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讲出好故事 铸造大品牌——“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文化篇

兰州牛肉拉面,看似一碗简单的面食,却是文化碰撞后的火花,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仿佛是这座城市的缩影。每当那醇厚的牛肉汤浇入盛满面条、萝卜、蒜苗、牛肉的大碗时,这碗“牛大”好似能让人听得见黄河的波涛声,领略到西北的豪放与粗犷,感受到兰州人的工匠精神。这不仅仅是一碗面,也是一部历史、一种传承,更是一份情感的寄托。

凭着“兰州牛肉拉面”这一文化符号,可以从一个视角领略兰州风韵。文化赋能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发展,“一碗面”便成为文化的“味蕾”、城市的情怀,是兰州城市的符号、文化的象征。它会让更多的人记住兰州、了解兰州、爱上兰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观金城精品牛肉面店的拉面师傅展示拉面技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胡淼山 摄

匠心独用:“一碗面”盛满城市的情怀

在兰州,随意走进一家牛肉拉面店,它的制作间都是开放式的。在这里,等一碗面的几分钟里,不仅能欣赏久负盛名的拉面技艺,更能从那独具特色的“牛大”里看到这碗面的兼容并蓄,体会到这碗面里的工匠精神,感受到兰州这座城市的豪爽与乐观。

一碗兰州牛肉拉面,面条筋道爽滑,牛肉醇香滑嫩,调料丰富多样,每一种食材都经过精心挑选和烹饪。其制作流程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拉面师将面团搓成长条,沾上干面粉,随后握住两端,双手同时上下甩动,再将拉开的面条在手上回折拉开,反复几次后,面条便如银丝带般在空中飘动,轻盈而优雅。将拉好的面条放入沸水中煮熟盛出,然后加入牛肉、蒜苗、香菜、油泼辣子等配料,再浇入炖煮数小时的牛肉汤,激起独特的香味。夹起一筷头的面送入口中,牛肉汤的醇厚与面条的筋道在口中交织,再配上香菜的香气和蒜苗的清新,让人回味无穷。

“从心所欲不逾矩”。兰州牛肉拉面的制作流程,不仅展现了匠人们对食材的精心挑选和对技艺的精湛掌握,更体现了他们对美食的热爱与追求。每一碗牛肉拉面,都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牛肉拉面是一个记录标本,是一个活的证明,沉淀了历史的记忆。”金城文化名家、地方文化研究者燕兵在他所著的《兰州味道 牛肉面的故事》书中如此写道。燕兵认为,绵延不绝的丝绸之路贯通东西,用时间的力量积淀出这一碗面。这一碗面初创伊始,就融汇了各族人民的劳动和智慧,共同造就了这碗传递人间温暖的面。兰州独特的地理、物产、人口构成,造就了兰州牛肉拉面的辉煌。而兰州这座省会城市的商业中心地位,也促进了兰州牛肉拉面品牌的形成和传播。

闻名遐迩:“一碗面”名贯大江南北

以美食为载体,以文化为内核,抽丝剥茧讲好牛肉拉面故事,展现牛肉拉面制作技艺和传承人的工匠精神。各领域从业者积极推进跨界融合发展,让其成为外界领略兰州文化的一把钥匙,持续为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潜力。近年来,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下,社会各界不断挖掘兰州牛肉拉面的历史文化资源,扩大兰州牛肉拉面“朋友圈”,“兰州牛肉拉面”品牌名贯大江南北。

几乎每天,兰州牛肉拉面第四代传承人马文斌和解说员都会来到鸿宾楼大厅,现场演示牛肉拉面的拉制过程。观金城精品牛肉面店负责人借鉴马家窑文化,设计了外陶内釉的专用碗,同时精心打造饮食空间,将牛肉拉面技艺全景化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兰州“80后”女沙画师朱晓玲巧用妙手在沙画台上用细沙刻画出兰州牛肉拉面缠绕在百年水车车轮上,仿佛一条银色的丝带,轻轻舞动在时间的洪流之中。在兰州牛肉拉面文创设计作品展上,众多艺术家用视觉语言、文化符号将博大精深的牛肉拉面文化呈现给大家……越来越多的人聚力推动兰州牛肉拉面文化创新,赋予其更多文化内涵,推动兰州牛肉拉面“出圈”。

2021年6月,兰州牛肉拉面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这进一步推动了兰州牛肉拉面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会长马利民说:“兰州牛肉拉面凝结着劳动人民的创造和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有力见证,需要不断挖掘保护、传承创新、宣传推广,使品牌和技艺代代相传,更好地奉献社会。”

据了解,近年来,兰州市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结合、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相结合,加强品牌保护,培育了金鼎、马子禄、吾穆勒、马有布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积极推进兰州牛肉拉面“老字号”企业改造升级,在传承独特产品、精湛技艺的基础上,推动与文化创意、旅游参观、“互联网+”、电商运营等新业态新模式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并放大品牌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

岁月磨砺:“一碗面”让世界爱上这座城

“从成都到兰州,我专门花7个小时坐高铁,就为一尝兰州牛肉拉面。”“跑一场酣畅淋漓的马拉松,吃一碗心心念念的‘牛大’,一解我这个定居南方城市兰州娃的乡愁。”因为一碗面爱上一座城,在抖音、知乎、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上,关于兰州牛肉拉面的感悟、游记并不鲜见。地方特色美食已成为外界认识一座城市的起点,其承载的记忆和生活方式便是串联起城市文化、历史、地理的探索之绳。兰州牛肉拉面之于兰州亦不例外。

舌尖带动脚尖,让“流量”变为“增量”。我市将继续深入挖掘兰州牛肉拉面文化的内核和内涵,加强市场营销策划和宣传推介,打造兰州牛肉拉面IP,助力商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建议结合农耕文化、民族交融、丝绸之路、伏羲文化、黄河文化等,深入挖掘弘扬兰州牛肉拉面人文精神,打造兰州牛肉拉面‘非遗+文旅+数字’新模式,加强文化赋能。”省政协委员、省政府文史馆研究员杜擂升在“市委书记倾听委员之声”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座谈会上谈了自己的想法。

“我们将系统挖掘梳理兰州牛肉拉面文化起源、历史传承、地方特色、历史故事和代表人物、代表品牌等文化资源,加强传统工艺、口述历史的整理。创作‘一句话宣传语’,歌颂兰州牛肉拉面文化之美、城市之美;创作‘一部宣传短片’,宣传兰州牛肉拉面;创作‘一部小品’,讲述兰州牛肉拉面的故事;创作‘一首民谣’,颂兰州,歌美味,说风情;创作‘一部兰州牛肉拉面文化纪录片’,全面讲述兰州牛肉拉面的历史渊源、制作技艺、发展历程、名人故事等。”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采访中,业内人士建议我市建设兰州牛肉拉面博物馆、文化景区、小镇、研学游体验工坊,举办制作技艺大赛、制作技艺研学等活动。引导企业、园区及相关产业配套基地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文化赋能是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发展腾飞的基石。预则立,这需要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下,社会各界以更加专注的姿态、坚定的执行力、长远的眼光,来体现兰州牛肉拉面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愉悦性,从而赋予这碗面文化的“味蕾”,进而提高兰州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携手发展这座城市。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立山 丁晶 汪文学 蒋凌 郑丽君

来源:观澜新闻客户端

总监 | 曹育海

监制 | 张 萍汪政清

吴振泰

责编 | 徐爱芳

编辑 | 王立命 赵晶玲

王夏筠

永登县融媒体中心

为永登喝彩 为家乡点赞

永登电视新闻

永登发布

抖音 : 永登县融媒体中心

新浪微博:@永登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