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友友们好!
不知从何时起,老物成了人们收藏的宝贝,有的价值连城,有的有市无价,有的多少钱也不卖。
有的人收藏,是为了传承;有的人买卖,是为了赚钱;有的人收藏,是为了收藏古文化;有的人收藏,是为了当摆件;有的人收藏,是对历史的尊重。
收藏这些老物,就是在传承和弘扬祖辈人留下来的文化,这些老物,不仅有经济价值,并有历史价值,还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这一件件老物,能让我们后辈人更好的了解过去,并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也使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和脚底的这片热土。
友友们,图中物件,是干啥用的,知道么?欢迎下方留言评论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木质物件,笔者不知干啥用的。
笔者虽为80后,太多的老物并未使用过,也未见过,但对它有着深厚的情感,因为它们承载着父辈人的生活轨迹,承载着父辈人酸甜苦辣的生活,承载着父辈人喜怒哀乐的情绪,承载着一群人的重情重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木质物件,像是压什么东西的物件,两个圆形轱辘能滚动,用过此物的友友,年龄不小了吧?
都说地域不同,所用之物也不同,名字功用亦不同,但都是长辈人随着经验的积累,用有限的材料,制作的无限的生活用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脚杯,做工略显粗糙,但款式和颜色甚是诱人,友友们,看得出是哪个年代的物件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线拐子,本地的叫法。
三四十年以前,逢农闲季,农家妇女就会结伴买线织布。三五个妇女骑大梁自行车到几十里地外买线,回家后挑选线、洗线、拐线、缠线、搭配线,最后坐在织布机上织布。
那个年代,织出的布,大多以格子布为主,颜色不多,但纯棉的布料很是舒适,可做门帘子、炕单子、褥单子、枕头套儿、枕巾、被罩等等。
梭子在母亲手中来回穿梭,手、脚、眼有节奏的合作着,初看母亲织的是布,再看母亲织的是一家人的生活,织的是一家人的未来和希望。友友们,是否还记得母亲织布的画面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匠人钻孔所用之物。
以上6个消失的农村老物件,越来越少越值钱,家中若有请藏好!
每一件老物,都会随着时代更迭渐行渐远,它们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是人们生活的“记录者”,是社会向前发展的“推动者”。【图文原创,严禁抄袭搬运剽窃,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