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他是唯一敢和毛主席,筑朱老总发飙的人,开国大将粟裕都曾是他的老部下,见到他都能称之为“老师傅”,此人就是聂鹤亭,聂鹤亭的脾气火爆,也让他多次陷入矛盾和争议之中。

南昌起义时,开国大将粟裕还是一名班长,而粟裕当时的顶头上司就是聂鹤亭,在起义中担任拍排长党的职务,聂鹤亭个性鲜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自己的仕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5年,大授衔仪式,按照聂鹤亭的资历和战功,本可以和许多将领并肩,但是却被授予军衔,毛主席在1955年大授衔曾说: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

而当聂鹤亭得知自己只是被授予中将军衔时,当时任装甲兵司令的聂鹤亭怒气冲冲地找到负责授衔工作的罗荣桓元帅,毫不避讳地说:

“我在上井冈山后,粟裕都是我的老部下,我是他的老上司,”他质问罗荣桓为何自己只被授予中将军衔,而聂鹤亭的火爆脾气也惹得好脾气的罗荣桓大为震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聂鹤亭因为自己的火爆脾气,在授衔仪式上他并没有参与授衔,还是次年补授的,聂鹤亭究竟是谁?为何他是粟裕的老排长却被授予中将军衔呢?

被授予中将军衔不服气

在1950年9月,随着摩托装甲兵司令部在北京的正式设立,许光达被赋予了司令员的重任,而聂鹤亭则担任了副司令员。

主要负责部队的组织编制和技术建设的全面管理。装甲兵,这一以坦克和各类装甲车辆为核心装备的兵种,其高度的机械化和强大的合成性,使得它成为陆军中不可或缺的突击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装甲兵在现代战争中的战略价值,聂鹤亭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坚定地表示,愿意与许光达司令员并肩携手,共同肩负起建设和发展装甲兵的重任,为国家的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向中央军委郑重承诺:

“我将与许光达司令员一道,义无反顾地扛起建设装甲兵的伟大旗帜,为实现我军现代化、机械化目标不懈努力。”

为了改变中国装甲兵的落后面貌,许光达为此提出“三年内使我们拥有1000辆坦克”的设想,聂鹤亭积极支持。

他为编练基地,修理基地以及器材中心的仓库选址,定编做了大量的工作,多次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许光达和聂鹤亭等将领的不懈努力下,人民解放军的装甲部队逐渐壮大,规模日益扩大。到了1955年装甲部队已经初步形成规模,成功组编为坦克师、机械化师、独立坦克团以及步兵师属坦克自行火炮团等多样化的战斗单位。

这些部队不仅隶属于统帅部直接指挥,同时也纳入军区的建制之中,形成了独立坦克团和军以下部队建制队属的坦克部队体系,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增添了坚实的力量。

在建设装甲兵的同时,1950年,聂鹤亭还回到阔别20年的故乡,找到了张子珍,周传业和周传鼎等烈士的亲属,他含泪向他们讲述了烈士革命的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且安慰和鼓励他们要做革命精神的继承者,回到北京后,他每个月都将自己大部分月薪寄给烈士们的亲属,除了经济上的资助外,聂鹤亭还在思想上关心烈士们的子女,经常在信中勉励他们好好学习和工作,要做个对新社会有用的人才。

1955年,全军授衔时,聂鹤亭被授予中将军衔,但是他却不满足自己的军衔,按照自己的资历和战功应该授予中将,聂鹤亭非常不解,于是他决定找负责军衔评定的罗荣桓元帅。

他气冲冲敌地来到罗荣桓办公室,质问道:“罗帅,我觉得军衔给我评低了,井冈山时期,粟裕都得叫我老排长,我是他的老首长,很多资历跟我相同的都被授予上将军衔。”

面对自己的中将,聂鹤亭非常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挺独立团战将的老党员

而聂鹤亭之所以是粟裕的老首长,是因为他资历非常老,他是叶挺独立团麾下的一名战将。

南昌起义爆发,聂鹤亭是排长,而此时的粟裕还只是他手下的一名警卫班长,1928年春天,聂鹤亭被调入中央东江特委,担任特委设的东江为教导营长。

之后1928年6月,聂鹤亭奉命回到家乡安徽阜阳从事革命活动,参与组建中共阜阳临时县委,1929年年,夏天,县委遭到破坏,聂鹤亭再次被迫转移到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秋天,受上海党中央的派遣,聂鹤亭到江西中央苏区工作,毛主席听说后,心里很高兴,朱老总亲切底拉着他的手说道:

“好啊,叶挺独立团的聂鹤亭来了,我们是殊途同归,又走到一起啦!”

毛主席特意招呼食堂做了四个菜,并且详细底询问了聂鹤亭的经历后,毛主席知道他有较高的军事素质和政治文化素养,就向他介绍了苏区的革命形势,勉励他发挥军事骨干作用。

聂鹤亭还见到了南昌起义的老战友,聂荣臻,粟裕等,而此时他的老部下粟裕已经当上了团长,粟裕见到老领导聂鹤亭回来了,立马迎接上去喊了一声“老排长”,俩人紧紧相拥,流下激动的泪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聂鹤亭还记得当年在叶挺独立团时,聂鹤亭为班长,粟裕是班里的战士,聂鹤亭升任排长时,粟裕升为班长,聂鹤亭比他大两岁,又身高体健,把聪明绝顶的小个子粟裕当作兄弟。

在毛主席和朱老总的领导下,聂鹤亭曾在红四军十二师三十五团担任副团长,后来成为十一师三十三团的团长,并进一步提升为十一师的参谋长。他在红一军团司令部作战科也担任过科长一职。

之后聂鹤亭跟随毛主席,副主席周恩来等军委领导一块爬雪山,过草地,九死一生到达陕北,抗日战争爆发后,聂鹤亭被中央任命为均为总参谋部作战局长,同年8月又升为均为总参谋长,带领各局的同志承担起繁重的日常工作,上报和下达作战计划与行动方案。

聂鹤亭协助聂荣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第120h师师长贺龙指挥作战,粉碎了日军“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企图,取得了雁宿崖,黄土岭,五丈湾,北高洪口等战斗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解放战争中,蒋介石为了挽回东北战场的败局,增兵葫芦岛,救援锦州,我方原围困长春的部队南下对付锦州援兵,围困长春的任务交由辽北军区独立师担任。

聂鹤亭奉命率部开赴长春作战,长春守敌几次试图突围,均被击退,锦州被攻克以后,陷入绝境的长春守敌郑洞国部十万余人 投降,长春和平解放。

随后,聂鹤亭奉命统一指挥辽北军区部队和野战军第一,第二,第十二纵队日夜兼程南下,围攻并解放了沈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辽沈战役后,聂鹤亭率部入关,任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先后参加了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为解放全中国立下赫赫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聂鹤亭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司令员,总参工程兵部副司令员等,参加组建装甲兵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等战争。

因此,按照聂鹤亭的资历和战功,自己却被授予中将军衔,心里极其不平衡,这才找到罗荣桓元帅“质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罗荣桓面对聂鹤亭的“质问”,也是严肃道:

“你若不改,就要受到严厉的处分”

罗荣桓虽然严厉批评,但是考虑聂鹤亭的资历和战功,次年还是补授了他的军衔。

事后,聂鹤亭也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组织承认了自己的莽撞。

聂鹤亭平时生活简朴,家中陈设简单,床单,被褥洗了又洗,一套衣服一穿就是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他对烈士的子女依旧非常慷慨,他不仅在生活中关心他们,更是在思想上鞭策他们的进步,他曾给烈士周传业的妹妹写信说:

“要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党和国家的事业着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革命者永远是光荣的。”

1971年3月,聂鹤亭在北京逝世,享年66岁,这位从叶挺独立团走出来的开国中将,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