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小妆

古代皇帝“讲究”多,不但要面子,还要“里子”,因为他们握着权力,所有人都俯首帖耳,所有他们对权力十分迷恋,他们幻想长生不老,想永远享受这样奢靡的生活。不少皇帝迷恋炼丹,渴望从道教中发现不死的秘密,有的皇帝派人寻找“仙药”,总之一个目的,就是长生不老。

当然他们的努力是徒劳的,丹药一时半会找不到,他们也不能“坐以待毙”,所以他们把目光投向玉。玉是通灵的,宝玉能储存人的精气,精气不散,肉身就不会腐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帝的想法是,现在科技达不到能够让他不死,那么他要保持肉身不腐烂,没准有一天会活过来。“金缕玉衣”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金缕玉衣”真的那么神奇,能令人死而复生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朝时皇帝和王爷死后,都用金缕玉衣做寿衣,代表不同于他人的尊贵身份,有钱人也要体现“阶级感”,他们用银线编制衣服。皇帝和皇亲们更是为了骄矜费尽银钱,他们去全国各地找最好的玉块,然后让最好的裁缝去缝制玉衣,全国人民真是为了皇帝的死操碎了心。

每一件“金缕玉衣”,都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

“金缕玉衣”不仅仅是“面子工程”,而且还有一套说法。古代人相信玉能吸收并储存人的精气,能够将精气堵在体内,这样尸体永远不会腐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代阶级感比较强烈,尤其在“死”这件事上,如果下层人敢穿“金缕玉衣”做为寿衣,那就是欺君之罪。汉朝有个当官的叫赵忠,他很孝顺,父亲死后他悄悄给他穿上“玉衣”,结果被皇帝知道了,朝廷派人将墓地掘开,玉衣拿走,尸体抛弃荒野,赵忠全家被关进大牢。“金缕玉衣”是皇帝独有的,大臣也不能私自给家人使用。

后来朝廷下令禁止任何人用“金缕玉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军人在河北施工,发现一座巨大陵墓,他们赶紧上报文化部。

考古学家立即进驻河北,对陵墓进行挖掘,发现一座古墓,保存非常完好,经过一番考察,认为这个墓地是西汉中山王刘胜的墓地,他的妻子也在古墓里。令人震惊不已的是,他们身穿“金缕玉衣”,这个消息引起周围的震动,大家纷纷赶来看看“金缕玉衣”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胜身上的“金缕玉衣”十分宽大,有将近两米,玉衣上镶嵌2000多片玉片,穿插在其中的金线,重量有一千一百克,玉衣有五个部分。

其中头部制作成人形,十分奢华。他妻子的玉衣小一点,但也精美无比,有2000多片玉,都是上好的玉块,金丝重量七百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古学家继续深入挖掘,在全国各地挖掘出二十多件“金缕玉衣”,不过,这些“玉衣”虽然也十分奢华,但总比不上,中山郡王那件玉衣豪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遥远的汉代,科技不发达,技艺也没有现代发达,能够做出这样精美的玉衣,令人不得不佩服中国先祖卓越的智慧。

花费许多精力制作的“玉衣”,是不是能保存尸体不腐烂呢?当然不是。中山王一样是一堆骸骨,但是玉衣却依然像刚下葬时的那样,不仅令人感慨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盗墓一向不是容易的事,有的被机关乱箭射死,有的中剧毒,还有的遭到一系列报应。但为何自古至今都有人跃跃欲试,冒着生命危险也要盗墓呢?利益。

世界一切都是虚,唯有人对利益的那颗心,最真,最实。为了利益,不惜性命,铤而走险的大有人在,所以墓常有,盗墓贼常有,无论用什么方法预防盗墓,总有人技高一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汉朝有这样的风俗,才引得盗墓贼不断盗墓,盗墓贼不惜冒着被株连九族的危险去盗墓,为的就是一件“金缕玉衣”。想想吧,得到这样一件“玉衣”,这辈子衣食无忧了。

就为得到“一张皮”,盗墓贼就会这么猖狂,如果有更多的财宝,那会有更多的人不顾性命去攫取,人性的贪婪是无止境的。

“金缕玉衣”笼罩下的,是人性的贪欲,对生命无止境的攫取和贪欲,对权力的贪婪和对钱财的贪念,如果没有一个“贪”字,人世间很多悲剧都可以避免。

汉朝墓地因为盗墓贼总是不请自来,所以皇帝禁止人们再用“金缕玉衣”做寿衣,包括皇亲国戚,不过,皇帝自己仍然也是用的吧!毕竟对长生不老的渴求,是每个人内心的贪恋和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