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李白,我们很快会想到,他是一个喜欢喝酒,朋友满天下的人。

就像余光中说的:“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事实上,在唐朝,李白的言行举止,总是显得格格不入;并且他带着孤傲的气质,释放自己的个性。

人要过好这一生,不做影子,而做人。

如果你不合群,也不会说话,觉得自己情商低而烦恼,那就多看看李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看的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随手给人点赞,自然会有好印象。

每个人都有缺点,也有优点。可是很多时候,我们盯着人家的缺点不放,还忽视了别人的优点。

人家做了九件好事,有一件坏事,你就说人家是坏人。这是不对的。

不管和谁打交道,记住“看人看长处”。

李白遇到官员韩朝宗,说:“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遇到种地的荀媪,说:“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任何层次的人,在李白看来,都有值得赞美的一面。官员很勤劳,没有功劳有苦劳;百姓很朴素,生活很苦但是精神面貌不错。因此,他走到哪里,都能够得到关照,官府里可以喝酒,农家可以借宿。

为什么你不合群,也不会说话,其根本是你“看不起别人、看人不顺眼”。总是门缝里看人,那就没有一个正常人,都是扁扁的。

随手给人点赞,只要不浮夸,那就能留下好印象,以后的交流,自然就顺利了。

02

做一个积极上进的人,总会有人喜欢。

你自己黯淡无光,那就不要责怪别人发现不了你,也不要厌恨没有人听的话。

你有本事了,一开口就能得到人家的喜欢;你不擅长说话,但是人家看你写的字,就有了好感。

李白去长安求发展,遇到了名臣贺知章。

在相遇之前,李白、贺知章,非亲非故,压根就没有交情。

但是贺知章欣赏李白的才华,给他点赞:“此乃滴仙人。”

之后,李白被举荐,入了翰林。

还有杜甫、白居易等人,英雄惜英雄,也很自然走到一起。杜甫赞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你不合群,不是所有的群,都不能容纳你,而是你自己没有本事,不值得人家容纳。

任何群体,都是有利益的,也是有层次的。你对大家有利,那么你很快就会入群。就算你不会说话,大家也会理解你。

当你被孤立的时候,那就努力发自己光。这是最好的改变方式。你一直抱怨别人,只会更加暗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坚持坦诚说话,不必讨好所有人。

李白在翰林院当差,得到了唐玄宗的厚爱,也常常入宫喝酒。

唐玄宗身边的杨贵妃,红得发紫。国舅杨国忠,也攀上枝头,变成了红人。

还有高力士,没有什么本事,阿谀奉承倒是很厉害,也混到了高层。

宫廷里的一切,李白都看清楚了。也非常真实地透露自己的想法。

唐代贯休《古意》里说:“一朝力士脱靴后,玉上青蝇生一个。”

给外邦写回信的时候,李白让高力士帮自己脱鞋,让杨国忠磨墨。

喝酒了,李白还写诗,说杨贵妃和赵飞燕有得一拼。赵飞燕的结局很悲催,这不是暗喻杨贵妃的结局吗?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样的古训,谁都知道,但是听到了刺耳的话,多数的人,受不了。

当李白得罪了一批人之后,就不得不离开翰林了。

泰戈尔说过:“‘真实’的含义被误解,轻重被倒置,那就成了‘不真实’。”

一个人活得过于真实,在这个社会,会显得格格不入。尤其是虚伪的人,会让你很难堪。

因而,你不合群,不会说话,也许是活得太真实了, 你老是讲真话,人家不爱听。

这样的你,尽管做好自己,合群不合群,都没有关系。

你再努力,也无法讨好所有的群。真实一些,得罪了一些人,是没有关系的。

04

一个人独自走路,有时候也蛮好的。

李白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诗人也有孤独的时候,喝闷酒。

李白和高适是朋友,但是后来走散了——“但洒一行泪,临歧竟何云。”

杜甫回家去了,为生计而奔波,难以再见。

贺知章退休了,回老家去了。

原来,再好的朋友,都会走散。你不一个人自斟自饮,还能怎样?

不管你混多少群,如何学会说话,到头来,还得一个人走路。起码你退休之后,社交就会打回原形。

聚聚散散是常事,不要因为自己形影相吊而烦恼。也许,你只是早一点适应孤独吧。

越是热闹的场景,离开的时候,越会凄凉。反而是那些很平常的相聚,分别的时候,大家都很自然。

人生在动静之间,缘分在聚散之间。永远的,就是“变来变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不合群,也不会说话,真不是社交出了问题,而是自己的改变不够快,跟不上节奏。

你也不要刻意去训练什么情商。当你情商特别高的时候,连自己都厌恶自己。

没有必要,把自己修改成“面目全非”的样子,一味地去讨好别人。

独处很好,群处也不错,一个人走路也能看风景。别人笑你,你也一笑而过,不值得多琢磨。

生活已经够累了,你还要每天去研究什么人情世故,不是自己找麻烦?

庄子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一生那么短,做自己的时间都不够,哪有功夫做别人?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