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陈毅元帅是我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他是一位老党员,是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走出来的,与毛主席的关系非常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他们二人的交情,在毛主席身边的卫士长李银桥很有发言权,在他看来,毛主席和很多人有私交,但基本都以工作为主。

而陈毅不一样,因为他性格开朗,又喜好诗词,而毛主席也有这方面的喜好,因此二人算得上是真正的好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可以这么说,陈毅与毛主席之间既是战友也是诗友,堪称一辈子的朋友,而且他们都互相非常欣赏对方。

站在陈毅的角度,他认为“毛主席是望尘莫及的”,甚至认为与毛主席相处的时候有“可望不可即之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样的背景下,毛主席会将一些重要任务交给陈毅完成,而陈毅也不负众望,都完成得很好。

在1949年,解放军发动了上海战役,由陈毅指挥战争,是一场极其重要的战役,毕竟上海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很快。

正是因为上海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此前为蒋介石带来了大量的本钱,而在没有解放之前,上海仍被蒋介石占据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一来,上海一旦解放,就意味着蒋介石的失败,因此毛主席派出陈毅去打这场战争,开战之前就遇到了很多问题。

蒋介石是一个非常心狠手辣的人,随着他们的部队接连溃败,甚至想在离开之前,毁灭上海这座大城市。

要知道,当时上海拥有近乎五百万的人口,因此我们的部队在进攻时,绝对不能用大炮,尽全力使用包围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部队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严重,后来我们又联系上了内部工作,随着两者不断调整,最终作出了完美的战略决策。

就这样,这场战争在历经16天后,终于取得了成功,随后我军便开始进城,但随后就发现了一个事情。

随着上海被解放,大部分民众却开心不起来,他们关门闭户不敢出门,后来通过了解,我们才知道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此前在国民党的宣传下,上海民众认为共产党是长着“青面獠牙的恶鬼”,因此对我们这般。

对此,陈毅为了获得他们的信任,下令任何人不得敲居民的门,就这样战士们第一晚是在街头度过的。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居民终于被感化,所谓“眼见为实”,共产党做到了真正的为人民服务,而他们也才相信上海真的解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市人民政府于1949年5月28日正式成立,中央决定任命陈毅担任上海市市长。

但就在陈毅刚上任的时候,便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国民党残留的处理,当时有1.4万多名国民党干部。

当时陈毅的手下是这么问的:“我们应该杀多少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毅看着递上来的残留名单,并没有说话,在这些人中,旧政府人员有45000多人,市政府干部有15000人。

思考片刻后,陈毅上报了中央,信件中还附上了自己的意见:我建议能不杀就不杀,尽可能地少杀保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后,中央回信表示非常同意陈毅的建议,随后他便开始安排国民党的人,尽量让他们都回到工作岗位上。

当然在这其中,不乏有顽固分子,他们不愿意为共产党做事,也不愿意贡献力量,对此陈毅也尽量随他们的意愿行事。

经过处理后,在1.4万人中,有超过1万人被留在了上海,而这个做法赢得了上海居民的称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当初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居民过得战战兢兢,但共产党不一样,坚持以人为本,这也是我们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