给一个赶着驴车回村的中年农夫,农夫在回村途中偶遇追击佛头的鬼子,虽然巧妙地骗过汉奸和路边小队长对驴车的搜查,却被强令带路,无奈之下只能将他们先带回村子,并在村子里配合村民与鬼子周旋,等到游击队赶来将鬼子全部歼灭,佛头顺利运回太行山抗日根据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暗线:

“姥姥”将爱国学生收集日军进行细菌实验的证据送到红军手里,“姥姥”也是本片的主角,电影通过第一视角“我”,将“姥姥”本人的亲身经历再现在荧幕前。片中我们能多次看见“姥姥”在女扮男装后多次提出要回去找她的衣服,这看似蛮横无理的要求,在后面和游击队队长的交谈中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件衣服里装着的是日军在我国进行惨无人道实验的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似喜剧,实则各种隐喻

整部剧看上去都不像一部抗日片,影片整体都充斥在一股欢快、荒诞的氛围中,但是在这喜剧的外表下却处处充斥着导演埋下的隐喻,无论是影片开场的唱戏台词,或是郭大叔独自一人吸引鬼子所唱的听上去好笑的唱词,无一不展现了日军侵华时在农村的暴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人印象深刻的有这么一句话,

“一旦佛像到手,将村中所押村民全部斩首,以示威慑。”

这是渡边太君在吃饭前的训话,虽然在影片中这句话最后并未实现,最终也是游击队胜了,可在那个时代,不知道有多少村子毁在鬼子手中,我们又怎能忘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鬼子刚进村时抓鸡的搞笑场面,同样运用了隐喻,片中只讲述了抓鸡,却没看见他们抓人,那被抓的母鸡和小鸡不正是女人和小孩吗?

在那个时代,村中的男人都会被杀,女人则会被抓去当慰安妇,小孩则会进行奴化教育

,多么让人发指的行为,这样的行为我们谈何原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片中的后半段一位日本的高级军官,到死估计都没想到自己是死在一只鸡的脚下,公鸡惨遭“杀妻灭子”,在愤怒之下误打误撞将炮弹发射,这也无不体现了中华儿女的反击,

小鬼子叫你有来无回,中国人不是你能欺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部电影我记得是小时候在电影院看的,当时可能还小,只觉得影片很搞笑,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回过头来看这部影片,在笑的同时却多了一份深思,我们对待电影或许可以一笑而过,但是对待历史,我们不能马虎,那是一段屈辱史,影片也只是隐喻了日本罪行的冰山一角,我们不能也无法替前辈原谅日本人!我们能做的是,牢记历史,努力学习,不要让历史再次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