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第九兵团在长津湖一战闻名世界,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战将,在1955年宋时轮被授予上将衔,在他的诸多英勇事迹中,也流传着他与粟裕不和的传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时轮与粟裕的矛盾发生在解放战争中,宋时轮是湖南醴陵人,在1926年考入黄埔五期,第二年就入党了,算得上是一位科班出身的军事将领,他在1930年就当上了红军的师长。

后来参加了长征,担任过红军28军军长,相比留在苏区打游击的粟裕来说,宋时轮的级别和资历要比他高一些,粟裕是属于后来居上,因此宋时轮有点不服气,在粟裕面前摆资历。

在1947年8月,宋时轮就和粟裕闹过不愉快,当时野司给宋时轮的命令是坚守阵地,然而当国民党的一个师袭来时,宋时轮竟然擅自决定率部过了黄河往北去,导致兄弟部队陷入被动局面。

在宋时轮北撤的过程中伤亡上千人,为此宋时轮遭到处罚被留职察看,宋时轮辩解称得到过上级同意,为此和粟裕有过争吵,毛主席得知后怒批宋时轮,直接打电报给粟裕陈毅,建议对宋时轮撤职处分。

最终是粟裕和陈毅联名求情,才免去了对宋时轮撤职的处罚,这件事在华野内部影响很大,大家都知道宋时轮顶撞粟裕,按理说被毛主席批评过之后,宋时轮该收敛一些了,可他并没有。

1948年,在准备发起济南战役前夕,华野召开动员大会,时任第十纵队司令的宋时轮被安排去参加城西的战斗,没想到在听了粟裕的安排之后,宋时轮当场就不干了,还是在会上。

宋时轮当即表示10纵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很大,人员和弹药都需要补充,否则无法参加战斗,导致会场气氛陷入尴尬,说完这些之后宋时轮就提出休养,随后就中途退出了会场。

宋时轮的行为被视为公开顶撞上司,这是对指挥权威的削弱,在军内是绝对不允许,毛主席得知了宋时轮的行为十分生气,随后发电报给华野,直言“宋时轮行为极为不当,应予撤职”。

这一次还是粟裕和陈毅保了宋时轮,没有对他撤职,否则宋时轮就当不了兵团司令,自然也就不会被授予上将了,经过了这两件事,外界就出现了宋时轮与粟裕不和的传闻。

实际上粟裕对宋时轮顶撞自己并没有放在心上,在特殊的十年里面,时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的宋时轮遭到批判,被扣上了“帽子”,主持学院日常工作的粟裕则把批判他的材料扣押了下来。

一直没有批准对宋时轮的批评,保护宋时轮受到更大的冲击,至此宋时轮理解到了粟裕的良苦用心,1984年粟裕病逝,可扣在他头上的帽子却没有被摘掉,粟裕的妻子楚青一直在为此奔波。

1987年,宋时轮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了粟裕被扣帽子一事,他指出在1958年被批评的同志许多人都平反了,希望组织也能解决粟裕的问题,正是宋时轮的提议,才让为粟裕平反提上日程。

终于在1994年,由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和王震公开发文,正式为粟裕平反,恢复名誉,此时距离粟裕去世已经10年,距离宋时轮去世也已经3年了,宋时轮是1991年病逝的,享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