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松江四季村晚之夏季展示暨“非遗进社区”江南丝竹专场演出近日在九亭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12首经典民乐曲目轮番演奏,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演出既有民乐合奏,也有笛子独奏、弹拨乐齐奏等。《南泥湾随想》把观众带回那个艰苦卓绝但又充满斗志的年代;曲调明快的《紫竹调》营造出了烟雨蒙蒙的江南水乡,竹林摇曳、溪水潺潺的景象;笛子独奏《渭水秋歌》响起时,悠扬而深远的音色生动诠释出了秋日渭水河畔的宁静。观众席间鸦雀无声,沉浸式感受独特的民族风情和音乐韵味,更有居民全程录制了表演,打算慢慢回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蕴含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民族智慧。据悉,九亭镇江南丝竹队前身为1940年组成的九亭小青班,后于2002年正式成立。队员们常年活跃在各个群众文艺舞台,主要演奏曲目包括江南丝竹八大曲、传统曲牌和地方戏曲音乐等,有力推动了地区非遗文化的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亭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辛欣悦介绍,6月以来,九亭镇以“传承传统文化 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举办了一系列文化遗产日活动,除了民乐演出外,还推出香囊制作,画糖画、写扇面、剪纸等非遗项目体验与展示,让居民在领略其中趣味的同时,萌发出参与非遗传承保护的热情。

文字、图片:刘芮孜

编辑:张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