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外交官许世英:应邀看脱衣舞,记者问其感受,他如何回答?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当今时代中国外交的永不过时的政策准绳,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的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战略。

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各领域全面发展的今天,中国作为屹立于世界的大国,并没有像美国等国家一意孤行、拉帮结派,奉行单边主义原则、挑起世界各地对立争端,中国从战火中走来,深知和平的重要性,在自己繁荣发展的同时毫不吝啬的对周边国家提供帮助,与多个国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战略伙伴关系,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事实上,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朝,由于国力孱弱,在列强的炮火威胁下被迫签订了一系列 “自愿”条约,在那个至暗的时期,中国早就没有了昔日的天朝上国的威望,外交更是名存实亡,像李鸿章、左宗棠之辈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名望,但是在与其他国家交涉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弱国无外交”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

好的土壤才能培育出茁壮的苗禾,强大的国家实力才能孕育出强大的外交官,但是有这么一位外交先祖,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在落后的清朝乃至民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从神童到外交官

出生于1873年的许世英在中国外交史上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更是为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许世英的父亲接受过一定的旧式教育,受到良好家庭氛围熏染的他在六岁时就进入到私塾学习,在十八岁时就中了秀才,可谓是神童也不遑多让。

但之后的几次乡试却都已失败告终,但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注定了他不会是池中之物,在1897年,他进京参与了当年的礼部选拔人才考试并拔得头筹,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绩,次年就开始在京中担任要职。

做官以来,他的官职几番流转,但始终位于权力中心,到了1907年,他受到慈溪太后和光绪皇帝重用,正式开始接触外交事业,在不断的应酬交往中结实了日本重要领事。

他的外交才能逐渐在这些应酬中展现,之后的几年里他受到清政府外派,分别到达俄国、德国、荷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参观学习。学成归来后,国内局势早已风起云涌、天翻地覆,袁世凯发动政变,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自己当上了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朝皇帝的退位对许世英的职业发展来讲显然是不利好的,但是对于才华卓越的他而言,同样受到了袁世凯的青睐,于是,在其他人的推荐下,许世英成功地当上了大理院院长,在民国时期开创后,又成为国民共进会的核心人物骨干,在1912年之后,共进会与其他组织合并形成国民党。

虽然世道混乱,国家领导人更迭频繁,各方势力割据,但许世英就像一块熠熠生辉的金子,他以自身的硬实力征服了所有人,不管局势如何变幻,他总是被委以重任,为国家行使着至关重要的权力。

时间一晃来到1928年,此时的民国进入了蒋介石执政的阶段,社会局势更加复杂,在清朝末期和北洋政府都担任重要职位的许世英到了这时期在政治上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拥有不少令人瞩目的时刻。

此时日本对中国的关系已经非常紧张,日本对中国全面侵华、占据中国的野心天地可昭、世人皆知,外交官的工作更是举步维艰、难以推进,在这种仰人鼻息的时刻,原本的对日外交官不堪重负,直接向上递上一封辞呈。

此时非常关键,原本的外交官又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这种情况,这让蒋介石十分头疼,千钧一发之际,许世英站了出来。

提及此处,发动侵略中华战争的日本人正好是昔日许世英的好友之一,因此他在危难关头顶上这份差事极有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中日的关系,彼时的蒋介石甚至满怀希冀,希望能通过两人非同寻常的关系来避免这次战争。

但是国事永远凌驾于私人感情至上,许世英站在国家层面,他就不在是许世英个人,尽管确实对中日关系稍有缓解,但大战势在必行,日本已经彻底奉行了法西斯主义,许世英纵有旷世奇才,也无能为力,于是立即回国,嘱咐上层全面部署反侵略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王朝的没落、外交的至暗时刻

不得不说,许世英的一生在某种层面上来看注定是悲剧的,一个贫弱的国家又怎会在外交事业上有重大建树呢?

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炮火硬生生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与市场,从此战乱纷争不断,地大物博、资源丰厚的中国成为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严重的香饽饽,于是其他国家在英国之后纷纷效仿,逼迫清政府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中国也从此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彼时的许世英凭借自身的才能在处理一堆案子之后被上层重用而进入了外交行业。在清政府灭亡前一年,仍然不停地做着最后的抵抗与挣扎,且在这段日子里,许世英等人受清政府安排应邀到美国参加位于华盛顿的第八届世界监狱改良大会,这次参会是许世英代表清政府第一次在世界层面上表达自己的声音,意义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又紧接着奔赴欧洲学习先进的司法知识,此时法国已初步完成了原始资本主义的积累,国力雄厚,完全不把清政府放在眼里,因此在许世英到达法国时就难以避免地受到了他们的侮辱。

法国高官早已看不惯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与傲慢自大,得知中国思想意识比较保守,于是心生一计,在许世英一行人完成主要任务后不怀好意的邀请他们去看“精心”准备的表演。

许世英就这样毫无防备的看到了所谓的“脱衣舞”,法国高官盯着他的表情,企图在上面捕获到一丝难堪与屈辱,但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

场上衣不蔽体的摇曳多姿,场下的一些中国人一些已经面红耳赤,低着脑袋不知所以的吃东西,但尴尬的情绪仍然溢于言表,唯有许世英,他虽然心里也觉得此事伤风败俗,也深知这是对方的故意刁难,但他始终谨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因此表面上仍是一派不为所动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淡风轻的他与其他人谈笑晏晏,格外悠闲自得的吃着水果点心,丝毫没有表现出其他异样,这种行为引起了法国高官的不满与好奇,宴席结束后忍不住派记者前来打听,不撞南墙不回头地问道:这场表演许世英先生认为如何呢?

其他清朝代表一致看向了许世英,害怕言语出错,在外侮没了国家的尊严回去也难以交代。许世英不慌不忙,却嘲讽反诮道:想必这种活动能够帮助贵国增加人口。

此话的弦外之音非常明显,在场众人都对法国的这种行为而感到不耻,气氛突然变得轻快起来,而法国人自知理亏,也夹着尾巴不吭气了。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许世英的格局之大,他的名气也再一次扩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内忧外患、生不逢时的许世英

1964年,这位伟大的外交家走完了自己的传奇一生,在台北逝世,享年92岁。他的一生正处于世界形势重组的复杂时期,首先是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的猛烈攻势下丧权辱国、清帝退位,之后又经历混乱不堪的北洋政府时期,再到后面的民国与新中国。

经历了频繁的改朝换代,他的才能在战乱中难以得到发挥,纵使得遇伯乐,但国内局势却并没有给他太多伸展的空间。

弱国无外交并非是一句空话,当时的中国在外交立场上可用的筹码不多,作为外交官的许世英即使满腹经纶也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国际上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争取自己国家的权益,一些战争并非能凭借一个外交官在国际上的三言两语就能阻止。

在这内忧外患的时代,许世英怀揣着大智慧,但他并不能由此而救活一个已经病入膏肓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世英可谓是没有生长在一个好时代,但他的付出努力确实让当时的国家获得了一点点的喘息机会,虽然没有避免消亡的结果,他的的贡献仍然是值得肯定的。无论是清政府还是北洋政府,他的覆灭归根结底是内部原因造成的。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要以史为鉴,努力提升自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国家强才能给我们个人展示才能的舞台,拥有一个强大的后盾,其他国家也不会再刁难在外的华人华侨,如今这份万世太平是无数先烈前辈用鲜血打下的,我们更应秉承其遗志,将这份和平维持下去。

参考文献:

[1]潘晓玲.从《雪楼纪事》看许世英的驻日活动[J].今古文创,2020,(36):87-88.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0.36.038.

[2]陈锡璋.从清末至民国许世英的从政之路[J].工会信息,2017,(08):20-2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