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淮粮仓安徽泗县175万亩小麦迎来了成熟收获期,全县正组织5000多台联合收割机,打响了抢收小麦“攻坚战”,确保丰收的粮食颗粒归仓。

“嘟,嘟,嘟!比赛开始!”随着裁判员一声哨声,泗县小麦机收减损总决赛在黑塔镇倪姚村种粮大户马端运的麦田里举行。进入决赛的6名农机手动作娴熟,收割、脱粒、粉碎秸秆一气呵成。随后,技术裁判团队拿着取样框到地里随机取样。“一亩地是660平方米,我们取1.5平方米看它有多少麦粒,然后拿660除以它,这样就能得出来一亩地具体损失了多少小麦量,目前来看机损应该在1%左右。”裁判员万杰介绍。“俺家今年种了200亩地,亩产1200斤左右,如果一亩地可以减损10斤,200亩就是2000斤,能多收入两三千块钱呢。”马端运高兴地说。泗县农机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工程师周光明介绍:“通过近几年不断推进机收减损比赛,机收损失率从几年前的1.8%降到了现在的1%左右,按照这个比例计算,每年午季全县能节省近千万斤粮食。”

近年来,泗县多举措推进“机收减损”工作,进一步降低粮食收获损失率,全力保障夏粮颗粒归仓。记者 禹志强 通讯员 杨雪 姚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