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西方媒体这几天还在为俄军苏-57战斗机被炸而津津乐道,但实际上俄乌冲突战场上的最新走势正在进入下一个临界点。俄罗斯军队在苏梅、卢甘斯克、哈尔科夫、顿涅茨克以及扎波罗热战场同时发动新攻势,短短一天之内拿下新奥列克桑德里夫卡、旧马约尔斯克、里日夫卡和比洛戈里夫卡四座关键定居点,并在6月10日凌晨彻底占领了恰索夫亚尔东部城区。与此同时,在红军城以东的“水库防线”,俄军已经冲入关键要塞新波克罗夫斯克,乌克兰军队当前的情况已经不能用四面楚歌来形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接二连三的挫败,乌军只能通过杀伤俄罗斯平民来撒气)

我们首先来看塞弗尔斯克方向,塞弗尔斯克以东地区是卢甘斯克与顿涅茨克之间的交界地,由于其北侧有北顿涅茨河、东北方向有克里米纳森林、东侧还有大面积高地保护,俄罗斯军队在该方向始终无法撼动乌军的多层防御体系。自去年年中以来,俄罗斯军队一直期望夺取比洛戈里夫卡,这个乌军在卢甘斯克地区的最后要塞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采石场沦陷意味着乌军苦心经营的要塞防区彻底崩盘)

然而,由于极为特殊的地理环境限制,俄军在比洛戈里夫卡以东的高地进攻战中损失惨重,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在一轮又一轮的“死亡冲锋”中被乌军摧毁。究其原因,在比洛戈里夫卡村的南边耸立着一座面积巨大的白垩采石场,巨大的矿山四壁陡峭异常,乌军还在矿洞内构建了庞大的防御工事群,加上乌军居高临下、以逸待劳的战场环境,让俄军进攻屡屡受挫,迟迟未能取得任何进展。

年初开始,俄罗斯军队对采石场进行了长达半年的炮火覆盖,最终才勉强于5月下旬攻克比洛戈里夫卡村北部和中部地区。不过,自俄军再次南下哈尔科夫之后,随着该方向的大批乌军被调往沃尔昌斯克,乌克兰军队的战场形势开始急转直下,俄军6月初再次对矿山区发动总攻,于6月10日前后彻底控制了这座战略要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军士兵)

彻底占领比洛戈里夫卡,意味着俄军已经打开了南北合击塞弗尔斯克的快速通道,作为乌军“北顿三镇”的北大门,俄军下一步夺取塞弗尔斯克意义重大,因为塞弗尔斯克突出部是乌军插入俄军战线的一枚“钉子”,近期俄军之所以不能全力投入恰索夫亚尔进攻战,就是因为俄军顾忌该城以北30公里的塞弗尔斯克方向乌军,可能随时袭击俄军进攻部队的侧翼。而拿下比洛戈里夫卡,意味着俄军拔掉塞弗尔斯克这枚阻碍进攻的“钉子”已经进入倒计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军插入乌军水库防线的防御纵深)

在顿涅茨克中部的水库防区,俄罗斯军队在攻克奥切列季涅之后一方面积极拉平战线,另一方面在短暂的休整和部队轮换后,于6月5日前后开始向奥切列季涅以西和西北方向同时发动进攻。

6月10日前后,俄军在奥切列季涅西北方向一举攻克新奥列克桑德里夫卡,而在奥切列季涅西侧的索基尔和新波克罗夫斯克村,俄军也取得巨大进展。鉴于新波克罗夫斯克是乌军第47独立机械化步兵旅重兵把守的核心要地,俄军仅用一天时间就冲入该村中心地区,意味着俄军在该方向发动了规模较大的“重点进攻”,同时也能看出当前乌军防御能力还在持续下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军在水库防线以东接连获得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俄军暴风骤雨般的全面进攻,驻守新奥列克桑德里夫卡的乌军第110机步旅出现了大面积部队哗变,其下属第118机步营直接放弃抵抗、掉头就跑,乌克兰军队已经公开声明对这支部队的43人(40名男兵和3名女兵)立案调查。随着新奥列克桑德里夫卡村的陷落,俄军距离H20高速公路仅剩下8公里,一旦俄军切断这条红军城北上“北顿三镇”的补给通道,乌军在顿涅茨克北部地区出现大面积溃退将只是个时间问题。

除去俄军在乌克兰北部苏梅州的试探性进攻,以及肃清旧马约尔斯克的乌军行动之外,俄军在6月10日前后彻底占领了恰索夫亚尔东区,可能是近期给乌军的“沉重一击”。乌克兰军队原本期盼依托高地优势和顿巴斯运河的阻碍,在恰索夫亚尔东部城区构建长期消耗俄军的“绞杀战场”,结果在俄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的第二个月,乌军就不得不撤离城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泽连斯基在“瑞士和平峰会”上将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单)

俄军在清理完东部城区后,必然将兵锋直指恰索夫亚尔主城区。有分析认为,俄军将从恰索夫亚尔北部的卡利尼纳和赫里霍利夫卡两地跨越顿巴斯运河防线,同时与新区南线的俄军突击队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恰索夫亚尔对于乌军整个北顿防线的意义毋庸置疑,若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不能及时调集部队堵住恰索夫亚尔的巨大防守漏洞,那么乌军将不得不退守周边大型城市群,乌军迟滞俄军进攻的底牌将越打越少。然而,面对“四处漏风”的乌军防线,西尔斯基又能从哪里调集预备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