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绘图 刘阳

通讯员 陈红源 陈兰

继“芒狗”、转运珠、指尖陀螺等成人版解压玩具大火后,又一种被称为“捏捏”的慢回弹类解压玩具在年轻人中火了!吐司、饭团、布丁……这些颜色鲜丽,看起来十分好吃的食物正是“捏捏”。它们多是用硅胶类材质制作,有着软糯的手感,可塑性更强,且外形酷似各类美食,又好看又解压,受到不少年轻人追捧。

解压玩具真的能解压吗?6月12日,武汉专家表示,“捏捏”解压玩具确实能起到一定的解压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压力,如果压力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还是应选择更加科学健康的解压方式。

“捏捏”解压玩具线上线下热销

“一入捏坑深似海,‘捏捏’简直就是解压必备。”不久前,因为偶然刷到某直播间的开箱视频,25岁的李女士便迷上了这类玩具,当天就下单了好几个,到现在还会去追相关博主的开箱和店铺出新。

李女士介绍,日常工作需要经常性地看电脑、用鼠标,“捏捏”既能作为办公桌摆件,又可以在工作疲倦时缓解手腕和心理上的压力。“有时候工作推进不下去,需要放空的时候,就捏两下,那种慢回弹的感觉很解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在某社交平台上搜索“捏捏”,就能看到近百万条相关笔记。社交平台上还涌现出不少人气手工博主,他们自己手工制作“捏捏”进行售卖,售价从十几元至上百元不等,其中不少已售出数千件。由于这些“捏捏”都是手工制作,无法做到量产,因而制作周期较长,有些爆款甚至供不应求。

记者走访武汉多家超市和精品店都发现了“捏捏”的身影。有的走“美食诱惑”路线,外形高度还原奶酪、华夫饼、牛角包,勾起人的食欲,有的走软萌路线,如可爱的奶龙、蛋仔等。这些“捏捏”基本上是手掌大小,诱人的外观让人十分心动,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驻足。

“捏捏”玩具不能从根本解决压力

“捏捏”为什么能俘获年轻人的心?武汉市武东医院心理科心理治疗师杜贺敏认为,“捏捏”大多是用硅胶类材质制作而成,有着软软糯糯的手感,回弹性强,心情不好时轻轻一捏,软软弹弹的舒适感能让人瞬间感到舒适和放松,可以达到短暂宣泄负面情绪的作用;另一方面,“捏捏”玩具被商家制作成多种多样可爱的造型,如逼真的彩色包子、汉堡、蛋黄酥,还有各种水果类、小动物类,光是看着那可爱的造型,就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摸一摸,捏一捏,既好看又解压。

解压玩具真的能解压吗?杜贺敏表示,“捏捏”这类解压玩具,确实具有一定的解压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压力。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舒缓压力和焦虑,但长期通过这种方式解压可能会存在一些负面效应,比如可能会导致对捏捏玩具上瘾,产生心理上的过度依赖,一不开心有压力,就想去把玩,甚至没有压力时也忍不住想去摸一摸、捏一捏,花费的时间很容易失去控制,时间一长,可能会影响工作,学习时的专注力。从产品安全性上,该类解压玩具材料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长期接触可能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武汉市武东医院心理科主任赵孟指出,一般比较轻的压力或许能通过“捏捏”解压玩具得到缓解,但如果是较大的压力,且持续时间较长,还是建议大家选择更加科学健康的减压方式。

合理规划时间才能科学缓解压力

年轻人究竟应该如何科学减压?赵孟主任表示,一方面,当下很多人的压力,焦虑,其实来自对自我生活的不合理规划,从而感觉到被很多事情裹挟着,焦头烂额,但做了之后也很难体验到真正的快乐和意义感,因此,科学减压首先应注重内在的良性体验,合理规划时间,这样才会更容易获得心灵上的松弛感及幸福感。

另一方面,很多人的压力焦虑常常来自这些情景:很多事情都赶在了一起,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同时解决几件事;或是事件本身让自己感到有难度,无从下手;又或是焦虑担心即将发生的事自己做不好。其实,无论我们面临什么样的事,最终都要先学会稳定好情绪,然后再想办法分解任务或目标,逐步解决压力事件,这样才能在行动中逐步减轻内心的压力感。

赵孟主任建议,要想科学健康减压,还是应多走到户外去,比如每天规律进行有氧运动,或是周末放下手机去大自然中多走一走,多增加和家人朋友面对面的互动,这些方式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放松。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