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一个德国的军队可以说将其他国家的军队打的找不到北。这不仅得益于希特勒出色的指挥才能,还有着一个依仗——德军第六集团军。

德军第六集团军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机械化部队,可以说代表了整个德国最高的机械化水平,整个军队武装到了牙齿。但是机械化水平越高,也代表着消耗和花费越大。当时的德国是以战养战,因此在前期的时候,这个第六集团军越打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六集团军规模最大的时候是在1942年进入苏联境内的时候,这时候的第六集团军有七百多辆坦克,七千多门迫击炮,并且几乎有二十多万人,这对于当时的德国乃至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军团。

这样巨大的军团,其所带来的战斗力自然也是其他军队无法比拟的。

首先要分析一下德国军队的作战策略。由于本土资源匮乏,德国军队只能够以战养战,并且尽可能地进行快速作战,防止出现后勤不足的情况。因此德国军队在前期的时候,铸造了一个著名的战斗模式——“闪击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闪击战初具现代战争的雏形,以飞机和坦克作为推进,佐以步兵进行后期清扫,这使得当时的欧洲毫无招架之力,也因此第六集团军越来越大。

第六集团军的覆灭也是因为“闪击战”。闪击战这样的战斗只能够进行快速作战,而德国当时因为作战非常频繁,一开始没有显现什么弊端,但是到后来进入苏联境内之后,由于苏联广阔的战略纵深,使得德国军队的供给开始逐渐有些跟不上。后来的苏联更是下了一场大雪,彻底击溃了德国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苏德战争中,第六集团军几乎老底拼光,而对于德国来说,第六集团军的覆灭也间接促使他们的最终失败。

那么这样一支军队如果给日本的话,日本的战斗力会提升多少呢?

对于日本来说,如果能够拥有这样一支高机械化的部队,将会在战场上发挥出极大的作用。但是日本方面却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这样的部队日本养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高机械化就代表着高耗能。当时在战争当中的主要能源就是石油,日本这个国家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贫瘠的国家,整个土地上是没有多少石油的,因此日本的战略实际上也是以战养战。

日本本土举全国之力养不起这样的军队,以战养战更养不起这样的军队。日本在二战当中希望能够通过压榨中国的资源进行战争资源的筹备,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我国不仅仅有着正面战场作战的部队,还有着敌后战场作战的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想要进行如此大资源的掠夺很明显是不现实的。而且日本本质上的工业水平并不算非常高,即使是在二战期间拥有大量航母和飞机的日本,都不能代表着他们的工业水平很高。

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就是日本的“零式飞机”。零式飞机为了能够增加速度,降低了整个飞机的防御架构,导致在二战期间几乎就是纸糊的。而日本在海战上的内容则更是可笑,对待对方舰艇,他们往往会采用自杀式的冲锋,这使得本就资源匮乏的日本其实一直在做着无谓的消耗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日本来说,像第六集团军这样的军队,日本别说拥有了,就是从天而降一个这样的部队,他们都根本没有办法养起来,单单是机械的保养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投入,贫瘠的日本哪里能够养活的了呢?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