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西北边陲的西安城,一场轰动全国的政治事件骤然爆发。东北军阀张学良,在那个动荡年代里,他的兵权仅次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军队。

张学良扣押了到西安临时住所视察的蒋介石,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抗日。
这件事在当时可是惊世骇俗,蒋介石被扣,生死存亡就看张学良的一念之间了。后来有人说,是宋美龄出面相劝,张学良才放过了蒋介石一命。

可事实并非如此,真正救了张学良命的,是他的妻子于凤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和宋美龄的渊源,要从1925年一个酒会说起。那天张学良第一次见到宋美龄,顿时为她的出众气质所折服。

宋美龄当时还是闺阁中的千金小姐,而张学良已是有妇之夫。但他就是被宋美龄迷住了,主动去结交她。

\
宋美龄给张学良的印象就像"莱茵河畔骑士"一般,高雅斯文,潇洒不凡。张学良一度还想娶宋美龄为妻,只可惜她的门第太高,他已有了妻室,终是罢了这个念头。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后来的交往,两人成了很要好的知心朋友,经常互赠礼物。

西安事变时,宋美龄试图说服张学良放人。她声称蒋介石早有抗日打算,还承诺张学良放了蒋介石后,她会保证张学良的安全。

可话说回来,张学良扣押蒋介石,是出于民族大义,哪是靠感情就能说动的。

后来蒋介石被扣期间,宋美龄可是说尽了好话,只是她越这样做,反而适得其反。蒋介石的心胸就是那么狭隘,宋美龄的做法无异于火上浇油。

张学良后来倒以为,自己逃过一劫是宋美龄帮了他的忙。可他不知道,真正保他一命的,是他的妻子于凤至。

张学良被扣押时,于凤至正在国外为子女办理入学手续。得知消息,她立刻折返回国,尽自己最大努力去保全丈夫的性命。

于凤至之所以有这份特殊的待遇,是因为她和宋家的渊源很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9年,于凤至作为爱国人士代表,曾在沈阳拜见过宋庆龄。两人一见如故,宋庆龄很是喜欢这个才女,以至于没赶上开往别处的列车。

后来于凤至到上海时,宋老夫人也曾盛情款待,把她当成了"四姑娘"一般看待。

于凤至之所以这样深得宋家人的喜爱,自然也是有原因的。她的父亲与张作霖是过命的交情,而她和张学良更是青梅竹马,两家的姻缘就这样喜结良缘。

婚后于凤至可不是一般的贤妻良母,她热心社交活动,在公开场合也都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张学良对她自是百般恩爱。

只可惜后来张学良红杏出墙,于凤至虽然心存芥蒂,却也没有离弃丈夫的打算。她一边操持家务,一边增长学识,处理社交事务,做一个出色的贤内助。

正是这样的于凤至,才深得宋老夫人的赏识。有了这层渊源,她在当时的社交场合中,也就有了很重的分量。

于凤至手上,掌握着一份蒋介石"不抗日"的密电文件。这就是她保张学良性命的最大筹码。这份电文的内容,足以令蒋介石声名狼藉。

为了丈夫的安全,于凤至复印了好几份这样的电文,并为了谨慎,把其中几份带到了美国。

后来宋美龄找上门来,想要索要这份电文。于凤至的回答很简单,交出电文没问题,但前提是蒋介石必须先释放张学良。可是宋美龄哪有这个能力,蒋介石是她的丈夫,她能拿丈夫怎么办?

正是这份电文的存在,令蒋介石忌惮于凤至,不敢对张学良动粗。张学良虽然没有被释放,但也保住了一条命,只是被软禁起来。

在最初最艰难的那段日子里,是于凤至一直陪伴在张学良左右,为他解忧解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张学良被转移到其他地方软禁,于凤至也一直随行。直到她患上了乳腺癌,不得不前往美国就医。

于凤至在美国生活期间,为张学良的将来打算操持不少心力。她担心张学良出狱后无处安身,便拼命赚钱,为自己和张学良各买了一处别墅。

于凤至甚至还为他们买了两块墓地,希望来生能与张学良合葬。可惜命运弄人,她们终是没能如愿以偿。

于凤至在美国离世,未能与张学良重逢。但她对丈夫的那份至死不渝的爱,却让人敬佩不已。
直到2001年,101岁高龄的张学良在夏威夷离世前,才终于吐露了这个惊世骇俗的秘密。

原来当年救他一命的,根本就不是宋美龄,而是他的妻子于凤至。宋美龄不过是徒有虚名,真正的幕后英雄,才是这个一直默默支持、爱护他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